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冷僻行業,跑出了珠海第一個科創板IPO。
投資界獲悉,今日(10月15日),國內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電池龍頭珠海冠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此次IPO,珠海冠宇的發行價為14.43元,開盤大漲超140%,開盤市值超400億元。
珠海冠宇背后,是一個60后工程師從哈爾濱南下創業的故事徐延銘早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參加工作起便專注電池研究。多年后,他帶著團隊從哈爾濱前往廣東珠海,創辦了珠海冠宇。一路走來,珠海冠宇身后聚集了一個投資方軍團,出現包括華發集團、鋆昊資本、珠海科創投、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中興創投、春華資本、海富產業基金、深創投、聯想創投、珠海格力創投、盈科資本等十余家機構的身影。
珠海冠宇,只是珠海科創崛起的一道縮影。這幾年,一批批VC/PE組團前來,珠海創投勢力迎來爆發。如今,這座城市正迎來一波IPO炬芯科技、高凌信息已經科創板過會。此外,云洲智能、芯耀輝等一批創投圈炙手可熱的創業公司也在珠海成長起來。你可能不知道,這座“浪漫之城”正在批量誕生一批獨角獸。
從東北到珠海創業
這位哈工大校友,締造400億市值
珠海冠宇的故事,要從一位60后工程師講起。
1966年出生的徐延銘,早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后,便留在哈爾濱。自1989年起,他先后任職于哈爾濱無線電九廠、哈爾濱圣日電池實業公司、杭州金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哈爾濱佳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2005年春天,39歲的徐延銘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畢業。
與此同時,徐延銘還在港交所上市公司光宇國際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哈爾濱光宇電源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哈光宇”)工作,擔任新能源負責人一職。這家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產品包括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鋰電池、通信用儲能鋰電池以及直流電源等。
期間,徐延銘判斷傳統鋰電池將面臨挑戰,而隨著社會的無人化、個人化、無線化、便捷化以及對資源的需求激增,充電電池的行業前景大有可為。于是,他開始深入研究鋰電池行業。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畢竟光宇國際這個擁有24家子公司的上市公司體量過于龐大,為了讓手下員工擁有更多的積極主動性,徐延銘決定帶著團隊出來創業。
首先要考慮公司選址問題。當時,廣東因冒出比亞迪、深圳比克、東莞新能源以及邦凱等在鋰電池領域頗具成就的企業,被譽為“鋰電池先發地”。2007年,徐延銘決定從哈爾濱南下,到廣東珠海成立珠海冠宇電池有限公司(原珠海光宇電池有限公司),聚焦于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業務。
為何選擇了珠海?徐延銘曾說過,“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與港澳陸橋相連的灣區城市,珠海在人才聚集、交通區位、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具備顯著優勢。”三年后,公司成為了筆記本電腦鋰電第一品牌供應商;2015年成為了全球前五的聚合物鋰電池供應商;2018年,珠海冠宇入選了“珠海市高成長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名單”。
這樣一只獨角獸靠什么賺錢?根據招股書,珠海冠宇的經營范疇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其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無人機、汽車啟停系統及電動摩托等領域。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47億元、53.31億元、69.64億元;凈利潤為2.22億元、4.30億元、8.17億元。
其中,珠海冠宇的主要利潤來源于其成熟的消費電子鋰電池業務。在報告期內,珠海冠宇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4.45億元、51.71億元、67.38億元,占據主營業務收入的99%以上。
今天,這家成長于珠海的企業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珠海第30家境內上市公司,更是珠海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公司。
身后VC/PE機構云集
他們,為何投了這家珠海公司
事實上,珠海冠宇是在成立10年后才開始接受外部投資。2017年,華發集團與珠海冠宇正式“結緣”華發投資團隊經過專業的財務分析和資本運作,建立起一套復合型投資架構,幫助企業成功完成管理層收購,并順利完成投資。此后,華發投資團隊還積極為珠海冠宇的后續發展出謀劃策,在資本融資、業務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還多輪加注,累計投資金額約1.5億元。
同一年,鋆昊資本也開始關注到珠海冠宇。彼時的珠海冠宇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公司由于一直沒有新增資本金的注入、擴產緩慢,原有的產能已無法支撐冠宇日益完善的客戶結構和訂單需求,一家頂級客戶的審廠就足以打擊公司的交付能力。
但鋆昊資本管理合伙人兼珠海冠宇董事栗振華卻看到了公司的潛力。首先,徐延銘曾率領團隊攻克了聚合物(軟包)鋰電池的技術難點,體現了技術實力。其次,珠海冠宇團隊可以在10年間累計投入資本金僅約9500萬元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積累逐漸擴大生產規模,成為了當時全球第五的消費電池品牌。“這讓我們看到,珠海冠宇團隊就是一支能夠穩定持續創新、保持knowhow積累,能打硬仗、可以將累積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企業利潤的管理團隊,這也是鋆昊資本投資珠海冠宇的核心原因。”栗振華告訴投資界。
2018年,鋆昊資本領投了珠海冠宇MBO(即管理層收購)后的首輪外部融資,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外部投資人之一。在陪伴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栗振華同時兼任珠海冠宇董事。
此后,冠宇電池實現了真正盈利。同一時期,珠海冠宇引入珠海科創投、拓金資本、小米產業基金、橫琴華章玖號等投資機構。2018年底,珠海冠宇完全從光宇集團剝離,名稱也從珠海光宇電池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珠海冠宇電池有限公司。
很快,海富產業基金團隊也接觸上了珠海冠宇。“2019年的時候,珠海冠宇已經是聚合物鋰電池領域的全國第一,更有望成為全球龍頭。而且他們公司產品可滿足各類消費產品及終端客戶對電池的各項要求,除了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外,還能夠快速延伸至如智能穿戴設備、醫療設備、無人機等領域。這讓我們看到了珠海冠宇的技術能力和盈利能力。”海富產業基金向投資界分享背后的投資邏輯。
更令海富產業基金印象深刻的是珠海冠宇創始人徐延銘。“徐總是一位嚴謹、敬業、專業的技術性創業者,在公司建立了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保證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做研發。”
到了2020年,珠海冠宇新增股東有春華資本、深創投、盈科資本、海富產業基金、鋆昊資本、珠海格力創投、摩根士丹利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和聯想創投、中興創投、廣汽資本等產業資本。
珠海,批量誕生一批獨角獸
兩個科創板IPO正趕來
珠海冠宇成功IPO,有望掀開了珠海科創板上市潮。
目前,另一家總部位于珠海的炬芯科技也走到了IPO敲鐘的門前。資料顯示,炬芯科技是中國領先的低功耗系統級芯片設計廠商,主營業務為中高端智能音頻SoC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該公司芯片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IPO前,炬芯科技獲得了華發集團旗下平臺、申萬宏源證券、盛宇投資、元禾厚望、合肥創投、廣發信德、珠海科創投、安創加速器、華登國際、中和元集團等機構的投資。今年6月,炬芯科技首已經順利過會,極有可能成為珠海科創板第二股。
還有高凌信息,今年9月科創板首發申請成功過會。成立于1999年的高凌信息,是國內較早開展擬態防御技術產業化應用的企業之一,曾作為通信和網絡安全服務保障單位,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杭州G20峰會、國慶70周年系列慶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家重大活動。
高凌信息背后站著多家VC/PE機構。招股書顯示,2020年,融發基金、漢虎資本、華發集團、清科母基金、嘉興戰新、金起航貳號、中電科國元直投壹號等投資機構,在看好高凌信息的未來發展前景的前提下,以增資擴股形式投資高凌信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珠海這座“浪漫之城”正涌現一批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
國內無人船獨角獸企業云洲智能便是典型案例之一。2010年,80后張云飛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在珠海開始了創業之旅。談及選擇珠海的原因,張云飛曾談到:“珠海的海洋條件優越,十分有利于開展無人艇測試。同時,珠海的海洋裝備制造業發達,游艇工廠眾多,工程師人力成本較有競爭力。綜合這些因素,我們選擇了在這里創業。事實證明,我們選對了。”
成立11年,云洲智能身后集結了一支頗為龐大的投資人隊伍。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云洲智能至少完成了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招商資本、真成投資、珠海高新投、源星資本、華金資本、珠海科創投、珠海高新投、前海梧桐并購基金、粵財創投、中金浦成等眾多VC/PE。
芯耀輝,則是另一個從珠海跑出來的現象級公司。2020年月,前新思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曾克強在珠海成立了芯耀輝,致力于自主研發先進工藝芯片IP產品。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完成了超10億元的融資,背后投資方陣容豪華,包括真格基金、高瓴創投、紅杉中國、云暉資本、高榕資本、松禾資本、五源資本、國策投資、大橫琴集團、經緯創投、蘭璞創投、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格力金投等國內知名投資機構。
此外,創新藥公司普米斯生物、芯片及電能解決方案提供商泰芯半導體、醫療器械公司艾康特、SoC芯片公司昇生微電子、數字化升級服務商WakeData惟客數據、DPU初創公司星云智聯、相控陣雷達公司納睿雷達……這一批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公司,都選擇在珠海作為創業起點。
截至2021年1月,珠海市獨角獸入庫企業共107家,高新區有48家,占全市45%,現有獨角獸企業2家,獨角獸潛力企業8家,獨角獸種子企業38家。
這幾年,VC/PE組團去珠海
這背后,是珠海正成為中國創投崛起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短短數年,國內一批批創投機構組團考察珠海,還積極牽橋搭線把所投企業引入珠海,蔚為壯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珠海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計564家,私募基金共計1585只,管理基金規模4475.09億元;其中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人為351家,在全國排名第八。
為何珠海在創投圈火起來了?“我走在珠海情侶路時有深刻的體會,感覺特別像灣區,特別有硅谷的感覺。珠海離核心城市大概1個多小時的車程,這里有非常安靜、非常純粹的創業環境。”華發集團華實控股董事長、華金資本董事長、珠海基金董事長郭瑾曾在公開演講中分享過。
一位清華背景的創業者曾總結:“考察一圈后,我發現珠海不僅自然環境好,還有不少扶持政策。最重要的是,這里的人才政策好,吸引了很多海內外人才過來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珠海橫琴,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緊鄰澳門,和澳門一衣帶水、陸橋相連,是唯一一個和香港、澳門互聯互通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這里高度重視資本和市場的力量,從傳統的“土地招商”“政策招商”轉型升級到“資本招商”,至今建立了包括產業直投基金、母基金、天使基金、國企資本在內的投資基金體系,總規模超過100億。
“隨著橫琴的崛起,珠海非常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深圳。”一位來自上海的老牌PE直言,珠海整體營商環境開放、包容,當地創投市場活躍,以當地華發集團為首能夠市場化經營,營造了珠海良好的創投環境。再加上,政府對于科技類企業大力支持,同時配套引導基金助力創新性企業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對珠海的經濟發展和科創企業發展有一定政策影響,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創投機構。
回首幾十年前,董明珠、求伯君、雷軍、史玉柱……一批叱咤中國商界的風云人物,都以珠海為起點,開始自己的商業故事。四十年過后,另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創始人,從珠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征途。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