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主題為“爆破”的人工智能行業論壇在北京D-life空間舉行,維C理財股東戈壁創投管理合伙人徐晨、維C理財創始人&CEO薛俊龍、美團云產品負責人陸川等十余位業內大咖出席。

本次論壇探討的話題包括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邏輯、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及創業機會、人工智能的技術開源與開放、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還有哪些想象力等。

整個AI行業,最容易被創業者關注的,第一個是高毛利的行業,第二個是有大量數據沉積的行業,特別像在健康、BI方面。同時這些行業本身來說,人被取代的可能性巨大。現在的一些行業,包括像所謂的客戶關系的管理,其實整個AI在其中場景使用是比較多的,但是其中可投資的企業相對數量還是比較低。
其實,AI在幾個行業里面的應用有蠻大突破的,一個是教育,有很多教育公司成功的把人工數據和原有的數字資源結合起來,與機器配備,同時產生收益。第二個是工業物聯網和工業4.0的場景,因為這個行業本身的特點是數據一直在產生,沒有太多人去做收集和分析,這一塊如果有人能夠開始切入,并把更多的數據積累起來,同時把自己的算法跟更多的企業結合,有可能會形成新的品牌。
今年來看,很多公司業務收入都不錯,但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你會發現,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算法和技術本身,而更多的是銷售能力,還有包括針對不同企業客戶制定方案的能力,所以這個業務維度和很多創業本身以技術研發和產品為核心的初衷,是錯位的,這一點也是值得大家深思。?

以下為薛俊龍演講內容:
我們搭建了一個讓投資人和汽車經銷商,尤其是二手車經銷商一起合伙收車、合伙創業的平臺。我們逐漸轉型升級到今天以數據驅動為主的汽車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是以大數據和云計算各種風控方式來驅動整個汽車風控的標準范式,降低人工成本,把效率提升上去,逐漸轉型成金融科技公司。
說到金融行業,還是來談談金融行業人工智能的應用,其實所有談到的人工智能,金融行業是應用最廣的,無論是金融支付、智能客服,還是智能風控,其實整個產業鏈上涉足點特別多,我們用的最多的還是智能風控。我們希望做超越人的事情,比如說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已經能夠超越人去做一些事情。
其實在風控端和資產端,很多的事情,機器以前還不能完成,或者說它只能是以提升效率為主,逐漸發展到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它獲取一些人工無法獲取的數據,或是運用人工智能方法去把風控工作變得更簡單,比如說我們可以把一些數據直接放到云端,在云端建模,我們不需要用戶的隱私數據,比如你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是脫離開人做的,這樣就把整個金融行業以前的風控模式簡化很多,所以我覺得人工智能在金融上面的應用,應該還是比較合適的。
我們三個創始人都是傳統金融機構出身的,我曾在工行工作,我另外兩位合伙人,曾分別就職于嘉實基金和招商基金資管子公司,反而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比較抗拒人工智能,因為做的不是小額高頻的,我們做的是二手車眾籌,以及購車消費類貸款,單筆比較大,而且相對來說,不是那么高頻的交易。
那時大家都在說希望加入人工智能的東西,我們考察之后,很抗拒這個事情,覺得很多東西不能替代人的,包括對一個商戶去識別,尤其它的經營能力、經營狀況、還款能力等各方面的識別,可以通過它的資產作證,查數據,通過網上很多第三方數據證明它。但是對于一個商戶經營性能力的數量化過程,是非常難的,而且很多時候,比如說員工訪談、老板訪談、精神面貌等等這些都非常難量化的東西。
那段時間我們覺得人工智能特別不靠譜,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發現我們自己在往這個坑里面跳,而且不斷的在找很多人工智能專家幫我們做這個事兒。實際上是以前不夠了解,總覺得這個事兒人不能去參與,但是后來逐漸發現,人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去做,以前是自己跟人談,獲取數據,后來我們發現經營能力是可以通過第三方數據來判斷,比如說在天天拍車,最近六個月,每個月的拍車數據在逐漸上升,或者打廣告數據最近三個月連續上升,廣告位置在增加,這都是他經營能力的一種體現。
實際上這些事情,不需要人去做的,之前我們都是看庫存和流水等,這是比較傳統的方式。我們在逐漸接納智能風控,可能還跟以傳統型為主的稍微有點不一樣。
關注微信號:weiclicai,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