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商業數據派,作者丨羅寧
掌舵蘋果十年時間,作為供應鏈“管理大師”的蒂姆·庫克或許沒有想到,在2021年,蘋果竟然要和其他廠商爭搶低端芯片產能,而這一切就發生在芯片荒越發嚴重的當下。
10月29日,蘋果公司發布了其2021財年第四財季報告。根據報告,蘋果第四財季營收為833.6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646.98億美元增長了29%。凈利潤達到205.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6.73億美元大漲62%。
這是一份亮眼的財報,但依然沒能打動期望獲得更大收益的投資者們。由于蘋果該季度營收低于此前分析師預期,成為自2016年4月以來首次低于預期的財報,蘋果股價受到影響,盤后交易時一度下跌5%。
投資人和股東不會影響蘋果的運轉,但真真切切的芯片短缺對蘋果造成的影響卻顯而易見,就在前不久,蘋果宣布下調iPhone 13生產目標,計劃減產1000萬部,在這個被庫克稱為“無法預測何時恢復供需平衡”的特殊年份,蘋果要如何化解來自供應鏈的壓力?除iPhone之外,蘋果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壁壘?
這是全球手機出貨量下跌的一個季度,但蘋果首先交出了一份高端手機市場的亮眼成績單。
根據IDC今年第三季度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312億部,整體出貨量下降了6.7%,但蘋果憑借iPhone依舊達成了5040萬部出貨記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7%,增長速度僅次于排名第一的三星,從數據中也能夠看出,由于華為暫時退出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三星、蘋果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從財報中能夠看出,手機業務依舊收入占比最高,收入為388.68億美元,占總收入的46.62%,不過,相比去年同期手機業務占比的40.87%,蘋果在手機部分的收入比重有所提升。
本季度,蘋果其他硬件業務逐漸發力,Mac業務收入達到91.78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1.01%,iPad業務收入為82.52億美元,占總收入的9.89%,可穿戴業務收入87.85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0.54%,這三項業務在去年同期分別占總營收的13.96%、10.51%,12.17%,三者營收占比都有所下降。
服務方面,本季度營收達到182.77億美元,占比達到21.93%,盡管占比相比去年同期的22.49%也有所下降,但金額整體相較于去年的145.49億美元提升了26%,這一部分高出此前分析師預期。
在硬件方面,蘋果為所有硬件都統一配備了自研芯片,尤其是搭載于iPad和Mac端上的M1系列芯片,為蘋果打造了一個重要的差異化競爭點。
無論是iPad還是Mac,通過搭載蘋果自研芯片,都做到了同級別中更強性能表現和更出色的體驗,例如去年上市搭載M1芯片的MacBook Air以及MacBook Pro電腦,盡管是蘋果首款搭載于電腦端的自研芯片,但其5納米制程工藝,160億晶體管,8核心CPU的性能已經可以做到與英特爾i9處理器一較高下,也讓蘋果電腦能夠達到18小時的續航時間,這是其他英特爾芯片筆記本電腦很難達到的成績。
M1芯片的后續升級產品M1 Pro和M1 Max出現在今年十月蘋果發布會上,不出意外,蘋果將自研芯片的優勢進一步擴大,相較于M1芯片強數倍的CPU和GPU速度讓隔壁的英特爾也產生了危機感,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在采訪時提到:
“蘋果認為,他們自己可以造出比我們更好的芯片。而且,他們做的很好。所以我們要做比他們更好的芯片,希望隨著時間推移,能夠贏回蘋果的這塊業務,以及其他許多業務?!?/strong>
實際上,蘋果正在依靠其芯片競爭優勢遠遠甩開對手,打造一個更加閉環且具有強大潛力的未來生態。在過去,MacBook、iMac、Mac Pro這樣的產品線由于搭載英特爾處理器,蘋果需要在對方產品確定之后,根據其芯片性能和特性來進行產品設計,而采用自主設計的芯片后,蘋果在產品設計上得以擺脫束縛。
今年iMac產品和MacBook產品已經能夠看到這種擺脫束縛之后更大膽的趨勢,自主規劃的芯片,甚至可以在方案早期階段便開始籌備電腦外觀設計部分,這在過去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接下來的蘋果產品中將越來越常見。
最后,關于財報的另一個明顯特征在于大中華區的營收數據。蘋果公司第四財季大中華區營收為145.6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79.46億美元相比增長83%,可以看到,由于全球高端電子消費領域華為退出競爭,蘋果銷售額在國內增長迅速。可以預見的是,由于今年9月發布的iPhone 13在中國下調了起售價格,在第四季度雙十一為首的購物周期中,蘋果依舊能夠憑借更大優勢在國內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即便強如蘋果,但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也導致本季度營收不及預期,這種芯片荒應當如何化解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首先,供應鏈失衡的情況對蘋果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影響仍舊非常明顯,在財報電話會中,蘋果CEO蒂姆·庫克提到,“大約價值60億美元的貨品出現了供應不足問題,影響了iPad和Mac等產品”,這位供應鏈管理大師對于當前的嚴峻情況也給出了不太樂觀的未來預期:
“預計十月份開始的這個自然季度,供應不足繼續表現在芯片供應緊張方面,并影響公司大部分產品。從需求層面來看,目前消費需求非常強勁,但我們預計2022財年第一財季供應不足的問題將擴大,影響的貨值也將超過60億美元。”
這種短缺并非前文提到的蘋果高端芯片,而是較通用的低端芯片方面,實際上,由于更加廣泛的產品需求,一些低端芯片的供應更加短缺,庫克表示“需要和業內其他公司展開競爭”才能滿足需要,而這些芯片的交付時間被一再拉長,包括臺積電、意法半導體、ST等半導體公司的平均交付時間達到22周,其中電源管理組件的交付時間達到25周,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就在本月中旬電話會上提到,預計2021年剩余時間和2022年產能供應仍將十分緊張。
不過,蒂姆·庫克也強調,蘋果公司將“順應周期變化采取措施”,這也對應到了本月蘋果下調iPhone生產目標新聞,預計iPhone 13產量減少1000萬部,對于蘋果來說,當務之急在于如何通過調整供應鏈生產以符合芯片短缺之下的市場銷售。
按照蘋果官方銷售渠道,蘋果產品會通過在線商店、Apple Store零售店、第三方電商平臺、電信運營商等多個渠道進行銷售,這就需要將平臺訂單量和供應鏈之間的數據進行更好的協調,按照庫克說法,“蘋果在同合作伙伴共同確保能夠滿足供貨,保證訂貨數據的準確度。同時,蘋果也在縮短前置時間和交貨周期時間,以便能夠從晶圓上制取芯片之后盡快投產,進入產品和運輸環節,并通過供應鏈管理幫助晶圓廠合作伙伴提高產量?!?/p>
芯片供應短缺外,蘋果在業務上另一個潛在挑戰在于“蘋果稅”被取消。
自App Store應用商店誕生以來,無數優秀應用的出現為蘋果的iOS生態帶來了強大的生態影響力,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高達30%的應用商店抽成讓App Store在2020年為蘋果創造了超過640億美元營收,而迫于無奈的開發者多年以來也始終在抱怨其抽成過高。
然而今年八月,由于蘋果與Epic公司關于App Store收入壟斷問題的訴訟告一段落,蘋果根據和解條款在前不久終于正式宣布,將對開發者在軟件中使用第三方付費方式的相關規定進行修改,這意味著,過去蘋果作為“賣水人”角色帶來的收入將會減少。
這一影響目前或許還不能立即顯現,但在此次財報電話會中,當被問及應用商店新規對于營收造成何種影響時,庫克回避了這一問題,只是提到“新政對于保護隱私和安全至關重要,可以防止在iPhone上發生側載,防止在iPhone上安裝未經審查的應用程序,防止繞過應用商店隱私設置限制情況的發生”,但若從蘋果應用商店的熱門應用來看,蘋果App Store的收入很可能會出現下降。
例如Epic公司在海外大受歡迎的游戲《堡壘之夜》,在其iOS端《堡壘之夜》游戲被蘋果下架的前兩年,iOS用戶已經為Epic Games貢獻了超過7億美元的收入,而蘋果作為平臺賣水人收取的“過路費”就高達2.1億美元,一位Epic專家表示,蘋果 App Store的經營利潤率在2019年為77.8%,在2018年為74.9%,因此蘋果依靠App Store軟件平臺每年都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在雙方達成和解之后,根據外媒預測,蘋果每年將損失約1%的收入。但當蘋果如今同意開發者讓用戶進行別的付款方式,更大的危機在于,諸如微信、支付寶等國民級應用的開發者們將會想辦法引導用戶去第三方支付,降低蘋果在這方面的抽成,一些大型游戲公司的游戲應用也將利用這種方式節省大筆費用,對于蘋果的未來收入而言,這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