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健道,作者 | 尹莉娜,編輯 | 楊中旭
在醫藥產業蓬勃發展、創新創業異?;馃岬漠斚拢t藥投資也成為新的趨勢。而其中最為稀缺的,就是擁有創業和投資的雙重視角。
前奧博資本(OrbiMed,全球最大的專注于生物醫療的投資公司)的全球合伙人、奧博亞洲的創始合伙人王健,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曾經師從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Eric Kandel,并獲斯坦福商學院MBA學位。但他如今的身份,是免疫領域創新藥企業創響生物的創始人、CEO。
王健的生物醫療領域投資經驗長達22年,他聯合創建并管理了11億美元的奧博資本亞洲醫藥基金,投出了包括再鼎醫藥、亙喜生物等在內的約60家創業公司,并曾任冠科美博、時代天使(06699.HK )等上市公司董事長。
但在轉身成為創業者的2年里,他卻對自己過去從事二十多年的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創業者應該怎樣選擇投資人?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二者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在近期舉辦的美中醫藥開發協會(SAPA)中國年會上,王健分享了自己的答案,以及這些年來他所親身經歷的,醫藥投資人與創業者的“愛恨情仇”。
2019年7月,我從一個徹頭徹尾的投資人,轉變為一個100%全身心投入的創業者,在上海的黃浦江邊上租了一間辦公室,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做專注于免疫領域的新藥研發。
我在公司融資上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選擇投資人。
當時,我意向融資2000萬美元左右。在與投資人的接觸中,我遲遲在兩個選擇中糾結了很久。
投資人A,來自一家非常知名的頭部基金,機構組合管理規??傆嫺哌_百億美元,給我一份11頁的Term Sheet(投資條款清單,簡稱“TS”),同時對我說:“你要融2000萬美元?不用,我們給你4000萬美元,我們的品牌很強大,會為你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投資人B,從業時間不到5年,管理資金不到5億美元,相應地,品牌知名度也比前面要小很多,意向投資700萬美元。
可能許多人不理解,在這樣的兩個選擇中,我為什么會格外煎熬呢?答案不是顯而易見的嗎?下面就講講更深層的原因。
先說投資人a,由于資金雄厚,其氣勢也很足。其強勢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時間要求。對方當時在星期天給了我第一稿TS,要求星期一結束之前給出答復——簽約or放棄,如果不簽,后面都不用再聊了。也就是說,我的考慮時間只有一天時間,而且面對的是第一稿TS。
同時,對方要求4000萬美元分三次注資,每個milestone(里程階段)都有許多達成條件,怎么判斷有沒有達到呢?由其4個合伙人共同投票來決定,其中每個人都有一票否決權。也就是說,如果三個人都覺得我們達到了,但只有一個人覺得沒達到,那就不行。在那份11頁的TS中,會直接影響到公司運營決策、需要其共同投票決定的條款,至少有20多項。
那么投資人b的原則,則很簡單,他打了一個電話給我:“哥們,我們認識十多年了,我非常相信你,你就告訴我,往哪兒打錢吧。”
具體擬定TS時,對方留出了足夠的時間,讓雙方以用一種平等互助的態度,共同商討。
那么,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如果看到這里,你可能覺得這個選擇非常容易,今天我自己講起來這件事,也可以用調侃的口氣表達,但這是因為,它已經是歷史了,而在那個當下,我坐在投資人a/b的面前時,那種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邊,是知名機構的4000萬美元。4000萬美金,這對于一個初創公司來說,可能就意味著整個未來,更何況其品牌和資源又極其強大。
另一邊,雖然投資人B與我的關系非常親密,其自身也是連續創業者,對我們無比信任、理解和支持。他的TS中,沒有對賭,也沒有影響或者控制公司運營的條款,更沒有一票否決權。但是他只能投700萬美元,而前者是這一數字的4-5倍。
最終,我們選擇了投資人B。
放棄A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A太過強勢,而是A的TS中有一點“最為致命”,即20多項直接影響公司運營的條款,每一項在公司面臨決策時,都需要4個合伙人共同點頭,才能生效。
試想一下,假設每一個人投贊成票的概率都是1/2,那4個人投票后,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1/2的4次方,即1/16!如果公司每件重要決策被投資人通過的概率都是1/16,那么后面的整個運營過程都會非常麻煩。
如今回頭來看,創響在后來的18個月里面,簽約了4個戰略合作伙伴,由此我們引進了7個化合物,其中三個已經進入臨床階段,與此同時我們的市值翻了11倍。
在公司團隊內部,我們做出上面這些決策,其中包括一個藥要不要引進、花多少錢要等,都需要經歷一系列復雜和嚴肅的討論,如果再有4個“婆婆”(投資人)在上面,并且每個人都有一票否決權,那就“別玩了”,因為連決策速度都趕不上同行。
其次,在4000萬和700萬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個融資金額的問題,那就是融資并非錢越多越好,恰當的金額才是最好的。比恰當的略多一點,也挺保險,但如果超過太多,就很不保險了。
對方為什么會主動地說,你要20,但我要給你40?因為他看好你,對方覺得這個項目對他來說是能賺大錢的,當他把更多的資金押進來,那就意味著要更大的回報,但這是他想要的,不見得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最后一點是品牌,我曾經也是投資人,也經常跟創業者講,“我給你能夠帶來附加價值?!?/p>
那么,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還要考慮度的問題,出名太早或者太受關注,是不是一個好事?其中還不排除,有的投資機構的確很有名,但是某一位投資人可能資歷比較淺,不一定真正懂行,不一定能夠帶來那么多實質性的幫助。這些都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例,我得出了一些思考
首先,什么樣的投資人,創業者要敬而遠之?
第一,不顧創業者的利益、沒有誠意支持創業者的人。這樣的投資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卻不會去想雙贏,只想著控制自己的工作風險,而且走極端來控制風險的,這是極其危險的。
第二,不懂行業、又喜歡“瞎指揮”的人。實不相瞞,過去我自己做投資人時,越是不懂的時候,我就越喜歡“瞎指揮”,這就是人的天性。后來隨著經驗和年齡的增加,我就不喜歡參與指揮了。
第三,是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不恥、但是又確實存在的,就是探取保密的信息,輸送給你的競爭對手的投資人,包括有些投資人和你聊了半天,然后獲取信息以后,他自己孵化了一個公司自己做。這樣的案例也并不少見。
那么,什么樣的投資人最受創業者喜歡?
這個答案是很顯然的——“人傻錢多不添亂”。
首先,一個愿意提供豐厚資金的機構,且不添麻煩,就是很不錯的選擇了。
第二,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能夠提供有益的資源與建設性的意見,但不武斷插手公司事務,也不多過問日常經營,那就是非常優質的投資人。
在滿足前兩個條件的同時,還能一起賺錢、一起做朋友實現雙贏,這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
融資落地之后,創業者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該如何與投資人相處?
在這件事情上,存在著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創業者認為投資人是“外人”,都是來占便宜的,所以他會敬而遠之,可能融資到位了,就“失聯”了。
顯然,這種想法對公司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在此不過多贅述。但另外一種極端,往往卻不容易識別,下面還是通過我遇到的真實案例來說。
我曾經遇到過兩個CEO,各自的風格都非常鮮明,大不相同。
一位是Company X曾經的CEO,我們暫且稱之為C,為人很有魅力,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為什么?因為C不僅幽默風趣,待人也很熱情、細心。舉個例子,每次他從美國到中國來開會,到我們的辦公室時,都記得給我的助理帶巧克力。
我認識C的時候,他的公司運營狀態很好,賬上約有2億多美元的現金。每次投資人到美國開董事會,他都會招待最好的紅酒和牛排。
另一位是ForteBio的CEO,我們用D來代稱,這位CEO的風格正相反,冷冷的,和他站在一起,5~10分鐘就沒話談了,陷入尷尬。
D對投資人也不是那么熱情,每次最多就是提供一份三明治,如果你提出想吃桌上的沙拉,他會說:“那是我的,我是素食主義者,沙拉只有一份?!焙喲灾?,不善于與人打交道。
這樣的兩種行事風格下,二人管理公司的風格也大不相同。C 總是考慮周全、心思細膩,不愿意得罪任何人,做決策時,每個董事都要征求意見,所有人都同意后才去行動,因此我們開董事會,常常一開就是一天,甚至一天半。
那么D則不是這樣。他是全權負責公司的運營,決策十分果斷,且很有執行力,從不讓投資人過多插手。每次開始只講結果,要么就講解決方案。他的風格是:“我已經比較過ABC三種方案,這一種是最好的,我的建議你們同不同意?同意!好,下個月再來?!焙髞?,董事會的時間也越開越短。
講到這里,我相信各位都可以猜到最后的結果了。
在C的管理下,Company X所有的現金全部burn out(燒光了),公司接近倒閉的邊緣,以至于董事會不得不裁掉了CEO。所有那些巧克力、紅酒、牛排加起來,也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錢的百億分之一。
而D呢,我們投資ForteBio的時候,公司情況十分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5個VP走了4個,公司現金流嚴重告急,連應急的臨時貸款都花光了,還有兩天就面臨倒閉。但D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成功地扭轉局面,最終公司以上億美金的數額被行業知名企業收購。
從這兩個人身上,我們學到什么?那就是,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的話,千萬別認為,你的天職是讓投資人滿意,你的天職,是要建立優秀的企業。不要以為人情可以代替業績或者利益。天下沒有任何腦袋正常的投資人,喜歡曾經導致他虧錢的創業者。
最后,正如今天的主題所言——“愛恨情仇”,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有愛,有恨,有情,有仇,到底是什么關系呢?我認為,最好的關系永遠是共贏共生的關系。
其實,所謂“投資者”和“創業者”,只是兩個不同的工種而已。就像建造一座大樓,有的人負責搬磚,有的人負責用磚頭把墻砌起來,雖然二者工作責任不同,但是目標一致,其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出路,是把房子蓋好了,然后好賣出去。雙贏,才是唯一的出路。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