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新工業洞察
門鎖,這種傳統安全設備,正在被時代賦予新的屬性。
隨著5G、AI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智能家居的浪潮下,智能門鎖在近幾年成為一個快速崛起的“超新星”,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智能門鎖銷量超過1640萬套,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7%。
圖源:旭日大數據
作為智能家居中的一股清流,互聯網大廠也在暗暗發力。
近期,旭日大數據公布的“8月中國電商市場智能門鎖品牌銷量TOP10”榜單中,多達5家互聯網、科技廠商上榜,包括小米、華為、TCL等。
近些年,伴隨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散,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廠商將目光放在實體行業,汽車、家居、家裝等領域不乏這些玩家的身影。
能都看到的是,互聯網大廠的蜂擁而出,智能門鎖行業也已形成一種新的競爭格局。
伴隨“互聯網+”計劃的提出,越來越多的行業被賦予科技屬性,智能門鎖也迎來品牌爆發期。
2015年,一眾小廠商入局,“千鎖大戰”正式爆發。
2017年,智能門鎖行業出現大規模的品牌涌入潮,包括海爾、TCL、美的、中興等巨頭紛紛入場,主攻C端的互聯網大廠也開始起步,以小米生態鏈內為代表的企業陸續入局。
2018年,國內智能門鎖生產企業突破2000家,品牌更是達到3000多家,隨后,BAT也直接或間接投資相關企業。
眼下,智能門鎖賽道已經大致分為3大陣營:
第一類傳統鎖具品牌,如德施曼、耶魯、海貝斯、凱迪仕等;第二類互聯網品牌,華為生態鏈、小米生態鏈、中興、百度系、阿里系等;第三類是跨界品牌,如TCL、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
不過,就數量以及產品上而言,傳統門鎖企業還是占據主導地位,小米、華為、TCL等玩家還不足以對傳統玩家產生威脅,目前,傳統、電子鎖企業合計數量達到84.6%,科技、互聯網企業入局者較少,合計占比僅為10.8%。
但憑借著背靠自有渠道以及手握資本、流量等資源,這些玩家已經成為智能門鎖行業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在分銷渠道上,科技、互聯網企業憑借線上分銷渠道,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傳統門鎖企業。今年8月,國內智能門鎖線上銷量TOP10的品牌中,小米線上銷量就超過TOP6-10的總和,遠遠領先排名第二的凱迪仕。
事實上,除了傳統門鎖企業與科技、互聯網廠商之間的“大亂斗”,不同品牌之間也形成一定的品牌競爭沖突,在電商平臺上形成了不同品牌的競爭格局。
以目前主流電商平臺為例,在京東商城上形成了“大牌為主、小牌為輔”的銷售格局,智能門鎖前TOP10品牌占據了主要出貨量,雜牌或小品牌的出貨量相對較低;但反觀天貓,由于不同電商平臺的調性不同,智能門鎖品牌出貨量上,天貓的包容性更強,大品牌、小品牌都有。
不過,從市場以及消費者選擇智能門鎖品牌上看,主流品牌、大型門鎖企業還是主要消費對象,10月3日旭日大數據發布了“8月中國電商市場智能門鎖品牌銷量TOP10”榜單,位居前三分別是小米、凱迪仕、德施曼。
互聯網、科技廠商與傳統門鎖企業的“混戰”,遠遠還沒有結束,互聯網大廠線下布局雖不如傳統企業,但通過線上渠道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短時間內已經打開了品牌知名度,成長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這也是傳統企業所不能忽視的,互聯網大廠在智能門鎖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
對于互聯網、科技廠商來說,與傳統門鎖企業拼鎖具技術研發經驗、線下經銷渠道,自然是會“撞南墻”,但小米、TCL等玩家似乎將“互聯網思維”這套打法,用到打開智能門鎖領域的局面之中。
相較于傳統門鎖企業來講,特別是疊加在智能門鎖領域的技術及經驗相對不成熟,科技、互聯網廠商想要進一步打開市場,“價格戰+營銷”這種進攻手段成了攻占傳統玩家堡壘的關鍵武器。
一方面,“價格戰”這種進攻方式,是目前互聯網大廠慣用的手段,憑借自身在互聯網領域積累的流量、資金優勢,通過低于市場均價的價格快速切入,是短期內獲得流量及用戶的有效方式之一。
公開數據來看,由于智能門鎖材料、研發成本比傳統門鎖高,導致產品售價較高,主流智能門鎖售價在2000元左右,功能越多價格會更高。德施曼、凱迪仕等傳統門鎖企業,在京東上銷量靠前的產品價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甚至有產品價格突破3000元。
但隨著手握資本、流量渠道的互聯網廠商,不斷刷新智能門鎖產品價格底線,小米系的爆款產品價格直接定位在1000元左右,360、TCL等巨頭更是將價格拉低在百元級別?;ヂ摼W、科技廠商的出手,讓傳統玩家感到了焦慮,在一些平臺上將價格壓縮至1800元左右,來應對互聯網廠商沖擊。
另一方面,作為擅長運用營銷手段的互聯網企業,在智能門鎖領域也貫徹了自己的打法,試圖通過大促、限時秒殺等活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占率。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平臺開啟大型營銷活動,10月14日,蘇寧易購就上線“智能家居自由日”,智能門鎖便首當其沖,活動期內最高可以優惠1000元。
互聯網、科技廠商通過“價格戰+營銷”的手段攻擊這一領域,意圖也非常明顯,一方面是迅速打開市場局面,站穩腳跟,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吸引流量,實現為自己業務的引流以及擴充自己業務板塊。
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讓互聯網、科技廠商在短期內實現流量的快速收割,但智能門鎖這種實體行業不同與互聯網領域,就如同社區團購一般,“流量+資本”的打法只會導致行業發展不協調,這也需要互聯網更深層次的思考。
回歸本質,“價格戰”、“營銷活動”等,不過是科技、互聯網廠商與傳統門鎖企業之間對抗的一種外部手段,作為家居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智能門鎖或將成為門鎖市場主力軍。
不管是科技、互聯網廠商,還是傳統門鎖企業,想要實現在智能門鎖領域的長期發展,甚至是“出圈”,僅靠流量打法帶來的短期口碑提升是遠遠不夠的,內在基本功的修煉已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提升品牌自主研發以及完善場景應用。實際上,門鎖被賦予智能屬性,更為考驗的一家企業的技術以及場景運用能力,特別是,在“?5G+AI”孕育出的萬物互聯場景下,智能家居已經不單單是在作為一個智能單品所使用,更多的是承擔起聯動功能。
智能門鎖作為智能家居“入口”,本身所具備應用場景價值較大,也為新技術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對于華為、小米、TCL這類具備萬物互聯場景的廠商,將智能門鎖接入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實現智能門鎖與智能家居之間互聯互通,也將告別單一運用場景這樣的簡單定義,打造出差異化競爭點。
其次,做好產品本身,智能門鎖不同于傳統門鎖,由于本身具備科技屬性,這就產生了不能忽視其帶來的信息安全、隱私泄露等問題,而在家庭安防場景下,其安全性能也是重中之重。這實際上就在倒逼智能門鎖廠商、特別是互聯網玩家,對云平臺、系統以及生態鏈做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廠商而言,無論門鎖形式轉變,用戶首先考慮的還是安全防盜功能,這才是用戶購買的基礎。
華為、小米這類玩家可以依托華為云等云平臺的安全基礎架構,在網絡安全通信上開發出屬于自己的專利技術,完善對智能門鎖安全性能的提升,實現行業差異化,建立智能門鎖的安全體系。
最后,降低生產端的生產成本以及產品售后服務問題,提升智能門鎖的實際落地。智能門鎖涵蓋電子、通訊、機電一體化、機械結構、機加工、鑄造等多個領域,所產生的成本遠比普通門鎖高,也就導致了下游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作為互聯網布局智能門鎖的代表性企業,小米可以依托當前自身在芯片領域的布局優勢,對智能門鎖的芯片、通訊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降低價格的同時,實現對智能門鎖基礎硬件的品質把控,這也是擺脫價格戰的核心所在。
另外,小米、華為、TCL這類玩家還可依托自身線下售后服務中心,完善在產品安裝和售后維修等增值服務,在消費者產生問題或疑慮時得到快速解決,提升品牌與消費者黏性,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廠商與傳統門鎖企業之間的對抗,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當前時代“優勝劣汰”的法則,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只有不斷通過自身內在基本功的打磨、打造出安全、高質量的產品,才能獲得社會及用戶的信任,而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大廠之間的pk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