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距離2022年冬奧會舉辦僅剩100多天,在“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和政策的扶持下,中國滑雪產業變成了一門大生意。在各個滑雪業態當中,室內滑雪正成為新的流量聚集地。
開設在城市繁華商圈里的室內滑雪館,迎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他們在滑雪教練的指導下,小心地調整著身體平衡,享受著心跳加速帶來的愉悅。
也有不少滑雪愛好者,走進垂直落差達到幾十米、雪道蜿蜒數百米的冰雪文旅城,體驗著與戶外雪場一樣刺激的滑雪運動。而在不少南方人眼里,這些開在家門口的,隨時可以“打卡”的冰雪場所,簡直就是比奶茶店更幸福的存在。
為何室內滑雪火起來了?這股新浪潮之下,室內滑雪市場情況到底如何?
想要玩滑雪的人,在走上滑雪場之前,都需要經過專業系統的訓練,進駐城市商場的室內滑雪館,就扮演了“教練”這一角色。
室內滑雪館最重要的一項設備,就是滑雪模擬機,起初它是為了輔助專業運動員訓練而誕生的。在1991年,荷蘭國家隊的滑雪運動員,就開始使用它機進行室內訓練。
隨著2015年7月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國內首臺室內滑雪機也引入中國,并逐漸普及開來。
市面上主流的滑雪機,都是利用電機帶動雪毯向上運動,雪毯的質感完全仿真滑雪場的平坦硬雪,并通過調整雪毯的速度或坡度,來獲得堪比滑雪場的滑雪樂趣,機器前方還設有反光鏡,便于滑雪者及時調整自己的運動姿態。
室內滑雪模擬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依托滑雪模擬機這一核心產品,室內滑雪館得以建立起以親子培訓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滑雪培訓機構相當多,雪樂山、SNOW51、FlowerSKI、SNOWHERO等均為主流品牌,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市場局面。
以雪樂山為例,這家室內滑雪館主打“為4-12歲青少年及家庭提供滑雪全方位服務”,自2015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已在全國30余所城市開設100多家門店。
雪樂山創始人王展告訴鈦媒體App,公司超過半數的客戶群體都是親子家庭,當然中青年、中老年人也可以進行滑雪培訓,并不作太多限制。
雪樂山主力店主要布局5萬平米以上的商場,面積在500平米~800平米,兩三萬平米的商場則開設迷你店,面積在100平米左右。
開一家室內滑雪館,成本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房租、人工、設備折舊。
王展給鈦媒體App算了一筆賬,一家500平米的主力店,在一線城市的房租大概為100萬元/年,配備4~6臺滑雪機,每臺進價幾十萬,再加上人工成本等,折算下來一年少說也需要數百萬。
如此大的成本壓力,室內滑雪館的消費價格是否也普遍較高?
以北京地區為例,鈦媒體App通過比對發現,親子類雙人團票大多在100元~200元之間,課程產品包括單次課或者打包模式的,以及上課次數不限的年費會員,比如順義區的某室內滑雪館推出了3個課時的青少賽訓練包(不包含教練指導),費用為999元,這一費用并不算低。
親子類團票相對便宜
事實上,現在滑雪運動仍然屬于一項“貴族運動”。
鈦媒體App采訪到的一位滑雪教練表示,自己一門2小時的一對一課程價格達到500元,零基礎的學員一般經過3-5天的培訓,就能夠比較熟練的滑行,按此計算,想要學會滑雪至少要花費數千元。
一位手持國職證書和加拿大CAS單板證書的滑雪教練授課價格表
“室內滑雪館很講究坪效,大型商場對入駐商家的最低坪效要求是5000元/平/年,雪樂山能做到10000~15000元/平/年,這在體育培訓產業當中算是較高的了。”王展說道。
2019年,雪樂山直營店的收入達到1.1億元,但受2020年疫情影響,大部分門店僅營業了四個月,少數店面營業時間更短,年收入只有5000萬。“今年逐漸回暖,預計到年底就可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據鈦媒體App了解,回暖的原因,是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以及雙減政策的落實。
談到雙減政策,王展說:“以前K12學科教育占到了整個培訓產業的80%~90%,雙減政策實施以后,孩子們的時間更為充裕,家長的預算也空出來了,會讓青少年更多參與到像滑雪這類運動當中來。另外學校在這方面供給也存在不足的情況,反而更愿意主動選擇專業滑雪機構來合作。”
在商業定位上,不同室內滑雪館之間各有差異。
在上海地區起家的SNOW51,定位更加高端,主要消費人群為有閑有錢、追求品質生活的高端客戶,選址均在核心商圈高檔商場,主力店的面積超過千坪。
除了滑雪培訓之外,SNOW51還將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其在2020年開設的旗艦店,就融合進潮牌零售、咖啡館、展覽等多種業務,從滑雪運動品牌走向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品牌。
SNOW51滑雪館內的零售空間
跟SNOW51不同,雪樂山更聚焦一二線城市以及條件成熟的三四線城市,在長三角、珠三角一帶重點布局,下沉戰略越來越突出。
2013年創立的SNOWHERO,旗下擁有滑雪館、滑雪旅行、滑雪培訓和教練資質考核、滑雪裝備實體店、品牌原創滑雪產品和原創滑雪電影多項業務,發展方向更偏向于“大而美”。
這些豐富的業態背后,是越來越大的市場機遇。
王展分析稱:“對比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滑雪產業,現在國內的滲透率還很低。這門生意其實有些像駕校,八九十年代學開車的人很少,隨著汽車的普及,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車的人越來越多,市場規模也逐年遞增,像東方時尚這類培訓機構,已經可以做到上市。室內滑雪機構的市場空間還很巨大,存在不少創新空間。”
不過,會員復購一直都是這個行業的痛點問題。
在鈦媒體App對幾名家長的消費調查中,一些家長表示一旦孩子在室內滑雪館學會了滑雪,就帶孩子到戶外雪場玩,就不會再續費,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剛學會滑雪,到戶外雪場玩容易受傷,更傾向于留在室內滑雪館玩。“當然,價格肯定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綜合考量而定。”其中一位家長強調道。
如何解決復購難的痛點問題?各大品牌商解決之道也不盡相同:SNOW51通過在滑雪館內鋪設零售空間,并與運動、社交、餐飲、旅游相結合,形成了運動消費的閉環;雪樂山計劃將滑雪機面前的鏡面屏幕,更換成VR眼鏡,以構建沉浸式的運動場景,“讓滑雪運動變得更加科幻、好玩兒。”
王展也同時強調,價格是復購的核心要素之一,現在雪樂山小班課的價格在300元~400元之間,未來通過高效運營,還將進一步降低價格。“雪樂山現在的品牌定位,聚焦在普惠的滑雪運動培訓上,未來要做到門店網格化覆蓋。”
想要實現這一愿景,就需要通過直營托管的模式快速拓店,如今雪樂山正在做這方面的規劃,“將店面給到投資人,雪樂山對外輸出經驗,只賺品牌運營管理的錢。”
在產業鏈條中,室內滑雪館還會延伸到下游,跟戶外雪場合作,代理滑雪票,開設冬令營,以及組織學員到雪場進行培訓。“雪場提供更優惠的雪票,感興趣的學員可以到雪場上玩滑雪,或者繼續加強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會員黏性。”王展對此分析。
室內滑雪館的上游,則是提供滑雪機、雪具等設備的裝備制造企業,一般來說都會選擇3~5家供應商,目的是控制采購成本。王展表示:“滑雪機的使用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最早雪樂山的滑雪機用的都是國外品牌,一臺價格就要上百萬元,現在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單臺價格也降低到幾十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
“冬奧會利好之下,這一行肯定會誕生一到兩家獨角獸企業。”王展總結道。
鈦媒體App注意到,受冬奧會影響,青少年冰雪培訓也在悄然升溫,據公開資料,目前全國共有2000多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僅在北京就高達300多家。
可以看出,冰雪培訓的浪潮,只會來得更加兇猛,競爭也將日趨白熱化。
除了雪樂山這類主打培訓的室內滑雪館外,冰雪文旅城正獲得滑雪愛好者更多青睞。
鈦媒體App了解到,當前國內冰雪文旅城通常包括滑雪區、娛雪區、教學區,并衍生出餐飲、購物、酒店等不同服務業態,主要分布于南方區域,尤其是中高消費聚集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且滑雪消費群體正在逐年擴大。
據《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暨2020-2021雪季財年報告)》,截至2020年底,國內開業的室內滑雪場為36家。2020年全年,室內滑雪場滑雪人數合計為269萬,占2020年全年1288萬滑雪人次的20.89%;相比2019年的235萬,同比增長14.47%。按照雪季財年統計,2020-21雪季財年室內滑雪場滑雪人數合計為321萬,占2020-21雪季財年2076萬滑雪人次的15.46%。
數據來源@《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暨2020-2021雪季財年報告)》
目前,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是哈爾濱融創雪世界,建筑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擁有7條不同坡度的雪道、最長500米的雪道與最大80米的垂直落差,這里也是2021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重點奪金項目——空中技巧的奧運備戰場地。
哈爾濱融創雪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融創雪世界已經開業的6個室內滑雪場,有5個落地南方(廣州、無錫、昆明、成都和重慶),收割南方市場的意圖非常明顯。
為何南方市場成為滑雪服務商眼中的“香餑餑”?
一位商業觀察者分析道:“南方人很少見到雪,對雪的熱愛也比北方人更加濃烈,物以稀為貴,南方消費水平也高,反映在冰雪運動上,就是一個清晰的市場信號。”
他告訴鈦媒體App,迪拜的室內滑雪場SKIDubai就是典型的案例。地處中東的迪拜,一年一半時間都是35°以上的高溫天氣,缺乏天然冰雪環境,自2005年投入運營以來,SKIDubai平均每年都會帶來100萬的滑雪者,這一數字還在穩步增長。“迪拜地區周邊的高消費人群,支撐起了這一獨特的滑雪業態,跟國內南方市場興起冰雪文旅城的道理一樣。”
SKIDubai
相比迪拜來說,國內起步較晚,但截至目前,中國室內滑雪場數量已是全球第一,按照雪區面積大小排名,全球前十名之中,中國已經占據半數,前三的分別為哈爾濱融創雪世界、廣州融創雪世界和成都融創雪世界。
消費價格方面,“融創冰雪”官方小程序顯示,廣州融創雪世界最便宜的是娛雪票,工作日2小時的價格為190元,單人滑雪票分為初級道/中級道/高級道,根據節假日時間與滑雪時長的不同,價格在298元~558元不等,“雪票+教學”的票價在428~618元區間,另外還有雪卡、賽事活動、雪酒套餐等版塊。其中,訂單量最高的,還是308元價位的初/中級道3小時滑雪票。
“融創冰雪”官方小程序
融創文旅在南方城市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滑雪運動在南方客群中的普及。截至目前,融創雪世界已運營項目全年接待客流240萬人次,其中單體雪場最高年客流量近100萬人次。
如此大的客流量,也吸引了許多滑雪教練去“淘金”。融創文旅方面告訴鈦媒體App:“目前全職加兼職教練共計800多位,收費標準是1對1,兩小時大約500元,不同城市之間的價格也有一定差異。”
這一培訓價格,基本與戶外雪場教練持平,不少消費者也在期待未來更低的學習成本。
當然,建設一座大型室內滑雪場,成本無疑是驚人的,由于滑雪場面積普遍達數萬平米,建筑施工、室內水電、滑雪設施、人力運營等,每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以滑雪設施來說,室內滑雪場最重要的設施就是造雪機,其功能更豐富,造價比普通的室外造雪機更加昂貴,而成都一家雪世界就有25臺造雪機投入造雪,可想而知成本之巨大。
壓雪車的成本也不容小覷,其進口的售價高達百萬。這一工具主要作用是把野雪和浮雪壓平,平整雪道、推雪、打雪、把硬雪整理成軟雪,讓滑雪者在滑雪運動中感到輕松自如,是滑雪場不可或缺的基礎設備。
當前,中國大部分的滑雪消費者依然處于入門階段,留存率并不高,成本高企之下,室內滑雪場需要跨界融合多種產業,增加會員復購率,才有望實現可持續發展。
融創文旅方面告訴鈦媒體App:“融創雪世界已發展多種重點業務來服務冰雪產業,譬如說開設了滑雪學校,為行業機構、專業隊等輸送青少年滑雪人才;打造滑雪俱樂部,探索冰雪社交新場景;舉辦冰雪賽事,推動冰雪教育,向大眾普及冰雪運動。”
這一切商業動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滑雪這種單一季節性的小眾運動,變成四季皆可進行的日常運動。
室內滑雪場上下游產業鏈方面,上游包括冰雪場地建設、冰雪場地裝備零部件等,中游主要為冰雪場地運營及管理、冰雪賽事服務、大眾冰雪運動及培訓、冰雪旅游等,下游為分銷及營銷渠道,最后到達參與冰雪產業活動的消費者。
處在產業鏈中游的銘星冰雪,承建了如廣州融創、哈爾濱融創、重慶融創、成都融創等雪世界項目,工廠生產飄雪機、造雪機、魔毯等冰雪設備,以及滑雪鞋、冰鞋等滑雪設備,其在室內滑雪場業務的營收占比一直不小。
重慶融創雪世界
鈦媒體App注意到,融創文旅開疆拓土之時,其他實力玩家也不甘示弱,想要分得一杯羹。
就在3個月之前,廣東肇慶萬達國家度假區滑雪場動工,該室內山地滑雪場的雪道落差約200米,長度約1000米,預計建成之后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
萬達的入局,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早在2009年,萬達作為最大的控股方,就投資逾200億元打造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里面就建設有戶外滑雪場,其豐富的文旅項目運營經驗,也能夠復制到室內滑雪場項目中。
去年年中,萬科集團和包頭市城投集團合作的萬科翡翠都會及萬科城項目簽約,合作包括建設投資約6億元的包頭市奧運冰雪中心,這也是包頭首家室內滑雪場館。
同一年,萬科宣布新淮中心、尚都會2049和新都會2049等3大商業綜合體落戶徐州。其中,新淮中心引入了淮海經濟區首個室內真雪滑雪場(喬波滑雪場)。
另外,很多戶外雪場商家,也更加重視季節性經營,提供面向特定消費群體的針對性服務,如登山、攀巖等個性化服務,突破季節限制,擴展消費群體,增強市場競爭力。
如今,北方新的雪季即將到來,滑雪愛好者們已迫不及待穿上“戰靴”,期待早日在廣袤的戶外雪場馳騁。
可以想見,屆時整個滑雪市場的一場“激戰”,恐怕無可避免。
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冬奧會將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行,這場長達17天的冬奧賽事過后,未來滑雪小鎮、滑雪度假等冰雪業態必將得到很大豐富,屆時參與滑雪運動的消費群體也會增加,對各滑雪服務商的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一輪冰雪消費新浪潮之中,如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留住更多非一次性打卡類的顧客,坐收市場紅利,是每一位從業者都要思考的話題。(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