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證券交易所 直通北交所攝
11月15日一大早,北京證券交易所門口,不少媒體已經擺好了三腳架。這里人群聚集,有西裝革履的金融男,也有“拿出幾十萬”玩一玩的大爺大媽......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以及多個中央部委有關負責同志和部門負責同志也出現于此。
這一天,是北交所正式開市的日子,也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性一刻。蔡奇、易會滿共同為北交所揭牌并鳴鐘開市。
盡管沒有鞭炮齊鳴,也沒有鑼鼓喧天,然而10只新股皆迎開門紅,全天有近100億的資金在北交所買進賣出。
從9月2日習近平主席提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到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歷時75天,1800個小時。
北交所速度刷新了記錄。而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交所,也為探索具有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普惠金融之路開啟了新起點。
75天,1800個小時
陽光灑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七個大字上,讓本就是金色的漢字更加閃耀了。
兩年前,帶著“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使命,精選層被正式提出。歷經270余天之后,精選層正式設立并開市交易。期間,雖然也曾出現過破發、成交低迷的情況,但是整體保持了向上趨勢,增加了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
如今,精選層光榮“退休”,更高級別的北交所帶著新使命再出發。金融街一樹花開,中國資本市場處處花開。
2021年9月2日晚,習近平主席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在峰會上,習主席正式提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總用時僅75天。
這個速度,無論是和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相比,還是和深交所、上交所相比,都刷新了記錄。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科創板從提出到開市交易,用時8個月;創業板一波三折,從開始籌備到開市交易歷經10余年。深交所從下達《關于同意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批復》到試營業,用了1年;上交所從組建籌備小組到敲鑼開市,也用了1年時間......
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速度對比 直通北交所制圖
位于金陽大廈的“北京證券交易所”logo,是11月14日剛剛掛上去的。二十天前,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曾來到金陽大廈,發現正門的logo正在施工。彼時,周邊工作人員告訴直通北交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標識牌即將更換為“北京證券交易所”。
回顧這75天,1800個小時,北交所的建設堪稱神速。
從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到第一批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從9月8日的北交所logo出爐到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一連串動作如行云流水,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曾以《北交所168小時》為題還原了這場中國資本市場迅速集結的閃電戰。
不久后的9月17日,個人投資者門檻也出爐了,50萬元的準入資金門檻引起一陣“騷動”。彼時,小股民喜大普奔,不少券商朋友告訴直通北交所:“一會兒功夫,就有好幾個投資者打電話咨詢開戶,電話都被打爆了!”?
緊接著,北交所分別于9月25日、10月9日舉辦了兩次全網測試,北交所箭在弦上,開市時間也成了投資者熱議的話題。
中金公司預測,北交所亮相時間可能是在2022年年中至下半年;網友則更樂觀,有投資者在雪球大膽預測:“半年內吧,明顯比科創板加速了......”
看大伙兒云里霧里,官方也開始“暗示”。比如,11月10日,10家新三板創新層公司集體發公告,稱其將于11月15日赴北交所上市;更早之前,北交所發布的業務規則提到,規則的實施日期為11月15日。
“北交所開市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定于2021年11月15日開市。”11月12日,一則來自北交所的官宣,讓投資者的疑問煙消云散。
?
北交所75天?直通北交所制圖
蔡奇、易會滿兩次站臺
北交所開市當天,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北交所揭牌并鳴鐘開市。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也在開市儀式上致辭。
蔡奇、易會滿為北交所鳴鐘開市?圖片來源:北交所官網
這是兩個月來,他們第二次聯袂出現在金陽大廈,為北交所站臺、鼓勁。
上一次是9月14日。彼時,蔡奇、易會滿、陳吉寧來到北交所調研。他們先后來到市場監察室、運行控制中心,察看新三板各市場層級實時監控、交易撮合、業務辦理和科技監管等情況。
與上次相同的是,易會滿在15日北交所開市儀式上的致辭同樣以重大意義為開頭。
易會滿指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易會滿再次強調了“中小企業”“創新”“主陣地”三個關鍵詞。
他強調,北交所正式揭牌開市是新三板市場運營八年多來,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資本市場普惠金融之路的新起點。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持續深化新三板改革,努力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北交所董事長徐明也在開市儀式上致辭。徐明表示,北交所將緊緊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個目標,積極探索建立適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服務體系,并在四個方面持續努力:一是更加包容;二是更加精準;三是更加創新;四是更具活力。
作為繼深交所、上交所之后的中國第三家證券交易所,北交所的機遇是歷史性的。這也被中小企業、投資者,以及各個城市看在眼里。
在這75天里,除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調研北交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區政府舉辦北交所培訓會。安徽省政府也舉辦了多場北交所相關政策報告會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進會,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王清憲親自站臺。
此外,天津、重慶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北交所政策解讀活動;廣東省、山東省作為傳統的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也都是此次搶抓北交所機遇的積極分子。
專精特新作為北交所的“潛力軍”,各地政府也給出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予以激勵。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不完全統計,北京、山東補貼金額最多;中西部、東北地區正欲奮力一搏;廣州尤為突出,不僅為本地專精特新企業發獎勵,還積極拿出吸引外地企業入駐的誠意,率先開啟專精特新企業“搶奪戰”。
精選層走進歷史,北交所開啟未來
“撫今追昔,新三板八年多來,尤其是在2019年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中,服務定位聚焦中小企業、市場結構層次遞進、融資交易靈活多元,初步形成了市場特色,奠定了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堅實基礎。”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在北交所開市儀式上感嘆。
事實上,在北京建交易所的想法,這不是第一次。早在33年前,“建立北京股票交易所的建議書”就出現了。
中國證券市場設計研究中心(聯辦)總干事王波明回憶,那時論證了股票市場在什么地方建立最合適,“他們論證的結果是在北京最合適,因為北京是金融中心,他們認為當時中國沒有資本市場,以銀行為主的地方就變成了金融中心。”
但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北交所沒建成,國家把精力放到了推動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的建立上。北京這邊,則有了新三板。
資料顯示,新三板起源于中關村股份代辦轉讓系統試點,近年來在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方面開展了重要探索,為眾多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和規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資本市場助推作用。
然而,新三板長期以來也存在交易不活躍、融資功能不強等問題,企業掛牌積極性不高。
2019年10月,證監會啟動新三板深化改革,精選層被正式提出。之后,精選層設立、轉板制度出臺等工作迅速推進。270余天后的2020年7月,精選層開始交易。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精選層的運行讓新三板市場生態發生了顯著改觀,具體表現在“6個持續”:基礎制度的持續完善、掛牌企業融資額的持續增長、市場交易的持續放大、合格投資者的持續新增、場外資金的持續進場、中介服務機構的持續增多。
時隔一年有余,精選層走進歷史,北交所接棒開啟未來。
徐明表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對于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然而長期以來中小企業都面臨融資難、上市難、退出難的“三難”等問題。
徐明透露,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交所將緊緊圍繞中小企業這個主體,認真總結新三板的實踐經驗和教訓,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中國證券市場設計研究中心(聯辦)總干事王波明則把北交所解讀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30多年來,納斯達克為美國科技的發展貢獻巨大,接連走出了微軟、蘋果、臉書等互聯網巨頭,成就了一批行業之王。?
而在這30年的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中國也已經發展成世界上第二大資本市場。王波明期待,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縮短和世界最大資本市場的距離。”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