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顯微故事,作者?| 天臺烏藥,編輯 | 常新
爆紅來得意外,甚至川哥自己也不理解為什么每日的平淡記錄會引來這么多人關注。
爆紅也來得五味陳雜,流量狂歡背后,也有不少質疑川哥作秀的聲音,引得川哥的兒子每天還要在網上解釋“為什么吃飯手會這么干凈”這類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川哥不過是億萬農民工的其中一員。
2020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86億人。農民工與網絡博主乍一看似乎是兩個不相干職業,然而川哥卻將這二者融合起來,將工地上的生活制作成短視頻,帶給觀眾無數新鮮感。
正如故事里提到的那樣,我們關注川哥,可能是因為他屬于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看著他吃飯、干活,每天平淡地笑,仿佛給灰暗生活照亮了一道持續而樂觀的陽光。”
熱愛生活的人,永遠值得被看到。
以下是關于他的真實故事:
?
“大家中午好,吃飯沒有?我今天又開始吃飯了,一輩子沒吃過自熱米飯,今天來吃一下這個。”
2020年11月15日這樣一條視頻,在視頻網站被推上熱門,出現在所有用戶的首頁。
而這其中,并沒有自媒體公司的幫助也沒有與平臺的合作,僅僅依靠的用戶們大量自發的討論、點贊與轉發。
從此農民工川哥真正意義上的被“曝光”了。
圖 | 正在吃飯的川哥
1970年出生的農民工川哥本名叫何川,家住四川省達州市。
作為中國的一個五線城市,達州素有“巴人故里、中國氣都”之稱,1900多年的歷史,讓這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人口大城市。
達州地處川渝鄂陜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然而地形復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導致達州無法集中發展,大量的人力資源無處可用,使得這座城市為21是世紀初的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民工浪潮輸送了大量的資源,川哥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1歲的何川,從事泥瓦匠工作已經30多年了,他18歲便開始就學泥瓦匠手藝。
最開始他在縣城工地找活做,2003年開始到福建打工,在異地他鄉一干就是十多年,最近兩年由于家里老母親生病缺人手,所以又從福建回到老家打工。
圖 | 正在做泥瓦工的川哥
工人們喜歡將找事做稱為“找活路”,找一條活下去的道路。
最初在福建那十幾年,由于經濟建設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同時沿海地區項目多,活路多,收入也相對可觀。到了后期,川哥與妻子兩個人一個月穩定收入加起來能有12000-15000元之間。
然而,兩年前川哥回到老家縣城后,發現自己認識的工地老板少,縣城發展也明顯比不上沿海大城市、需要泥瓦匠的工地少、包括工價也比不上大城市…等等一系列問題,都使得現在縣城的建筑工人們并不好找活路。
所幸當年在福建略有積蓄,川哥的大兒子也有自己的收入,小兒子雖還在讀書,但生活也不算太過于清貧。
川哥這樣一個人物,你在全中國可以找出無數個和他有相同經歷的人來,然而就是這樣一名樸實無華的建筑工人,卻通過拍攝短視頻記錄工地生活的方式成為了坐擁幾十萬粉絲的UP主。
當說到是什么原因讓川哥開始有了將工地生活通過拍視頻的方式展現給觀眾的想法時,川哥首先感謝地便是他的大兒子。
川哥的大兒子,當時也是做自媒體的。川哥也是通過他了解到這方面。
在偶然與家人談論到工地趣事的時候,善于捕捉信息的大兒子告知父親,覺得可以把工地上的事情拍下來,發在網上給不了解建筑工人這一行人看看。
再加上,川哥自己平時也喜歡拍照拍視頻發朋友圈,兩相合計,于是川哥便開始了自己的UP主之路。
圖 | 川哥與川嫂正在拍攝
川哥與川嫂在老家一邊工作一邊拍攝視頻,偶爾兒子回去了也幫忙拍,再由兒子幫助他們對視頻進行剪輯、上傳、發布。因為之前做過自媒體,川哥的大兒子對這類技術操作也是熟練于心。
然而,所有事情都不是想象的那般簡單。
最初的川哥沒有專業設備,一開始是使用手機進行拍攝素材,“手機拍視頻不會拍,剛開始很抖,角度那些也找不好,說話也很怕,最開始眼神還一直躲鏡頭。而且年齡與學歷等原因,對于很多東西理解力跟不上,所以最開始拍的時候很吃力。”
只有開始拍攝視頻之后,川哥才發覺這和小打小鬧的朋友圈分享不一樣。在他上傳的第一個視頻里,他甚至連鏡頭都不敢看。
也虧得沒有放棄,堅持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川哥面對鏡頭才顯得不那么緊張,這也才開始穩定拍攝。
2020年11月15日,川哥發布了一條和平時一樣記錄工地午間吃自熱米飯的視頻,沒有提前準備的視頻文案,也沒有特別設定的臺詞,甚至拍攝的工具也只是一部依靠一年多拍攝視頻賺取的3000多元的普通相機。
然而,正是這樣一條和平時并無差別的內容,卻突然在網絡上爆了。
粉絲網友們激情轉發點贊投幣,彈幕中充斥著各種“打工人辛苦了”這樣的句子,吃了一份18塊錢的自熱米飯,便引得各大互聯網媒體爭相轉載,農民工川哥的形象不經意之間走紅網絡。
或許是天意讓他紅起來,也或許是本就該如此。
在如今這個網絡信息對人們狂轟亂炸的時代,在大量媒體販賣焦慮,大量視頻博主為博得流量而不惜一切手段的扭曲社會。
這樣的樸實無華恰好猶如一記重錘,敲開了封閉已久的窗戶,為所有被關在這個昏黑世界的人帶來了一絲光明,然后告訴他們,我們生活的本來面目。
在此之前川哥的視頻一直拍得并不好,查看他在各視頻網站以往發布的視頻,數據也比較一般,多的點擊量有幾萬,少的只有幾千,就這還是他堅持一年多幾乎不斷更的成果。
川哥坦言,在自熱米飯那一期視頻之前,“對于自己突然火了,沒想過那么多”,那條視頻截止到今年10月份已經有四百多萬的播放量。
因為川哥他們做建筑工地的包工比較多,從早上7點開始,晚上8點多才能結束,一天十多個小時全耗在工地上。
況且,包工都是自己想做多少就可以做多少,按工程進度算錢,能多掙點錢誰又會不樂意呢?
這也就導致了川哥每天的休息時間也只有中午吃飯的時候,所以在平臺上能看到的就是川哥各種的吃飯視頻。
人是鐵飯是鋼,看人吃飯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一些老粉絲慢慢的也開始喜歡看川哥吃飯,川哥就這么一直堅持拍下來了。
圖 | 吃飯中的川哥川嫂
然而,突然爆紅所帶來的除了大量的流量和粉絲,還有夾雜在其中的質疑與謾罵。
隨著視頻被更多人所看到,“擺拍”“裝的”“哪有農民工收拾得這么干凈”這一類的評論彈幕更是數不勝數。川哥以及家人那段時間就仿佛做了壞事的人被審視著、討論著。
一些自稱“正義者”的網友們總是會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格外寬容,對比自己差一些的人格外嚴苛。
在互聯網的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眼中,川哥的身份是個泥瓦匠,是一個社會底層的農民工。而這一天,本該在底層的農民工突然紅了,顛覆了他們原本混亂的價值觀,他們便會絞盡腦汁想出一些理由來說服自己本應該比川哥優秀。
后來川哥的兒子不得不為此出來替父親澄清,一一回復網友們的質疑。
最可笑的是川哥的大兒子甚至還要回答“為什么吃飯手這么干凈”這種問題。或許在有一些無法看到世間美好的人眼中,農民工都不配做洗手吃飯,講衛生這種事。
圖 | 坦然的川哥
反倒是川哥本人,或許是天性使然,讓他對這類惡評看得很開。“兒子也跟我做思想工作,但我也覺得沒啥子,自己都是記錄真實的生活。”
他也堅信互聯網中那些不好的聲音,可能是大家對他不夠了解,時間會讓他們慢慢認可的。
做視頻博主這么久了,川哥似乎一直沒變過,永遠如同鏡頭里那般樂觀,充滿正能量。或許,與當初最不同的就是,川哥會看鏡頭了。
隨著川哥的火,粉絲朋友們也逐漸發現了川哥在每天中午吃得越來越好了,從最初的的一鍋白菜燜飯到后來偶爾一次的豬肉燜飯,甚至川哥還嘗試了很多沒吃過的食物。
粉絲們在評論區推薦的食物,川哥也會偶爾翻牌去試一試。一年前,那個寫著第一次吃自熱米飯的人,也擁有了更多的第一次。
圖 | 川哥和川嫂在嘗試新美食
川哥的成功并不適合每個人,是偶然也是必然卻不是全然的。
視頻中的川哥不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肉眼可見的比最初好了許多。但是這也導致了很多人都會誤解建筑工人這一行業。
在川哥眼中,他并非什么網紅,就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
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庭而勞苦一生,出賣體力賺取血汗錢的人。除了努力在工地掙錢,僅有小學文憑的川哥找不到更輕松的事情來養活一大家子。
“有輕松的活誰不想干,但我們沒文化沒頭腦,只有靠這個掙錢。”
許多年輕人看過川哥的視頻會在彈幕評論區說自己也想去做泥瓦匠了,為此川哥專門錄制了視頻來教育這些思想不成熟的年輕人。
“其實工地上雖然工資高,但活真的很辛苦。希望大家還是努力學習,努力多學技能,爭取以后做更好的工作。”
對于吃了沒文化的虧,川哥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及喜愛自己的粉絲們好好學習,而不是和他一樣找活路。
圖 | 正在做工的川哥
如果拍視頻沒有帶來任何的金錢收益,只能說明這幾年是失敗的。隨著農民工川哥活躍在觀眾面前,相應的視頻收益也還可觀。利用這部分錢,川哥幫助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條件。
勞苦工作三十多年,三年前川哥在老家縣城終于買上了新房,而廣大粉絲為了慶賀川哥的喬遷之喜,還為他“送上了”禮物。
今年7月12日,川哥發布了一條標題為“14000元給新房裝了空調,29.9萬粉絲給我帶來改變”的視頻。
圖 | 川哥和他的新空調
“能買空調,大家都有責任,”這是視頻中川哥感謝粉絲所說的話,而關心他支持他的粉絲們紛紛在彈幕里回應他,讓他加油,改善生活就好。
70年代出生的川哥,已是知命之年。對于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拍攝視頻的打算,川哥坦言暫時沒有想過,喜歡拍就會一直堅持拍下去。
一開始川哥的視頻中幾乎只有自己和妻子,后來逐漸解鎖了很多新人物,身邊的朋友對他拍攝視頻這一做法都是比較支持的,更多的或者是好奇。
川哥也在后來視頻中不再局限于工地吃飯,開始漸漸出現了做菜教程、生活趣事這類題材。
在接受《四川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川哥還告訴記者,接下來,他也會考慮拍一些介紹推介四川特產和家鄉達州的內容。
他是從社會上獲得幫助鼓勵的人,便也總會想著再為社會做一些貢獻。
而對于自己的家人,川哥也依舊懷有感恩之心。
川嫂湯文淑,一個從1993年開始就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打工三十多年,川嫂一直幫助川哥做小工,跟著川哥一起闖福建又跟著他回到老家,為他生育了兩個孩子。
“她很辛苦,愿意陪我吃苦走這么多年不容易。現在拍視頻她也很鼓勵我,感謝她的支持,老婆辛苦了!”這是川哥最想對川嫂說的話。
圖 | 川哥和川嫂的結婚證
對于在拍攝視頻的兩三年里,收獲的很多粉絲,唯有一句真誠的謝謝粉絲的一路相伴。
川哥是中國上億農民工的縮影,不怕吃苦是他們的特性,積極樂觀是他們的本性。
他的身上映照著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社會縮影,勞苦過,拼搏過,幸福著。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