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新掌門葉軍在10月13日的「2021未來組織大會」上
“教你開會”,居然成了2021年協同辦公的主戰場。?
釘釘在10月13日召開了「2021未來組織大會」,發布釘釘6.3版本,并正式推出了協作新品“釘閃會”。釘閃會是一款會議協作型的生產力工具,參會者可以一邊開會,一邊用文檔實現在線協作。該產品早在一個多月前已在阿里巴巴內部進行灰度測試,成為讓眾多“挑剔的阿里員工”自發點贊的新功能。
釘閃會的正式發布,意味著釘釘補上了“協作”一課,也可以解讀為云釘一體化后,協作業務的全面升級。?
釘釘新任協同產品負責人傅徐軍(花名:徐渭)也在發布會上首次亮相,并宣稱,整個時代已經到了知識經濟的時代,但現有的一些工具離我們理想的狀態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釘釘在知識管理、知識生產方向會戰略性的投入。
有意思的是,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騰訊也宣布,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在一起了”,兩者相互打通,再加上字節跳動旗下飛書首創的“飛閱會”,一時間火藥味十足。
三家大廠為何齊齊瞄準了開會這件小事?
因為對任何企業而言,開會并非小事。開會,不僅構成職場生活的鐵打不動的一部分,更是中國商業公司崛起時代的縮影。中國企業競爭力的緯度,早已不再僅僅是規模和業務,而越來越聚焦在“組織能力”和“公司治理”上,足以抗衡產業的快速轉型和白熱化競爭。
現實中,大廠是如何開會的?一個廣為流傳的公式是:
會議成本=每小時平均工資的3倍?×?2倍?×?開會人數?×?會議時間(小時)
TED有一場經典演講《讓“偷走”你時間的人滾蛋》,演講人David?Grady曾發布過一項來自美國的統計,每年有超過30億次會議被舉行,高管們40%-50%的工作時間都花在會議上,近34%的會議最終都是浪費時間。如果換算成美元,“每年因會議浪費時間造成的損失近370億美元”。
職場人的經歷中,不論是職場“老油條”還是“萌新”,對待開會這件事吐槽不要太多;又有多少寶貴的時間——包括非工作時間——被開會“偷走”了?
一則創意TVC《開會禮儀歌》(視頻號鏈接)更是歷數了開會的槽點:霸占時間、低效、重復勞動,等等。“說幾句話就結束”的潛臺詞,其實是“我不說完這個會不能散”;搞新項目分工,被員工說成“分鍋”;開會刷來的“存在感”放到實際工作中卻“毫無價值”......
截圖自“釘釘”視頻號的創意短片《開會禮儀歌》
這倒逼著管理層們不停的思考:怎么能夠減少開會?又怎么能開好一場有成果的會?開會的痛點,能否也能通過技術工具來解決??
鈦媒體App了解到,一年多前,阿里巴巴多個高增長業務的技術團隊,為提高效率,嘗試每周安排一個“無會議日”。這一舉措在阿里內部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沒有會議,信息和決策如何準確傳遞到位?
一位參與釘閃會套件共創的項目經理說,“簡單粗暴地減少會議,帶來的效率提升其實有限,破題的關鍵在于會議質量如何提高。”
很多創新企業家,都慣于向那些全球市值排行榜上前幾位的公司取經,“如何開會”,亞馬遜就是公認的“會開會”的偉大企業。其創始人貝索斯開創的“4條開會法則”廣為流傳:在會議室多放一把椅子;不允許用PPT;會議資料,1頁或6頁;一言不發的前15分鐘。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是痛恨開會的代表人物。他曾表示,“過度開會是大企業的災難,開會時間愈久效率愈糟,除非確定這場會議正在為全體參加者提供價值,否則請盡量減少所有大型會議,即使要開會也盡量愈短愈好。”
當疫情突如其來,遠程辦公的普及讓開會門檻大大降低,但是會議效率卻沒有因此而提高,開會最多的大廠人,開始用工具去定義開會。
曾經風行于硅谷職場的谷歌套件?Google?Suite(Docs,Sheets,Slides),能提供文檔共享、在線編輯等功能,曾經代表了美國商業文明的一部分。如今,中國的商業生態開始全面追求組織能力,企業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多,帶來了本土協同辦公理念的崛起。
如釘釘一樣的企業協同工具們挖掘了開會痛點,集體給出了出路。近距離觀測釘釘、飛書和騰訊會議/文檔的變化,大家并不止于做一個純工具型應用,解決開會的效率問題,而是試圖讓企業更深層次地數字化,填補全局數字化的留白,從而打造出新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基于云的在線協同辦公時代,呼喚更好的“開會”與“協作”平臺。
一個高效的會議應該貫徹會前、會中和會后,會前做好準備,會中聚焦主題,會后及時落實。傅徐軍在接受鈦媒體App采訪中表示,“每家公司都知道應該怎么開會,但難點就是缺乏一個工具,去讓開會變得更加簡單、便捷和高效。由此阿里內部催生了很多的建議,釘閃會就誕生在這個大背景下”。
盡管在兩年前就曾推出文檔功能,但文檔協同一度是釘釘的短板。橫向比較,有人會說釘閃會“來遲了”,與釘釘一直以來靠超前戰略預判取得先發優勢的風格不同,比飛書的文檔協作產品晚了一步。
從時間線來看,在飛書推出文檔產品的時間點,到當下釘釘的釘閃會推出,期間主要有內外兩件大事。
其一,于外部視角,疫情帶來的協同辦公需求量難以快速消化,釘釘又承擔了最大的流量,在疫情階段,釘釘更多的精力用在教育、抗疫等方面,彼時的優先級是先讓更多企業用上釘釘,之后才是用得更好的問題。
其二,于內部視角,釘釘自身完成了一次變革,換帥的同時,阿里宣布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云全面融合,?“云釘一體”?戰略成為主線,受此影響,釘釘也需要重新梳理資源與能力。
傅徐軍向鈦媒體App直言,“信息的強觸達,以及考勤打卡的OA辦公產品,這是過去外界對釘釘的兩大印象,很多人覺得釘釘可能還是為管理者服務的工具。今年6月份接手團隊之后,我就內部整合與釘釘一號位葉軍有多次的交流和溝通,正好借助組織架構調整的時機,把釘釘協同辦公理念和設計思路做統一”。
釘閃會的升級,與過往釘釘的產品邏輯有些不同。
2021年初,整合Teambition、阿里郵箱多款協作類產品后,釘釘提出“以事為中心”的協同理念。但彼時,“以事為中心”處于理念階段,只是代表釘釘整合了10多款協作產品后,想明白了怎么做協同這件事,實際成果并不明顯。
釘閃會,可以算作對這套產品邏輯的第一張答卷。圍繞“開會”這件事,釘閃會以文檔為中心,串聯音視頻、項目協助、待辦、日程、郵箱、云盤等類型在線協作產品,在“事”的每一個環節提供新生產力工具,讓用戶“開會”的前、中、后更簡單、敏捷。
據悉,現在釘閃會、文檔、項目等產品還在快速迭代,重投入人力和資源,在補短板的基礎上做創新,解決從有到好的問題。釘釘既要服務于互聯網團隊,提供先進的工作方式,也要為中小企業、傳統企業等管理水平稍微落后的企業,提供低門檻獲取各行業先進工作方式的路徑。
如何在如此之大體量的基礎上,滿足新老用戶的協同需求,同時依舊保持不臃腫,釘釘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釘釘新掌門葉軍(不窮)對釘釘的戰略新定位是“釘釘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的新生產力工具”。葉軍也曾對媒體表示,當云釘一體出現后,釘釘自身的一體化屬性也愈發齊備,以釘釘為平臺做開放,符合當下數字化企業的新需求,有望打造出一種大而全的新生產力工具平臺,這種天然橫縱貫通的模式更加高效便捷。
以協同辦公為例,協同辦公相對于企業數字化只是一個小切口,但是協同辦公串聯了諸多能力,讓企業不必再用分散的流程實現一個業務場景,協同的價值最終還是體現在業務上,即業務數字化。
對于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葉軍是這樣闡釋的:
組織數字化,關注的是員工的數字化能力,“讓每一個員工擁有一套稱手的新生產力工具”。包括釘閃會,釘釘文檔,釘釘項目,釘工牌,釘釘小程序和“看看”等在內的一系列新產品,就是組織數字化的產品依托。
業務數字化,即數字技術需要深入到產供銷研,生產制造等業務流程當中,讓業務數據流動并全面連接,既沒有誤差、也沒有時差,最終為企業的規劃發展提供精準分析決策能力,實現敏捷決策。
葉軍、傅徐軍等人的業務表述里,頻頻提及過去軟件廠商慣用的詞匯,ERP、MES,定制、集成,人財物事產供銷存。被軟件行業吐槽“互聯網ToB不懂行業”、“只能做淺層通用產品”的問題,在7歲的釘釘這里似乎解決了。在發布會中,柳鋼、義務晶澳這些客戶的釘釘用法,早已從組織架構、即時通訊轉向了生產制造、供應鏈等等方向。
現在的釘釘,已經走進工廠車間、建筑工地、電力能源、醫院、鄉村,為它的客戶建設數字生產力平臺,這可能也允許釘釘回頭補齊協同短板的信心依托。
“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是企業數字基因的雙螺旋,業務數字化是對生產力的釋放,釘釘作為新生產力工具已經開始深入到企業的業務場景中,會反過來影響組織數字化,影響生產關系。” 葉軍說。
由組織數字化到業務數字化,是由淺入深的過程。擁有5億用戶的釘釘,先擁有了海量客戶的企業級入口,再回過頭重新審視數字化服務,這也造就了釘釘不同的路徑。
在云釘一體戰略之后,釘釘與阿里云共同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統一拼圖,釘釘在前,阿里云在后,前后呼應互相滲透。
一個數據尤為值得關注:釘釘面向開發者開放的接口總數量由年初的1300多個擴大到了2000多個。今年內開放的接口數量,比過去兩年的總和還多。
對于企業而言,倘若在釘釘能運行各種各樣的行業應用,那么釘釘不僅僅是一個趁手的生產力工具,更是平臺上長出的新生態。正如wintel聯盟、x86架構在各自領域的地位,并非因為性能好而勝出,而是因為友好度更高的生態。釘釘向云集成的態度本質上也正在走向類似的“一體化生態”。
在企業管理者全面追求未來型組織的商業時代,釘釘這樣的新生產力工具們,正在為追求先進的企業們插上翅膀。(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帥,編輯/蔥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