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作者 | XL
消費電子市場再起波瀾。9月26日榮耀舉行的智慧生活新品發布會上,透露出幾個值得關注的信號。
首先,繼手機之后,榮耀PC也實現了V型增長。據內部信透露,榮耀僅用了四個月時間,就把筆記本市場份額從最低谷的1.4%提升到6月份的6.6%,成為今年行業增速最快的筆記本品牌,還和微軟達成了全球戰略合作。
此外,今年的618購物節,榮耀筆記本在京東、天貓等平臺成為銷量和銷售額雙冠軍,榮耀體驗店首銷單日同比上一代產品增長了150%;今年雙11預售速榜上(10月21日統計),榮耀也以領先優勢問鼎京東筆記本品牌銷量冠軍。
這是十足硬氣地拿數據說話。
其次,榮耀這次發布了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智慧屏在內的多款新品,其中榮耀Magicbook V14是其首款旗艦筆記本。
MagicBook V14亮點頗多:首批預裝Windows 11操作系統、全球首款500萬高清雙攝筆記本、目前屏占比最高的14英寸英特爾Evo認證輕薄本等。榮耀就像是一口氣把當下最極致的旗艦配置都放在了這臺關鍵產品上,可見其重要性。
要知道,這款產品被榮耀定義為Magic3手機后的又一款樞紐級產品,其核心產品理念,就是讓PC具備萬物互聯的能力。在這V14上,榮耀筆記本賴以成名的多屏協同功能再次升級,打通并持續提升了手機、PC、Pad及智慧屏等大屏終端的互聯互通體驗,并在配置性能、屏幕影音、全新系統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產業分析師認為,榮耀本次發布會新品眾多,且在設計、性能、創造力、生活娛樂上都不斷升級用戶體驗,還著重加強了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榮耀硬件生態”,可抱團搶食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榮耀的策略。CEO趙明指出,榮耀正是致力于打造在商務辦公場景下、以PC筆記本為中心的互聯互通。
完善筆記本領域是從手機到全場景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如果說PC為代表的全場景產品銷量高速增長,證明了獨立后榮耀“1+8+N”的實力。那么這場野心勃勃的發布會,或許意味著榮耀全場景戰略按下了加速鍵,將全面進軍高端市場。
那么接下來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榮耀的全場景戰略為何以PC筆記本為新支點?榮耀的全場景能力作何評價?
首先,PC由于自身的算力優勢,在全場景智能的核心地位幾乎無可動搖。與手機相比,筆記本產品作為全場景戰略落地的新支點,會帶來不同的想象空間:一站式娛樂辦公的萬物互聯新體驗。這種體驗將助力消費者進入移動辦公、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智慧出行五大場景模式,AI加持下手機、平板、筆記本、智慧屏等設備無縫連接與協同,將智慧全場景戰略做到極致。
其次,增量思維是榮耀全場景戰略的一個重要思維,而增量的本質是技術創新。多屏協同、無縫連接等PC新體驗,就是榮耀帶給筆記本行業的增量本質。換句話來說,PC體驗最能代表榮耀的技術拓展能力與增量思維。
至于第二個問題,可以換個問法:筆記本會成就榮耀新的“榮耀”嗎?我們通過三點來看——大勢、創新與硬實力。
這里的“大勢”,指PC市場的爆發以及全場景智慧生活,都已算是大勢所趨。
據IDC數據,2020年全球PC出貨量增長了13.1%,全球PC電腦達到3億臺,這一勢頭在今年得以延續。該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傳統PC出貨量同比增長55.2%,同時預計2021年全球PC出貨量有望達到3.47億臺,同比增長14.2%。可見除手機外,筆記本電腦已然成為各大廠商爭相搶奪的市場。
目前PC市場有三個類型的廠商:一是以聯想等為代表的傳統PC品牌,二是以蘋果為代表的封閉生態廠商;三是以華為、榮耀為代表的全場景互聯新軍。
PC行業能翻身重入科技前沿,本質還是行業變了——PC從單純的辦公工具變成了個人智慧全場景的中心,而PC產品的競爭關鍵也逐漸變成了智慧力。但市場上多數廠商,尤其是第一類廠商,還停留在比拼CPU、內存、硬盤等配置上,忽略了筆記本在智能家居全場景的核心地位,和消費者對產品互聯互通的需求。
作為從手機“跨行”過來的新人,榮耀并沒有走入這樣的行業誤區,反而把筆記本提到了全場景互聯的核心位置。這是榮耀所占的第二點優勢:創新理念。
創新總是發生在行業之外。榮耀沒有傳統筆記本廠商的歷史包袱,它帶著全新的思維踏入這個行業,把做手機的理念和能力投射到PC領域,堅持做PC智能化、手機化,與行業內大多品牌的小規模試探性創新相比,已經是非常大膽。
比如上面提到的MagicBook V14,就是基于手機Magic系列在影像上的技術積累,在行業內首創前置500萬高清廣角雙攝,結束了行業15年不變的攝像頭100W= 100萬像素。
最后一點:技術積累,這是迅速站上全場景互聯風口的根基。
榮耀產品線副總裁熊軍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榮耀并不是一個新品牌,而是站在華為的肩膀上重新出發。”的確,榮耀繼承了華為優秀的研發人員和技術儲備,8000+員工中有50%以上的研發團隊,擁有分布在深圳、北京和西安等多個研發中心和實驗室。
他們支撐了榮耀強大的底層技術基因。底層技術體現在硬件與軟件兩方面,誰都知道底層技術重要,但互聯網企業大多缺乏硬件能力,硬件公司又缺乏足夠的軟件研發能力。榮耀的優勢之一就在于融合了軟硬件的底層技術,這樣才能撬動協同場景。
此外,從近期釋放的信息來看,榮耀全場景的朋友圈還挺強大。在上游供應鏈側,榮耀已經同英特爾、微軟、AMD、MTK等戰略合作伙伴完成了合作協議簽署;渠道側,榮耀全場景也已與京東、神州數碼簽署全渠道戰略合作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榮耀全場景和渠道伙伴的關系與一般廠商不同。當年榮耀誕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給渠道供水,而在榮耀獨立后,有30余家渠道商成為榮耀的股東,和榮耀有了進一步的命運綁定。
單從數據來看,榮耀做筆記本走到現在似乎是柳暗花明,但“前路可期”這四個字,同樣是面臨著巨大不確定性的。
國產廠商最早一批做筆記本的,是華為和小米。榮耀未來可能面臨什么坎、趟過什么路,似乎可以從它們身上找找答案。尤其是華為,對榮耀來說,無論是手機還是筆記本,它都是必須要走出的一個影子。
根據IDC最新報告,即便華為遭遇了種種問題,但今年第二季度還是擠進了國內筆記本市場前五名,以50萬臺的出貨量排在了第五,競爭力可見一斑。
那么華為是怎么做的?2016年時華為推出了首款筆記本產品MateBook,相比于盈利,這款筆記本更是華為對當時市場的探索。第二年華為才真正發力,開始細分市場,比如主打輕薄的商務旗艦本MateBook X系列、二合一筆記本MateBook E系列、5K價位段全能本MateBook D系列。
此外,華為做筆記本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筆記本的全面屏、HUAWEI Share、3:2的2K屏、彈出式攝像頭、多屏協同等。
總的來說華為主要做了兩件事:細分市場、迎合用戶需求的同時加入自己的創新。小米則是另一個路子,它拉低了輕薄本的價格、并簡化了筆記本分類。
但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它們做的都是補足傳統PC的短板:硬件方面,比如優化的外觀設計、續航能力、內存等;軟件方面,比如搭配自家手機實現多屏協同、華為一碰傳等功能。設備互通,這本身就是手機廠商做筆記本很大的一個優勢。
華為在剛進軍筆記本市場余承東就表示:華為進入PC行業是要發揮鯰魚效應,給多年創新力不足的PC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說到這里,有沒有覺得很耳熟?沒錯,榮耀如今的創新優勢,也是華為當年開疆拓土的利器;榮耀如今作為亮點的多屏協同,也一直是華為的發力方向。
榮耀雖然從華為那獲取了豐厚的“嫁妝”,從華為獨立之后的新榮耀,在高端化方面從沒停止過受制于華為。據了解,在2020年上半年巨量引擎手機行業白皮書里,榮耀的用戶流出大多是丟失到了華為和蘋果等高端品牌。而事實上不僅是手機市場,榮耀的筆記本產品恐怕也沒能擺脫華為的影子。
如今PC市場風大,不乏手機廠商跟進,比如OPPO旗下子品牌realme。那么有老前輩指路,新晉成員效仿就行嗎?顯然不能。realme的筆記本產品對標小米主打性價比,但它想要拓展國內市場,單靠價格是不夠的,必須要做出差異化的東西。榮耀的筆記本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只是按照“大家都有,我不能沒有”的思路,那么很難出圈。
此外還要說說另一個大佬:蘋果。蘋果的MacBook之所以能擁有穩定的用戶群體,很大原因是iOS和macOS之間已經通過蘋果的軟硬件生態實現了打通。隨著M1芯片的加入,兩大系統會融合得更加緊密,生態也會更加牢固。
但Windows筆記本和安卓手機之間,似乎仍然處于相對“割裂”的狀態。華為榮耀有多屏協同、小米也有MIUI+,但總體來看還是“各自為戰”的狀態。
筆記本與手機之間真正的便捷協同、打破界限,牽涉到眾多巨頭,包括手機廠商、谷歌、高通、英特爾、微軟等等。而蘋果做到統一,只需自己公司內部進行協同。從這個角度來講,包括榮耀在內的安卓手機廠商們面臨的挑戰還很大,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探索。
當下硬件同質化較為嚴重的PC市場,設備協同互聯的確是個不錯的突破口。但前提是榮耀能走出華為的影子,能真的如愿景中所說那般,做到“將智慧全場景戰略做到極致”。在這個戰場上,榮耀想實現高端夢,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