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行業入冬,貝殼找房也扛不住了,開始“瘦身減負”。
日前,有自稱貝殼員工人士在社交平臺上爆料,貝殼找房上海研發團隊全員被優化,裁員補償為“N+3”。隨后,貝殼找房方面回應稱,今年以來,行業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據此對上海地區金融等部分業務進行調整。
然而,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此番貝殼上海人員優化的范圍遠不止研發,而是包括研發和金融在內的貝殼上海公司中的多個部門。至于涉及總人數,相關人員表示尚未統計。
甚至,據界面新聞了解,貝殼此次收縮并不局限于上海一地,最早開始于深圳,當下北京、廣州、杭州、安徽等地也有所收縮。“各城市收縮計劃,比如所涉部門、調整幅度、補償方案將根據具體城市發展情況而定,總部沒有具體指標。”一位貝殼人士表示。
上市一年多來,貝殼找房接連遭遇了股價跳水、創始人左暉離世、地產政策調控等,如今迎來至暗時刻,還有轉機嗎?
在市場看來,此輪貝殼上海人員優化并不意外。
今年5月以來,多數熱點城市收緊調控政策,二手住宅市場成交量持續下滑。易居數據顯示,9月,11個熱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僅為4.3萬套,同比跌45.5%。
其中,上海9月二手房成交量為12040套,相較8月下降33.23%,創下了過去一年來的單月最低成交量。實際上,3月成交量達到39407套后上海二手房便步入下行通道,4-7月成交均回落至3萬套以內,8月跌至1.8萬套,9月的1.2萬套也讓市場預判10月成交量恐降至1萬以內。
新房銷售也大幅下降。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在重點監測的63個城市中,有55個城市今年9月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平均下滑幅度達47%。中國指數研究院也表示,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其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33%。
從以往房地產周期波動來看,行情向下時,中介總會迎來一波收縮甚至關店潮。
據了解,在貝殼之前,龍湖今年年初正式成立的經紀品牌塘鵝,已于9月左右開始關店,涉及重慶、武漢、長沙等多地。
我愛我家也曾在中報中預測,由于目前貸款首付比例上調,購房成本初始上升,加之學區房政策轉向,各地實施網登限價,二手房地產市場管理政策整體收緊,交易價格、交易手續審查進入嚴管周期,二手市場預期下半年會出現下降。尤其是出臺二手房指導價的深圳、上海、廣州、成都等熱點城市,中介公司業務發展面臨更大壓力。
另一方面,蛋糕在變小,玩家卻在變多。不少開發商為了避免被抽取傭金已在自建交易平臺,萬科、碧桂園等大型房企紛紛成立官方房屋交易平臺,一定程度會削弱貝殼的力量。在字節跳動收購麥田成立“幸福里”平臺之后,蛋糕更被稀釋。
多地房市降溫也影響了貝殼找房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貝殼總營收為449億元,同比增長64.6%,調整后凈利潤為31.40億元。但從趨勢上看,貝殼開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在二季度,貝殼營收242億元,同比增長20%,調整后凈利潤為16.35億元,與2020年同期凈利潤為29.48億元相比,同比下滑44.54%。而毛利率僅為22.1%,相較去年同期下跌超10個百分點。
分業務來看,其新房和金融、裝修業務增長迅速:二季度,新房業務實現收入138.86億元,同比增長31.95%;新興服務和其他業務實現收入6.59億元,同比增長50.46%。而其二手房業務增速大幅放緩,在二季度實現收入96.28億元,同比增長僅4.88%,相比之下,一季度增速高達202.1%。
貝殼二手房業務表現疲弱,疊加開發商“去庫存,回籠資金”的需求迫切,新房業務逐漸成為貝殼的營收支柱。2017年至2021Q2,貝殼二手房收入占比從72.38%下降至39.83%;而其新房收入占比從25.17%提升至57.44%。
然而,新房業務的利潤帶動作用受限。2021年第二季度,貝殼新房GTV為4983億元,大量由關聯代理和其他銷售渠道拉動,為此貝殼向外部渠道支付的傭金分成達94億元,同比大增51.4%,占總營收成本的一半。
貝殼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其總凈收入將在145億元至155億元之間,較2020年同期下降24.6%至29.4%。
可見,貝殼自身對于接下來的預判也并不樂觀。其管理層稱,下半年市場會持續降溫,三季度的市場壓力將會比二季度更大。新房業務增速在三季度放緩,二手房業務GTV增速將在下半年放緩;尤其是在二手房方面,信貸收緊、按揭利率上行,審批和落地周期拉長,疊加二手房參考價制度,市場將對二手房業務產生顯著影響。
上市一年多,貝殼找房也曾經歷高光時刻,其股價最高時每股在80美元左右;但經過坎坷的下行道路,截至美東時間2021年10月14日收盤,貝殼報收20.9美元/股。年內,貝殼股價已跌超80%,市值蒸發逾800億美元。
貝殼找房股價走勢圖
如今,裁員與業務收縮,似乎是貝殼試圖、穿越周期的必然選擇。
根據貝殼財報,由于品牌宣傳活動、業務人員以及研發人員的增加,僅今年二季度,貝殼三費由去年同期的32.6億元增長至42.2億元,三費率由16.2%提升至17.4%。從數據來看,針對研發、金融等職能后臺部門的優化,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支出。
投資人劉志剛也認為,貝殼增利不增收是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在行業遭遇寒冬,“斷臂求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貝殼只是短期遇到麻煩,但不能斷定貝殼就不行了,尤其在二手房方面,貝殼發揮的中介作用很難被替代,“中介在短期內不會消失,普通購房者買房也無法繞過中介,因為二手房涉及看房、選房、協商價格、簽約、過戶、貸款、交付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
而職業投資人朱酒對二手中介行業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現在二手房貸款管控嚴格,造成了二手房交易量的斷崖式下跌。這都是市場的正常表現,2008年,2014年和2018年房地產行業也都出現類似的情況,隨后相關政策的支持之下,很快就恢復正常。”朱酒認為只要有政策的“東風”,局面很快就能扭轉。
(鈦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國際金融報、紅星新聞、界面新聞、財經新地產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