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發證券在策略展望報告中表示,北交所的成立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一步,標志著我國開啟了滬深北三個市場共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的新格局。廣發證券認為,北交所設立的背后具有三重戰略意義:一是直融寬信用再拓寬;二是培育“專精特新”,匹配地方產業規劃與資本布局;三是能夠承上啟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北交所未來致力于“專精特新”小巨人,將撬動企業生命周期更前段的中小市場,有利于PE/VC更好地形成“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環。
報告認為,北交所的特征主要體現于制度和代表性企業的差異化屬性。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制度最大的差異性體現在采用公司制(滬深交易所為會員制),與國際接軌。公司制交易所具備上市融資功能,達到一定規模后可以上市。而且,公司制交易所符合全球交易所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北交所逐步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此外,北交所具有財務指標要求更低、上市審核時間短、交易制度更為寬松、擁有轉板機制、投資者門檻放低與科創板齊平、多元化定向發行機制等一系列配套機制創新優勢。
在代表性企業方面,據Wind統計,新三板“專精特新”企業整體相對業績呈優,近兩年“專精特新”企業在凈利潤和營收增速指標比較中均占據優勢,體現一定相對高成長屬性。
廣發證券強調,北交所目前的框架均為未來的制度和市場擴容預留了空間。中長期看,北交所提升資本市場中小市值、新興產業結構占比,有利于提升成長股風險偏好。相對于滬深兩市,中小券商在新三板的業務量整體上相對占優,北交所設立將提供差異化競爭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