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500 SEA(前身為 500 Durians,國際知名風投機構 500 Global 旗下聚焦東南亞地區的基金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東南亞地區的關注力度、逐漸向越南和菲律賓投向更多的目光,在這家機構看來,未來,這一地區也將會交出一份更加令人滿意的答卷——更多的獨角獸公司將會從這里孕育而出。
500 Startups SEA 管理合伙人 Vishal Harnal 向動點國際(TechNode Global)表示,“我們的核心重點始終是在于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了一片協同區域。然而,我們也計劃在接下來加大我們的投資步伐,把資源更多地投向如越南或者菲律賓這樣的地區。正如我們所見,這兩個國家正在向外界展示出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如今,我們已經接觸了不少讓我們感興趣的初創公司。這些機遇足以值得讓我們對該地區投入更多資金。”
今年 8 月份時,500 Global(原 500 Startups)重新命名了其東南亞的基金機構。除了如前文所提到的那些規劃方向,該機構表示也將會繼續專注于種子期公司的投資,向創始人提供高達 50 萬美元的資金。此外,500 SEA 甚至還會給到多達 500 萬美元的后續資金支持,并將通過特殊目的工具(special-purpose vehicles)進行潛在投資。
Vishal 強調,“雖然我們做出了一些調整,但從戰略規劃的角度上來說,500 SEA 并沒有任何改變。并且對這一戰略抱有了更多的信心,尤其是就我們在今年取得的眾多成就而言。現在,我們正在實現一個又一個的成功退出。所以我們也希望以此繼續重申對該地區的承諾,希望能給到這里更多的支持。”
500 Global 的品牌重塑舉措也正值東南亞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關注之際。彼時,東南亞的獨角獸正在呈現出驚人的新增,而該地區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在此期間飛速發展。
500 SEA 稱,在宣布計劃于今明兩年內上市的東南亞獨角獸公司中,有半數是該機構的投資組合公司。這包括新加坡共享出行巨頭Grab、印尼電商平臺 bukakapak、馬來西亞綜合汽車電商平臺Carsome、中國香港生物科技公司 Prenetics、印尼金融科技企業 Kredivo 母公司 FinAccel(總部位于新加坡)以及新加坡二手電商平臺 Carousell。
在這些公司中,Bukalapak 已經達成了印尼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 IPO,Grab 則很有可能會通過其 400 億美元合并估值書寫史上最大的空白支票公司交易。
Vishal 進一步指出,“無論在哪個市場,當你有了成功案例后,它都能激發到其他的企業家來這里開辦公司的念頭。并且這些新公司的創辦量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升。”
他認為,科技巨頭的產生會對初創公司、新技術以及創始人的出現起到正向推進作用。“它會吸引更多資本的到來。一旦你能展示出建立大型的科技公司的潛力,整個相關市場的風險就會隨之降低。而這種局面也為資本的進入創造出了一個近乎真空的絕佳地帶——在這里,資本不再會害怕這個市場是否無法能過給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
以中美兩國為例。他舉例解釋稱,“在 BAT 上市后,中國的科創生態就像迎來了 ‘寒武紀大爆發’。如今,中國已有超過 200 家的獨角獸企業。而這種現象在美國來說也同樣如此。隨著 Facebook、谷歌、亞馬遜們的紛紛上市,美國也迎來了初創企業和獨角獸公司的爆發潮。”
根據一份來自今年四月份的數據,截止 2020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已經達到 251 家,其總體估值規模更是首次達到了 1 萬億美元以上。
Vishal 表示,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將會繼續出現,并且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出現。因此,“這個生態系統真的正在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針對 500 SEA 接下來的關注方向,他透露,其中將有 7 到 8 成的部分會是聚焦在對特定領域企業的投資。“我們大致設立了 7 到 8 個潛在方向領域。在我們看來,這些領域中最有可能催生出東南亞的下一批獨角獸企業。”
據介紹,這些涉及領域分別為金融科技、醫療健康、創客經濟(the creator economy)、“全商業” 生態系統(the ‘All-Commerce’ ecosystem)、人機生產力、農村數字化以及城市可持續發展。
至于剩下的部分,他表示,這些會更傾向于是一種探索性的方向——基于 500 SEA 在這一生態系統中所看到的發展趨勢。“它們可能沒有被涵蓋到上述領域內,但從長期來看卻也能夠顯露出一定機遇。”
當前階段,盡管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和關注正在涌入東南亞,但 Vishal 認為,考慮到該地區企業此前被低估的背景,外界對東南亞的期待仍處于 “理性水平”。
“就該地區市場所處的階段來看,我認為它的估值仍然是非常合理的。” 在 Vishal 看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資本對這一生態系統關注度的不足,東南亞公司的價值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無論是大量資本退出活動的出現還是眾多勢頭的迸發,東南亞仍然只是在向合理區間回歸。或者換句話說就是,這種增長是健康的。”
疫情加速了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東南亞自然也不例外。至 2021 年年底,東南亞預計將有 3.5 億數字消費者(這一數字在去年時則為 3.1 億)。而這 3.5 億的背后意味著將有 80% 的東南亞人口走向數字化。
自疫情發生以來,已經有 7000 萬東南亞居民成為數字消費者。其中,有近 3000 萬是在去年期間達成。根據 Facebook 和貝恩聯合出版的一份報告指出,到 2026 年,東南亞數字消費者規模預計將達到約 3.8 億,而這將給科技初創公司和科技投資者帶來巨大機遇。
注:本文原文來自動點國際(TechNode Global)發布文章《500 SEA expects more unicorns in Southeast Asia following successful exits like Grab, Bukalapak》,原作者為YIMIE YONG。動點出海經編譯后發布。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