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舟
編輯|六耳
北京市西二旗地鐵站300米處盈創動力大廈內,中科院牽頭成立的芯片存儲企業澤石科技正在積極申請專精特新。
“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大約從去年年底,北京的企業開始意識到要積極申請專精特新。”負責澤石科技專精特新資質申請的專項人員告訴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
同樣的事也在北京一家商業衛星公司“星空年代”身上發生。
近日,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在走訪星空年代時,創始人佘章樹介紹,公司剛組建了一支集融資、市場為一體的專精特新資質申請的隊伍。星空年代想借此次東風,進入專精特新名單。
來自政府給出的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激勵,以及北交所設立帶來的巨大紅利預期,更加促進了企業積極備戰專精特新的積極性。
以北京市發布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補助為例,對于成為北京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享受300-1000萬元的補助獎勵。
山東、福建、湖南也不示弱,紛紛投出百萬元補貼策略。廣州尤為突出,不僅為本地專精特新企業發獎勵,還積極拿出吸引外地企業入駐的誠意,率先開啟專精特新企業“搶奪戰”。
在扶持專精特新企業力度上,國家政策打頭陣。
2021-2025年,中央財政將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其中,依據國家層面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獎勵辦法,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將獲得獎勵600萬元/家,每年200萬元。
此政策一出,北京、山東積極響應。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顯示,針對北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補助,對于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的,一次性給予30-50萬元的獎勵;成為北京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可享受300-1000萬元的補助。
北京市的補助以服務券形式進行,可多張申請、疊加使用。企業可使用“專精特新”服務券享受半價優惠,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知識產權貫標、新技術新產品認定、人力資源培訓、招聘等服務領域享受更多優惠。
300-1000萬元,堪稱大手筆,也顯示了北京扶持并挖掘專精特新企業的決心。
此前,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北京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7家、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9家。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北京市眾多產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和骨干力量。
山東為挖掘專精特新企業振興區域經濟亦不吝惜。
10月25日,一場山東省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資本服務對接大會在煙臺舉行。會議上發布的相關信息顯示,山東已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66家;培育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其中國家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157家,位居全國前列。
鑒于山東豐富的專精特新企業儲備和良好的發展態勢,近期山東還制定出臺了《推進制造業強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其中,該方案提出將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的專項支持,支持企業做強做優。?
截至目前,山東全省16個地級市均已經制定出臺了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專項政策,包括青島、煙臺、日照等在內的8個區域城市已經開展企業補貼。
廣州開啟全國企業“搶奪戰”
和各地支持并發掘本地專精特新企業不同的是,廣州的扶持策略視野更開闊,吸引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落戶。?
作為制造業和工業之城,廣州匯集來一批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企業。9月中旬,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表示,截至8月底,廣州擁有規模上工業企業超6000家,培育出了22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延續優良的開放競爭的營商傳統,廣州一馬當先,不僅支持本地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還意在吸引全國專精特新企業前來落戶。?
在資金補貼上,廣州和山東一致,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豪擲200萬元補貼;對獲得廣東省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扶持。
尤為吸睛的是廣州吸引外地企業入駐的補貼政策。
政策規定,對于廣州市以外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落戶廣州,將同樣能夠獲得200萬元金額的一次性扶持。
為了吸引專精特新企業,廣州還推出了用地、融資扶持等一系列具體政策。
比如,廣州對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增資擴產的,在原規劃廠區已竣工且不新增用地的情況下,根據規劃條件適當提高容積率新增自用生產場地500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平方米40元給予一次性扶持,最高200萬元。
廣州還是金融扶持的“實干家”。廣州還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企業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對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分階段給予總額800萬元的獎勵。
中西部、東北地區正奮力一搏
除了北京、山東、廣東等地以外,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對專精特新的補貼力度也引人注目。
9月初,湖南省工信廳發布的信息顯示湖南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2家。其中,較出色的企業有長步道光學,新材料領域公司頂立科技以及智能機器人公司“衡開智能”等。
湖南省對成功認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還引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享受政府采購和推廣應用等政策。
安徽緊隨其后,給予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萬元獎勵;其中,合肥市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發現,安徽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中布局已久。早在北交所成立前,安徽省就設置了專門的股權投資基金扶持中小企業。
僅在新三板精選層企業中,安徽就已經有4家上榜。這些企業的投資方中就出現包括地方政府投資基金蚌埠科投、合肥信盟和蚌埠中城的身影。
除了湖南和安徽,湖北、重慶對專精特新的支持力度也不小,東三省的扶持政策也在不斷推出。
知情人士曾對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表示,各地扶持力度的大小也取決于經濟發展的思維意識和財政實力。
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眾多周知的是,目前全國4000多萬家企業中95%以上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以及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
然而,這些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卻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諸多困難。目前,全國上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將對各地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意義。
北交所的設立,無疑也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紅利預期。不過,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涵蓋的企業顯然更廣。
近日,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就曾在金融街論壇上公開表示,創新主體不僅包括以制造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包括戰略新興產業中創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
北交所設立的巨大紅利預期,無疑也增強了各地出臺政策的底氣。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依據公開信息,將全國及各地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獎補措施進行了匯總。下述表格為不完全統計,依據金額高低進行了排列。(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