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時代下,供應鏈金融這個在國內發展超過 20 年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老樹開新花」的變革。
10 月 14 日,為了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螞蟻集團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正式對外發布基于數字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方案——“大雁系統”,海爾、華為、蒙牛、旺旺等超過 500 家品牌成為首批接入的品牌。
據了解,大雁系統是網商銀行基于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關系,開發的一套數字化產品矩陣,以解決小微企業在供貨回款、采購訂貨、鋪貨收款、加盟、發薪等生產經營全鏈路的信貸需求及綜合資金管理需求。
“2020 年,網商銀行曾立下 5 年目標,計劃通過數字供應鏈金融方式服務 1000 萬小微企業,今年發布的大雁系統將成為實現該目標的關鍵。” 網商銀行行長馮亮表示。
蒙牛在全國的經銷商近 2 萬家,零售門店超過 130 萬家;旺旺在全國有 8000 家經銷商,零售門店超過 100 萬家……品牌的發展離不開供應鏈上的小微企業,離不開一張發達的分銷網絡,供應鏈強則銷量強,這幾乎是一條鐵律。
但對于許多品牌來說,供應鏈卻長期貸款難,供血不足。而 “大雁系統” 要做的就是改變頭部效應,讓毛細血管也能得到金融供血。
馮亮表示,根據統計,與網商銀行合作的品牌中,下游經銷商及終端門店的經營性貸款可得率平均達到 80%。以天能電池為例,用上數字供應鏈金融后,現在 10 個天能電池經銷商中,有 9 個都有貸款額度,貸款可得率超過 90%,經銷商的資金實力明顯增強。
經銷商的資金實力,直接反映在進貨能力和銷量上,據蒙牛供應鏈融資平臺數據顯示,未使用過融資的經銷商,銷售額同比增長 10%,使用網商銀行貸款服務的經銷商,銷售額的增長則達到了 22%。
江蘇省如皋市的李網一直代理蒙牛的產品,“為了進貨,我常常需要貸款,以前每年我都要千里迢迢,坐飛機跑到內蒙古總部簽署合同,一個來回就得五六千費用。要不就是在縣里的銀行抵押房產,但縣城的房子不值錢,也抵押不出多少錢。”
對于經銷商來說,數字金融帶來的變化是便利。“李網們” 不再用 “打飛的” 去貸款,也不用辦理房產抵押,手機點一點,足不出戶就可以拿到資金。
品牌商同樣感覺到便利,使用大雁系統的數字化信貸,品牌商不需要為經銷商擔保,避免了風險; 使用數字化結算后,1 個財務人員能同時管理的門店可能從 10 家到 1000 家,效率有效提升。
無論是可得率提升,還是便捷度提升,背后都是源于理念和科技能力的升級。
20 年前,業界提出 “1+N” 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依托核心企業這個 “1”,服務圍繞核心企業上下游的 “N” 個小微企業;而數字供應鏈金融希望更普惠,把每個 N 也當作一個中心,一個新的 “1”,去探尋和服務他們背后更多的 N,服務 N2量級的用戶。
1+N 模式下,風控邏輯并不太看重小微企業的主體信用,而是看重它和核心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債項信用,因而需要核心企業為小微企業做擔保。1+N2模式下,風控模式對小微企業的主體信用更為看重,不僅僅關注它進了多少貨,有多少應收應付款,也綜合判斷其歷史交易記錄、履約記錄、生意淡旺季、企業主個人信用習慣等,預測未來其可能要進 100 萬的貨,甚至旺季要進 200 萬的貨,預測其還款能力和意愿,給予他相應的貸款額度。
“數字時代,海量信息可以多維度交叉驗證,可以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之下被識別和分析,主體信用與債項信用的再平衡,使行業擺脫了 ‘錢變貨、貨變錢’ 的窠臼,讓核心企業得以告別擔保與否的糾結,讓金融服務因為相知,所以信任,因為信任,所以簡單。” 網商銀行董事長金曉龍解釋說。
今年,為全力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和服務工作,全國工商聯會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和網商銀行聯合發起助微計劃。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發展處處長陸軍表示,“數字供應鏈金融助微行動” 是助微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有更多金融機構和品牌企業參與到助微計劃中。
因為對服務小微具備重要作用,今年,“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 還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網商銀行表示,今年,接入 “大雁系統” 的超 500 家品牌都將一起開展助微行動,同時,網商銀行還將通過減免息費等方式,為 200 家綠色認證核心企業和 100 家農業龍頭企業供應鏈上的小微經營者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助力小微企業。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