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楊劍勇
近年來,除智能手機以外,ARM不斷向物聯網、PC、服務器等方向延伸,作為統治移動芯片的霸主,向傳統CPU巨頭英特爾領地發起進攻。如今,ARM生態不斷擴展,從PC到云端再到邊緣、物聯網和超級計算在內的各個領域,吸引著包括蘋果、亞馬遜、英偉達、華為與阿里巴巴等眾多科技巨頭基于ARM設計通用芯片。
從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基于ARM設計M1芯片,對產業鏈影響深遠。很長一段時間內,蘋果Mac產品線采用英特爾芯片,自去年M1芯片橫空出世后,蘋果將逐漸減少對英特爾的依賴,如今M1芯片已在iPhone、iPad、Mac產品上使用。面對蘋果基于ARM自研芯片,英特爾新上任的CEO帕特基爾辛格曾聲稱要在PC市場造出比蘋果M1更好的芯片,希望能重新奪回蘋果這一大客戶。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款低能耗芯片,M1帶來了Mac一次重大飛躍,在今年春季發布會上,庫克表示搭載蘋果自研芯片M1的Mac電腦銷量已經超過了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Mac電腦。本月18日,蘋果M1 Pro與M1 Max兩款新品登場,被視為王炸芯片。 M1 Max是蘋果公司迄今為止打造出的最大芯片,內部集成570億個晶體管,最高可配置 64GB 的高速統一內存。據介紹,M1 Pro 和 M1 Max 的中央處理器運行速度相比M1提升最高可達 70%,諸如使用 Xcode 編譯代碼等任務因此可以處理得比以往更加快速。
而M1 Pro的圖形處理器運行速度相比M1提升最高可達2倍,M1 Max更是提升最高可達4 倍,能讓專業用戶在對性能要求極高的圖像工作流中體驗到飛一般的處理速度。與此同時,M1 Pro 和 M1 Max 也是堪稱蘋果迄今打造的最強芯片。整體來看,M1 芯片憑借無比強大的性能、精心打造的技術和業界領先的能效,為蘋果最受用戶歡迎的系統帶來了巨大變革。
蘋果公司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 Johny Srouji 表示,“依托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性能的大幅提升,最高可達 6 倍的內存帶寬,新增 ProRes 加速器的媒體處理引擎,以及其他多種先進技術,M1 Pro 和 M1 Max 引領 Apple 的芯片產品開拓出新的天地,在專業級筆記本電腦領域獨樹一幟。”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M1 Pro 和 M1 Max 內部集成多達 10 核中央處理器,同等功耗水平下的運行速度比最新款的 8 核 PC 筆記本電腦芯片快達 1.7 倍,達到其峰值水平性能所需功耗卻少了 70%。
盡管CPU領域英特爾依舊有強大的話語權,只是越來越多科技巨頭加入ARM陣營,整體來看,個人計算電腦在蘋果帶動下,對Arm對產業鏈影響深遠,其他品牌可能會加大ARM架構上發力,無疑會給英特爾帶來競爭壓力,甚至此前有傳微軟也將加入ARM陣營。
不僅蘋果公司,還有華為積極發展ARM服務器芯片、亞馬遜AWS云服務器也在采用ARM設計芯片。到如今阿里巴巴在今年阿里云棲大會上正式發布自研云芯片倚天710。倚天710是為云而生的CPU芯片,是阿里云推進「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主要是自用,部署在阿里云數據中心,并針對云計算的特點做了大量優化,性能超過業界標桿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
架構層面,倚天710采用最新ARMv9架構,多達128核,主頻最高3.2GHz,可同時兼顧性能和功耗。同時,集成了業界最領先的DDR5、PCIE5.0等技術,能有效提升芯片的傳輸速率,并且可適配云的不同應用場景。目前,阿里云面向云原生時代的“磐久”自研服務器系列,首款搭載自研芯片倚天710的磐久高性能計算系列也同時在阿里云棲大會上亮相。
圖片來自阿里云公眾號
隨著阿里云完善了全棧云基礎設施的最后一環,實現從芯片、部件到整機的技術及架構創新和自研。對此,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阿里云過去十二年,阿里云打造出中國唯一自研的飛天云操作系統。今天阿里云堅持自研,繼續“向下生長”,從飛天到倚天,打造以云為基礎的軟硬件技術體系。”
不僅有華為、亞馬遜,如今還有阿里云等,眾多云巨頭加入ARM陣營,預示著生態越來越完善,在服務器市場份額不斷飆升。根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基于Arm的服務器同比增長了430.5%,2020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345%。盡管基數很小但仍在增長。
當前,Arm架構處理器在服務器市場的應用正處于快速上升時期,另據Statista預測,到2028年,Arm架構處理器在數據中心和云的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的5%增長到25%。2028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80億美元,比2019年的14倍還多。
不過,在Arm服務器方向,目前亞馬遜云科技的Graviton處理器在市場、價格優勢、性能、可靠性和創新五個方面的投票都高居第一位。這是第三方調研機構IT BRAND PULSE最近發布關于服務器產品領導者的2021年IT專業人士投票結果。據了解,亞馬遜云科技2018年底首次公開基于ARM架構處理Graviton的云實例EC2 A1,對部分工作負載能耗降低高達45%。2019年底發布基于Arm架構的Graviton2處理器,相較x86同類產品計算容量提升4倍,性價比提升高達40%。
亞馬遜云科技被評選為Arm服務器處理器領導者,兩年多時間就深深扎根到IT專業人士心中,著實讓人意外。ARM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幾乎都采用ARM架構,包括蘋果、高通等采用ARM構架來設計芯片。在智能終端以外,ARM不斷延伸至,以此挑戰英特爾在CPU的地位,且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也印證受到市場青睞。
以亞馬遜云科技為例,作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研究、數據和分析的IT Brand Pulse數據顯示,在基于Arm 的服務器CPU領域中,亞馬遜云科技強大的品牌認知度和創新精神導致 64%的 IT 專業人士選擇 Graviton 作為基于亞馬遜云科技的服務器 CPU 的市場領導者。
借助ARM,搭載Amazon Graviton2的Amazon EC2 X2gd與當前基于x86的X1實例相比,新一代X2gd實例用于內存密集型工作負載的性價比提高了55%。基于Arm架構的Amazon Graviton2處理器自2020年5月上市以來,眾多已經使用基于Amazon Graviton2實例的客戶,包括Domo、F1方程式賽車、Snap等。亞馬遜云科技負責Amazon EC2的副總裁David Brown對此表示,“事實證明,Graviton2處理器非常受客戶歡迎,因為它們在性能上有很大提升,同時還能顯著降低各種工作負載的成本。”
在人工智能時代,數據中心地位愈顯重要。來自Synergy Research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數量達到659個,自2016年年中以來增加了一倍多。在超大規模運營商中,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合計占數據中心足跡的一半以上,但就過去四個季度的數據中心增長率而言,表現突出的是三家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
主要疫情促使各行業智能化轉型加速,導致對云服務需求劇增,從而促使云服務巨頭不斷擴大數據中心規模,以此滿足社會智能化轉型需求。也顯示出全球企業IT構架逐漸向云構架遷移。來自Synergy Research報告指出:云正日益主導IT格局,使整個云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受益。2021年上半年,全球云生態系統收入增長25% 至2350 億美元。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云基礎設施服務,包括IaaS、PaaS和托管私有云服務。要知道,十年前,亞馬遜、Salesforce 和谷歌等公司幾乎沒有涉足企業 IT,但現在卻是市場的主要力量。報告還指出,與云相關的市場正以每年15%到40%以上的速度增長。云服務的年度支出將在四年內翻一番。在整個云生態系統中,表現最突出的公司是微軟、亞馬遜、Salesforce、戴爾、谷歌和 IBM。其他主要參與者還包括思科、Adobe、甲骨文、VMware、SAP、HPE、阿里巴巴、浪潮、華為。總的來說,這些公司占所有云相關收入的一半以上。
以云為核心的智能化、數字化速度正在加快,推動云服務在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主流,作為基礎設施無處不在。云服務廠商則是全球智能化背后力量,幫助企業更快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同時,其云服務板塊會得到進一步增長,營收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