作者|徐明輝編輯|六耳來源|創頭條
三個多月前,中央財經委的一次會議,讓頻頻被請去喝茶的互聯網大佬醍醐灌頂。
Pony Ma增資500個億,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王興玩起“契合體”,美是better,團是together,美團就是一起更好,基因里自帶共同富裕。
有了上次“七言詩”的經驗,王興情商都見長了。一眾老板紛紛效仿,姚勁波:58同城來自“我們一起發”;賴奕龍:“荔枝”代表“大家都要勵志”......
Pony Ma的專項計劃里,有一點是助力完善基層醫療體系。而在醫療領域,騰訊早已通過財務投資等方式,買下了互聯網醫療的半壁江山。
王興也對“看病”感興趣。
前幾天,美團投了一家手術機器人公司。和傳統手術相比,手術機器人更安全、精度更高、創口更小、恢復更快。
高情商回答:給患者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助力共同富裕,這與美團的使命高度契合;
低情商回答:我要去研究生命科學。
如果用《王者榮耀》里的角色形容手術機器人,“最強輔助”非它莫屬。
拿前列腺切除術來說,若醫生手抖切斷了前列腺周圍的神經,可致陽痿。然而機器人就不會,它的三頭六臂還能提高手術效率,讓醫生放心C。
世界上第一例機器人手術在美國發生時,王興還是個小學生;等到手術機器人實現商業化,王興已經從龍巖一中保送至清華大學。
創作了《蒙娜麗莎》的達芬奇,在畫家中并非一騎絕塵,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卻是一枝獨秀。
1998年,美國直覺外科公司(ISRG.US)研發出第一代手術機器人,取名“達芬奇”。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并非碰瓷名人,而是因為達芬奇確實是一個被畫畫耽誤的工程師,首個仿人型機械就是達芬奇設計的。
截至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作為細分領域的霸主,直覺外科市值接近1200億美元,在1萬多家美股上市公司中排到了第98位。
王興投資的手術機器人公司康諾思騰,創始人歐國威正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開發者之一。
歐國威從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后,曾在直覺外科工作8年多。在那里,他參與了達芬奇Xi和達芬奇Si腔鏡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產品也是目前我國僅有的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注冊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其他腔鏡手術機器人不是在排隊注冊,就是處于臨床階段。
今年11月初上市的港交所“手術機器人第一股”微創機器人(2252.HK),旗下有款叫“圖邁”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就是目前已經完成臨床試驗并提交國家藥監局注冊申請的國產品牌。
上市當天,微創機器人股價大漲。高瓴作為它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隨著股價上漲也是歡欣鼓舞。
微創機器人旗下還有一款叫“鴻鵠”的骨科機器人,尚處于臨床階段。
說到骨科手術機器人,就不得不提天智航(688277.SH)。北京天智航研發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早在2016年就獲得國家藥監局核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天智航也是我國首家上市的醫療機器人企業,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上市首日,天智航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614%,刷新了科創板上市首日的漲幅紀錄。
康諾思騰主要發力腔鏡手術機器人,不過由于2019年11月才成立,目前還沒有產品注冊上市。
此番投資康諾思騰,王興罕見站臺:“美團相信科技將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希望攜手行業領軍企業,助力高品質醫療產品的臨床普及與國產替代,推動醫療科技進步,給更廣大的患者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這也與美團的使命高度契合。”
手術機器人市場被國外壟斷,國產替代迫在眉睫。然而,互聯網大廠投資手術機器人的并不多。除美團外,百度風投曾于去年投資過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公司鍵嘉機器人。
面對前景廣闊的醫療健康市場,互聯網大佬各有各的算盤。
-2-
別看大廠們講得天花亂墜,是騾子是馬,財報一出來就知道了。
8月24日,京東健康(6618.HK)發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總收入136.4億元,同比增長55.4%;凈利潤虧損4.54億元,同比減少91.5%。
京東健康的收入來源有兩部分,一是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所得收入;二是平臺、廣告及其他服務收入。其中,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所得收入為118億元,占到總收入的87%。
無獨有偶,2021財年上半年,阿里健康(0241.HK)錄得總收入71.62億元。其中,醫藥自營業務和醫藥電商平臺的收入達69.61億元,占總收入的97%。
有網友調侃,“賣藥人”才是互聯網醫療的本質。
與京東健康、阿里健康不同,騰訊、字節更熱衷以財務投資的方式在醫療健康領域布局。丁香園、微醫、卓健科技、好大夫在線等身后有騰訊資本的身影;小荷健康、好心情、美中宜、宏達愛瑞等背后則站著字節跳動。
據不完全統計,騰訊在醫療行業的投資事件已超過40起,涵蓋互聯網醫療平臺、醫療硬件設備、醫療技術研究、醫美、醫療保險等細分領域。字節涉足較晚,不過,單是今年前9個月,就投了至少6次與醫療行業有關的企業。
今年9月,字節密集投資了3家醫療相關企業,分別是婦兒醫院美中宜和、腫瘤會診平臺宏達愛瑞和精神心理健康平臺好心情。從投資標的來看,這些都是客流量大、單價高、坑相對較少的項目。
張一鳴是有前車之鑒的。
字節和百度類似,都是以廣告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互聯網大廠。當初因為“魏則西事件”,百度至今沒有完全從輿論漩渦中走出來。
不過,醫療廣告是真香,醫療客戶為百度貢獻了20%-30%的搜索營收。“魏則西事件”后,李彥宏雖裁撤了醫療事業部,但是并未放棄醫療廣告。
不只Robin Li,宣稱不做醫療廣告的“紅衣教主”也未能免俗。今年315晚會,360搜索就因為醫療廣告問題被全網“示眾”。
“魏則西事件在頭條真的不會發生。首先,我們現在不做醫療廣告。同時,我們每一個環節都會避免出錯。”張一鳴2016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然而,僅僅兩年后,字節就因為違規保健品廣告被罰款300萬元。
不做醫療廣告,不代表不做醫療健康類的廣告。
去年,曾負責百度搜索業務的前百度副總裁吳海峰加盟字節,負責搭建其醫療健康團隊。彼時,業內就曾擔憂,字節是否會重蹈百度的覆轍?
現在看來,字節更像騰訊。先入股或收購醫療健康公司,再結合自身優勢打通內容科普、線上、線下閉環,這樣既能享受醫療健康行業的紅利,也能避免“魏則西事件”的悲劇。
此外,投資醫療健康,往遠了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生老病死,這是一個永遠有市場的賽道;往近了說,還能方便自己研究生命科學。
張一鳴就很直白,今年520宣布卸任字節跳動CEO時,他表示將聚焦到遠景戰略、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長期重要的事情上去,比如虛擬現實、生命科學......
李彥宏作為牽頭發起人成立的生命科學平臺“百圖生科”,按百度百科的解釋,“百”代表著人類的百歲健康夢;而和李彥宏切磋了多年的王小川,也辭職去研究生命科學了。
深夜的KTV里,大佬們唱的最多的一首歌,恐怕就是韓磊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
-3-
那投資手術機器人的王興看中了什么?
目前來看,手術機器人市場有三個特點:需求強烈但滲透率低、研發要求多但壁壘高、國產替代呼聲高。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30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83億美元,預計2026年達33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6.2%。
與全球相比,2020年中國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僅為4.25億美元,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3%,預計2026年將達到38.4億美元。
滲透率低與上游原材料卡脖子、醫保等眾多因素有關。
手術機器人產業鏈的上游有三大核心零部件,即伺服系統、減速器、控制器。我國除了在控制器領域能實現自產,伺服系統和減速器市場基本被美國、德國和日本的企業壟斷。
伺服系統是為手術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減速器用于提高手術機器人的動作精確度。目前用于手術機器人的伺服電機主要來自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美國科爾摩根等公司;而減速器75%的市場份額都被日企納博特斯克和哈默納科占據。
我國是在 “十二五”期間才將精密減速器納入重點發展領域的,比日本滯后了20多年。
由于技術壁壘高,原材料卡脖子,這也導致手術機器人價格昂貴。
有人這樣調侃手術機器人:機器人比人貴。
對醫療機構而言,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價格超過2000萬元,還有不菲的耗材費、維護費。對患者個人而言,每次手術的“開機費”在3-6萬元,這比傳統外科手術要高出2-3萬元。
因此,有能力裝配手術機器人的醫院多集中于三甲醫院,而用得起手術機器人的患者也并不多。
“貴”是手術機器人企業需要攻破的難點,但也給了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
早在2012年,科技部就出臺《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其中提到,加快推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實現國產替代 ;4年后,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對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或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醫療器械采取優先審批,加快產品上市。
今年開始,上海、北京也陸續將手術機器人納入醫保支付范疇。
上海項目涉及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包括前列腺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子宮全切術、直腸癌根治術4種;北京的產品范圍則涉及骨科手術機器人。
在政策的支持下,投中網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我國共完成醫療器械領域投資數量超500起,其中手術機器人賽道火爆,僅在最近一個月,除康諾思騰外,還有梅奧心磁、術銳科技、長木谷、精鋒醫療、鑫君特等多家手術機器人公司完成融資。
王興是個勤于思考的人,“七言詩”前后或許更是如此。
在緊張工作之余,他有時候也會遐想:“如果早出生一百萬年,作為一個男人,此刻我應該正在狩獵。我應該圍著獸皮裙,手持標槍,正在捕捉山羊野鹿,也可能正和虎豹豺狼大狗熊做生死之搏。”
“如果我干不好,我就會被咬死,我的家人族人就會餓死。”每每想到這里,王興又決定集中精力,重新回到中國互聯網這個現實叢林中來。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