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7日,由鈦媒體與ITValue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球數字價值峰會于浙江上虞召開,此次峰會以“轉折點——從業務數字化到數字化業務”為主題,邀請行業內數字化業務實踐領跑者,分享與討論數字化與業務的融合共振。會上,華為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總裁助理、質量部部長周智勇,以“低代碼加速企業數智化轉型”做主題分享。
周智勇認為,數字化是一個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的大變革。在這個變革下,整個企業的ICT和傳統資產全部會轉化成新型的基礎設施,中間每個企業圍繞著自己的邊界構建自己的智能化操作系統,再往上圍繞業務進行快速地業務重構和應用的服務化。
以華為為例,華為有700多個BU,在170多個國家做生意,覆蓋300多家子公司,實現了完全純粹的數字企業和智能企業的轉型。而整個過程是用戶的體驗重構、作業方式的重構,以及運營方式的重構。
華為是如何完成數字化重構的?
華為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總裁助理、質量部部長周智勇
周智勇:感謝ITValue,過去一年,華為在數字化轉型以及往前的探索過程中,有一些新的想法,今天想分享給在座的各位領導和同事。
站在華為角度來看,在一個數字化的時代,可能平臺+服務會成為企業一種新的運作模式。
我剛才聽到很多人談到數據,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土地和貨幣成為生產要素,國家進行了管理,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它也一定會納入國家的管理。我們要有認知上很大的轉變,從整個疫情到貿易紛爭,企業做生意的交互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站在我的角度看,中國這一場技術升級最后將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維度。垂直維度是從一個中國的企業變成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水平維度是從一個傳統的企業變成一個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企業。
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還沒有改的思想,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其沒有數據主權意識,耕者有其田,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數據,自己的業務應該有自己的數據。
從去年的統計來看,2000家的跨國公司,67%的公司都已經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跨國企業要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的數據在時間和空間中會實現一個很大的衰減,整個運作效率會很低,企業今天再不做數字化轉型,基本上就不可能走向全世界了。
今天我還想提出一個概念,面對消費者,實際上有兩種企業:一種企業是以工業技術為為生產要素,我們稱其為行業企業。比如茅臺酒,他提供酒的產品和服務。對它他來說,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賣給全世界,這是他很重要的一個使命。
另一種是互聯網企業,他是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ICT為生產工具的一種企業。傳統的企業今天如果不能快速構建自己的數字能力,那就沒有未來在數字化時代生存所需要的基礎。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在自己的業務圍墻內,在自己的業務邊界內,在保護自己客戶和消費者隱私前提下,在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下,構建自己的業務數據,是一家企業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我前段時間和車廠交流比較多,實際上未來的行業企業向互聯網企業的轉型,和互聯網企業向行業企業的轉型正在加速,誰崛起的速度快,誰就會掌握這個時代。
今天的互聯網企業不斷地向行業進行滲透,但今天的行業企業根本沒有足夠的投資,成為一個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技術為生產工具的企業。
華為公司在過去5年,我們的整個數字化轉型大概是這樣的:我們認為一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底下分成四塊,上面圍繞三個目標。
上面三個目標是:客戶的滿意、業務的持續增長、效率效益提升。底下對一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四個核心的能力:一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戰略決心和戰略投入;二是圍繞企業業務全生命周期的業務重構;三是構建支持這種業務重構的數字能力;四是企業的轉型保障。轉型保障,既包含流程的變化,也包含人員技能的變化,也包含文化的變化。
今天所有人都完全忽視了一個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挑戰有多大,過去8年,沒有一家出租車公司真正完成了像Uber一樣的數字化轉型。很少人知道這種轉型的難度有多大,一家企業核心的資產、核心的能力、運作的方式,以及核心的客戶體驗、人的利益分配都會發生重大變化,這種轉型不是一個簡單的引進一個系統,開發一個APP能做到的東西。
華為認為,一家企業的轉型能不能支持主業的成功,能不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高質量的競爭力才是本質。
數字化會把一家企業業務變成數據,會把企業的一切運作變成程序,會把企業一切的Knowhow變成算法,這樣的一家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之后會成為一個超級計算機。
這樣的超級計算機底下會形成一個新型的云化基礎設施,來作為這臺超級計算機的基礎。新型的云化基礎設施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ICT基礎設施;另外是企業過去傳統的資產,企業通過這個基礎設施的升級來實現一種新的東西。
比如說最近中國神華能源集團在華為開源鴻蒙基礎上做了一個行業定制版的礦鴻操作系統,這樣一個操作系統使得整個神華能源里所有萬物互聯的設備全部升級,成為智能世界一個新型的基礎設施。
企業在中間層會形成自己的智能化操作系統,再往上圍繞業務進行快速地業務重構和應用的服務化,在我們看來,一個家企業最終會成長在一個巨大的操作系統上,每個業務組織都變成一個完全的數字化業務。
比如在華為公司,我們在2016年時就在招聘算法科學家,過去是物流部門提需求給IT部門,今天是物流部門和IT部門合成一個部門,做出來的是一個物流的Digital logic service,就是把自己的業務部門變成一個數字化服務,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今天的華為公司80%以上物流調配全是通過算法來去做的,而這個算法來源于誰,來源于業務部門對自己的業務經驗抽象,把它總結出來之后,再靠著數學家加上計算機的專家變成程序。
從云化基礎設施角度來看,我們說耕者有其田,一個企業有自己的田。這個“田”是什么呢,就是企業的圍欄和邊界,企業的圍欄和邊界里最重要的三種要素,一個是企業圍繞場景的裝備,一個是企業處理數據的云,也有整個企業裝備和云連接的網絡,軟件定義的網絡。
一個企業通過云、管、端,構建了企業面向未來數字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同時對于操作系統,華為公司在過去十幾年時間,特別是過去5年時間,我們在云上構建了一個企業的數字平臺。而這個數字平臺能夠處理4件事情:
1.一家企業一旦微服務化之后,整個企業之間不同的組織關聯就會特別的復雜。所以一家企業要全面的數字化,必然需要一個業務使能平臺,讓業務能夠快速把自己的業務抽象和轉化成為一個業務應用,之后變成一個可運行的DevOps,IT部門Dev,業務部門Ops。
2.華為公司構建了一個全球多云連接的平臺,使得一家企業能夠跟自己的現實社會高效地連接。
3.用戶數據平臺,華為公司所有業務部門開發的應用,在保證整個邊界和隱私情況下能夠把數據變成一個企業內部大的平臺,之后再加上人工智能為企業所使用。
4.最后是安全的邊界,我們所說的安全邊界不是站在供應商角度,而是站在企業自身角度的安全邊界。一個企業有多少IoT,有多少終端,有多少網絡,有多少應用,有多少數據,有沒有被人看過。每個人數據都有自己的邊界,沒有人能夠用別人的地蓋自己的樓。在數字時代,沒有誰知道自己有多少門和窗,所以華為公司構建了數字平臺,支撐華為公司3000多個應用。
我們有700多個BU,在170多個國家做生意,覆蓋300多家子公司,實現了完全純粹的數字企業和智能企業的轉型。而整個過程是什么——用戶的體驗重構、作業方式的重構,以及運營方式的重構是三大重要重構。
比如我們過去的應用以功能為中心,后面應用以人為中心,今天的應用是以對象為中心的。比如圍繞一輛車,從它的研發到整個使用全生命周期進行用戶體驗的完整協同,同時圍繞這輛車構建一個數字孿生,把整個車的研發到制造過程全部拉通。
很多公司說研發很復雜,在華為公司研發就是三條流水線:硬件流水線、軟件流水線、芯片流水線。圍繞著流水線,就把整個業務重構了,當然運營方式也會發生重大重構。
最后,我們來描繪未來,未來是什么,我覺得未來會是一個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的大變革。在這個變革下,整個企業的ICT和傳統資產全部會轉化成新型的基礎設施,中間每個企業圍繞著自己的邊界構建自己的智能化操作系統。
華為公司有很多不同的行業,每個公司有不同行業,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的行業服務模板,在這樣的平臺使能下,讓一個企業更快速完成數字化轉型,讓一個企業更快速把自己的業務轉化成數據,幫助企業去處理自己的業務,之后操作自己的業務,讓自己的業務進行升級。
華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我們也希望跟各個行業、各個企業一起不斷的加速數字化進程。
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