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了電商直播從業者,特別是在杭州的一些從業者的感嘆之詞,讓大家能夠深入一線感受電商直播的現狀。雖顯零零碎碎,卻貴在真實。也希望與大家共勉,祝大家在電商直播上走出康莊大道。
01
一張圖片引起的討論
電商直播競爭白熱化
上周的時候,小編有注意到一張圖片,講的是杭州電商直播的現狀。這張照片是某從業者對于杭州電商直播現狀的感嘆,講的是行業競爭過于激烈,目前行業陷內卷之中。

為了便于大家的閱讀,特地把圖片中的文字摘錄下來:
杭州直播帶貨的服務商,過去兩個月已經開始倒掉第一批了。行業過熱競爭太激烈,月銷70萬的直播間運營負責人保底工資拿到了5萬,半年時間主播時薪從100漲到了250,挖一個千川投手工資從8000漲到2萬。
多數品牌方不賺錢、絕大部分服務商苦不堪言,站在促進共同富裕的角度來看,從業者還比較開心。
短期內熱度估計還是消不掉,雖然一家家倒下,還是會有一批批沖進來。很多苦于在當地招不到人才的公司跑到杭州設個辦事處裝個直播間就開干。
在杭州人倒是很容易招的,只是沒想到月薪8000招來的運營助理呆了三個月就以操盤手的簡歷找了一份薪資翻兩倍的工作。
杭州直播公司的員工平均在職時間有半年嗎?杭州的老板們能否來評論一下,說說你們了解的數據。
小編把這個圖發到朋友圈,評論家互動加起來有60樓,引起了眾多從業者的感嘆和親身驗證:杭州電商直播現在競爭已經過于白熱化了,一批批機構進來,一批批機構倒下,而這其中的從業者憑借著短暫的從業經歷,就開始簡歷鍍金,賺取高額的薪金。
02
電商直播老板九賠一賺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虧播
下面這段小編一位在杭州做電商的朋友說的話,在發了那張圖片之后,筆者跟他進行了交流。
實際上,杭州電商直播的現狀,比你那張圖片上說得有過之而無不及,比你想象的還要嚴重。這些都是事實啊,特別店播,一大片一大片地死掉,因為環境關系,比先來的這幫人嚴重。
服裝、黃金、品牌方貼補、服務商虧損,秒殺返利內卷的資金鏈斷,而且杭州服裝類的太多了。黃金的主播,現在能開到基本工資3萬,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沒幾家頂得住,其他類目的主播現在也10K+了,但凡相同類目的都15K起步。這個是真的!
主播都是3萬起,這已經是天價了,感覺就是躺在床上撿錢。杭州電商待遇是最高的,老板是最苦逼的,現在在流行虧播。
03
去大公司就是鍍金
出來之后就拿高薪
在杭州,電商直播包裝簡歷從業人員太多,有很多人去大公司就是鍍鍍金,出來簡歷就高大上了。公司招聘面試測試不出來能力,基本就是被騙高薪!杭州摸魚的人比任何地方都多,只要把專業的話背下來就能拿高薪。
就這種情況下,問題是還招不到人!
因為機構太多了,倒下來一批,還有更多的進來,把很多人的胃口養刁了,從去年九月份開始就是這個樣子。
小編從另外一個渠道看到一張截圖,也印證了上述情況。
沒做過抖音的淘新手運營張口2萬底薪+高提成,某沒沾過案例邊的運營總監換個公司就能底薪10萬+各種分紅,話術磕磕巴巴的主播底薪低于3萬都不來面試。
但凡能跟某牛逼主播能沾邊的去面試都能要到2萬底薪,播羽絨服的主播時薪價格低于500/H不播,號稱誰誰誰的投手,結果連萊卡都不知道是啥。
干過3個月中控懂點投放就去干運營忽悠老板,新賬號1000粉絲播不起來就說限流的運營,園區平均2個月就會換一批新公司,進來但凡來找我聊的,供應鏈都是全杭州最牛,一問我們才剛開始做。
干過3個月中控懂點投放就去干運營忽悠老板,新賬號1000粉絲播不起來就說限流的運營,園區平均2個月就會換一批新公司,進來但凡來找我聊的,供應鏈都是全杭州最牛,一問我們才剛開始做。
04
電商直播還在繁榮
不知泡沫何時破滅
杭州電商直播圈的現狀,去各個直播園區各個樓層看看就可以了解。每個樓層都不少于三四家貼著場地轉讓出租的,行業確實好,但是競爭大,勸大家想明白了再來做,而不是有錢就去做。
杭州很多都是代運營或者合作形式與品牌方做店播,目前店播的問題大。起號到過度階段就死一批,再加上現在店播不好做,又死一批。品牌也一樣,所有人都能拿授權。
九堡、濱江其他區基本都是比較小的規模,余杭那邊現在是把某餅集團弄去了,在杭州也沒有太多影響力。濱江這邊,只要是寫字樓,就有店播...九堡那邊只要是商場,就有店播。我感覺也還是杭州那邊競爭太激烈了,到最后優勝劣汰。
局外人說電商直播和淘寶一樣,店鋪太多,流量池不夠用。其實流量是小因素,杭州各個區價格都不一樣。反正現在想吃店播紅利,看你千川有多少銀子…
也有人表示,如果是真的(高薪這么好找),我要去杭州!
最后這位人士感嘆道:
目前杭州電商直播還處于繁榮階段,不過不知道泡沫什么時候破滅,商家集體倒兩批估計就差不多了!
05?
結語
決定一件事能否做成功的條件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做電商去杭州,當然也是考慮了整體環境。可惜如果大家都去的話,就會競爭加劇了,最后導致很多人做不下去。
絕大多數淘金的人都會以為自己是幸運兒,可是最后真正淘到金子的人是極少數。而真正發財的是那些賣水的、做褲子的、賣工具的人。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從互聯網的千團大戰,打車大戰,千播大戰,只有實力真正有實力的玩家才能夠笑到最后。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勝出來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成為別人前進路上的墊腳石。
與其一窩蜂的扎堆競爭,還不如想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專注于自己的領域,或許能蹚出一條勝利之路。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伙計難擱。得合伙人,得天下!
作為一個老板你有沒有想過:21世紀,無數企業已經證實了這點,雇傭制已經結束,合伙人時代正式來臨!

華為,90年代實行合伙人模式,激發全體員工狼性,從4萬元發展為1000多億美元,最終成為世界500強!
韓都衣舍,2008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10年在互聯網服裝品牌排名第一名,業績突破20億。
旭輝地產,2012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6年業績保持70%增長,成為地產行業超級黑馬。
愛爾眼科,2014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為眼科連鎖醫療第一名,市值達到800億。
碧桂園,2014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在時代紅利下,通過合伙人制度迅速突圍,3年成為中國地產第一名,業績突破5000億。

合伙人時代:以華為、阿里、碧桂園、旭輝地產、海爾、韓都衣舍,愛爾眼科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紛紛導入“利益共享”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導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養核心人才,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命運共同體!

而合伙人制度的核心:就是股權!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權,如同埋下地雷!
【誤區一】按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
在過去,如果公司啟動資金是100萬,出資70萬的股東即便不參與創業,占股70%是常識;在現在,只出錢不干活的股東“掏大錢、占小股”已經成為常識。
在過去,股東分股權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 「錢」是最大變量。在現在,「人」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誤區二】股權設計不明確:
據調查,企業股權結構易產生糾紛的幾種情形:
1.企業股權均分:比如各占50%、33.3%、25%
(任意股東都能做決定或反對,造成公司決策人不明晰,一旦股東意見不合,命令則無法執行)
2.大股東不是最重要股東:如A 45%、B 43%、C 12%
(一旦A、B股東意見不合,C的意見將至關重要,既小股東挾持大股東)
3.小股東股權相同:如A 52%、B 24%、C24%
(B、C股東如果對公司貢獻不同,享受同等紅利分配,必將產生齟齬)
4.小股東超過警戒線:如A 52%、B 34%、C 14%
(股東B股權超過1/3擁有一票否決權,如果是庸人,會干擾老板決策,如與老板價值觀一樣具有前瞻性目光則可以,避免老板做出重大錯誤決定)
.....
股權戰爭最大的導火索之一,是完全沒有退出機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資100萬,持有公司30%股權。沒干幾個月因各種原因離職/退出,你該怎么辦?他的股份是退還是留?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權,失去市場機會!
15年前,馬云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云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范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
2、解放老板、業績倍增;
3、平衡股東關系、功臣退出機制;
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板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板有一票否決權;
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 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競爭對手挖墻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失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控制:
馬云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板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