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凡
2021年10月13日,一場頗為“跨界”的音頻行業盛會——“2021聲音探索者大會暨北京廣播節”在北京召開。
出席這次活動的,有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范衛平,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余俊生,全國25家省級廣播電視臺的資深傳統媒體“廣播人”,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樊登讀書App創始人樊登、凱叔講故事App創始人凱叔等知名音頻行業創業者,也有騰訊、荔枝等聲音頭部平臺,以及科大訊飛、聲網等音頻技術的領軍者。
他們當中,有的是和音頻、廣播行業密切相關的政府官員,有的是傳統音頻媒體資深從業者,有的是經驗豐富的數字音頻行業創業者。而在這次大會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聲音探索者”。這些探索者們進行了一場深度交流,分享音頻和廣播行業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真知灼見。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余俊生致辭
在活動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還與得到App、樊登讀書Ap'ppp、凱叔講故事App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助力聲音行業垂直精品內容不斷豐富和提升,探索更多元的聲音領域商業模式,促進音頻行業的融合、共贏。
是什么讓他們共聚一堂?來自不同視角的分享,碰撞出了怎樣的新知?又將給整個音頻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發和賦能?本文將從這些視角,解讀這次音頻領域前所未有的盛會。
聚力融合 創造美好
大會開始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拜訪了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邊建。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北京廣播電視臺舉全臺之力打造出了“聲音探索者大會”這場頂級盛會。對于音頻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邊建分享了他在音頻、廣播行業沉浸30年的思考。
上世紀90年代初,邊建初入廣播行業。那時的廣播行業和現在一樣,都是改革和充滿變化的年代。廣播逐漸從比較固定的錄播形式,加入了直播互動、電話熱線等交互性很強的形式,更接地氣、更貼近受眾,受到了聽眾的廣泛歡迎。
進入21世紀后,隨著家用轎車的逐漸普及,廣播這種內容形式在車的場景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廣播內容生產的形式和規模都得到擴大,營收也從過去的千萬級跨越到了億級,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廣播行業,由此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
2010年之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形態都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強烈沖擊,廣播也不例外。但音頻內容對于用戶來說仍是剛需,傳統媒體也在數字空間積極開辟新的平臺,以觸達更多的互聯網用戶。北京廣播電視臺的“聽聽FM”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上線的。
邊建表示,這種轉型并非朝夕之功?!斑@是雙線作戰,轉型中的廣播媒體一方面要照顧到傳統廣播的聽眾和營收,一方面要學習互聯網傳播的打法,去生產適合互聯網用戶的內容?!痹谫Y源和人力都比較有限的情況下,廣播媒體的轉型與融合發展面臨著“兩難”的局面。
邊建同時也認為,即使在短視頻、直播等“短平快”內容形式大行其道的當下,廣播和音頻仍然有其獨特的使用場景和內容生命力。
比如,上班通勤的路上,很多用戶都會使用耳機聽課程;開車的時候,駕駛員需要交通廣播提供實時路況信息;做家務、運動鍛煉時,用戶可以聽書、聽新聞;睡眠之前,聲音也是很多用戶離不開的助眠必需品。
“音頻帶給人們的疲勞感更低,是人能接受的唯一一種非視覺媒體?!边吔ㄕf。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信息過載”。音頻則不同,它能夠給人們帶來其他內容形式所沒有的“療愈感”,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聲音探索者大會的演講中,邊建同時提到:2016年以來,中國在線音頻市場連續高速增長,收入規模年均增長率達到69.4%,是2020年我國互聯網產業增速的4倍,傳媒產業增速的10倍。全國音頻傳媒市場用戶規模已達到7.31億,其中,互聯網音頻付費用戶規模達到1.1億,是一個增長較快的龐大市場。
從這個角度看,不論媒介和內容形態的浪潮如何漲落,音頻始終都有其市場空間、用戶群體。如何把音頻行業的蛋糕做大、為用戶提供更多內容價值、加快廣播媒體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了擺在音頻行業從業者面前的共同命題。首屆聲音探索者大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召開的。
如何發掘“耳朵的價值”?
Spotify創始人Daniel Ek曾經發出一個著名的疑問——消費者在視頻上花費的時間與在音頻上花費的時間大致相同,但視頻市場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而音樂和廣播業的總價值約為1000億美元。
眼睛的價值,真的比耳朵高出十倍嗎?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
副總編輯邊建發表主旨演講
這個音頻行業頗為“著名”的疑問,也被邊建在聲音探索者大會的演講中再次提起。對于這個問題,融合、轉型中的傳統廣播人和音頻領域的創業者們,都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北京廣播電視臺在2021年推出了聽聽FM的5.0版,更明確了它在音頻社交互動的方向,希望能夠更多地將廣播電臺的資源和內容進行整合。比如,聽聽FM新增了聊天室功能,讓聽眾可以和主持人實時交流、分享心情,實現了主持人和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雙向互聯,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價值。
還有很多傳統媒體,也在進行類似的嘗試。2020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云聽”客戶端正式上線,用戶數據不斷增長;阿基米德、芒果動聽、花生FM、粵聽、大藍鯨等一大批地方廣播媒體打造的數字音頻平臺,在融合轉型的過程中成為一方聽眾的聲音家園。
發力精品內容、投入技術研發、擁抱資本市場,則是一批市場化音頻平臺在近期的做法。比如,喜馬拉雅投資上千萬打造《三體》廣播劇,開啟了廣播劇的“大片時代”;聲網科技、科大訊飛等“技術流”平臺,研發語音實時互動、人工智能語義識別等音頻解決方案,為音頻產業構建更多使用場景提供支撐;荔枝FM赴美上市、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收購懶人聽書等等,更是表明在線音頻行業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在首屆聲音探索者大會上,不少音頻企業大咖還分享了 “掘金”“創業”的第一線鮮活認知。
“在音頻業務上,我的一個推論是:用自然語言說話。”
在音頻的內容創作上,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認為,“自然語言不是書面語,也不是口頭語,而是一種人和人之間交流思想和精神世界應該用的一種語言。這個推論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在過去幾年得到的探索里面,這是最艱難的一條路,也產生了最豐碩的成果?!?/p>
“有聲閱讀是文學和聲音的結合,同樣的內容經過不同的朗讀者,會擁有新的溫度、新的情感、新的想象,讓人產生共鳴和愉悅感。隨著用戶群體越來越大,有聲閱讀其實已經成為電子出版的第三個出版力量?!?/p>
懶人暢聽總經理宋斌在分享中說道,有聲市場每年都在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從原來音頻行業的一個細分市場,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億產值。在出版行業進入瓶頸期的背景下,有聲出版仍在逆勢上漲,體現出了音頻創業的獨特價值。
“聲音具備獨有的優勢特點,再加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場景時代的來臨,聲音作為一種連接人與人的、非常獨特的入口,未來一定具有非常大的空間。雖然目前的蛋糕還比較小,但我期待和同仁們一起把它做大的過程。”
荔枝集團副總裁郭小為在演講中同樣堅持看好音頻行業的前景,呼吁同行們共同擁抱音頻行業的無限可能。
從聲出發 不止于聲
“今后,我們還將攜手行業各方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積極謀求更多形式、更高層級的合作,共同探尋破解行業問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共同深入挖掘廣播媒體的特殊優勢和價值。”
在“2021年聲音探索者大會暨北京廣播節”開幕式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余俊生強調。
這是一次開放的活動,音頻行業的各方從業者濟濟一堂。他們之間的思維碰撞,催生出了一串串絢麗的靈感火花。
在與音頻同行廣泛接觸的過程中,邊建觀察到了很多新的合作機會。從科技公司到內容生產團隊再到資本投資,許多以前沒有發掘到的新的可能性,正在被看見和抓住。
“第一是共同去開發一些IP,而不光是音頻的內容;第二是共同致力于內容生產;第三是共同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向線下發展,進入社區,共同進行實體場景建設等等?!?/p>
當談到與得到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如何落地時,邊建表示:“把聲音作為圓心去掃描整個行業時,會發現有很多交流的機會?!彼谘葜v中指出,“我們看到得到、樊登的運營已經不止于網絡端的聲音服務,還在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將線上線下打通,通過辦學習中心、實體書店等,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我們期待與他們的合作,在合作中學習運營的方法和經驗,提升我們服務用戶的水平?!?/p>
思維造物董事長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發表主旨演講
羅振宇也在演講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音頻業務一定要重視線下,過去講融媒體,更多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但是千萬不能丟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他說:“我們聲音探索者有一個天賦使命,就是探索人的魅力?!?/p>
“這是一個創新無限、希望無限的時代,也是一個發展嬗變、蓄勢躍升的時代?!?/p>
在“2021年聲音探索者大會暨北京廣播節”開幕式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余俊生特別指出了當前音頻和廣播行業的時代背景。
在此次大會“探未知,創未來”的主題下,時代背景疊加探索者們的付出、思考和努力,整個音頻行業必將迎來一個更加有前景、更加有價值、更加有希望的未來。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