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首席商業評論
2020年初,江蘇省的第四座GDP萬億城市誕生,它就是江蘇省長江以北最發達的地級市南通。建國以來,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工業傳統,二十年來南通在經濟發達的江蘇一直穩居老四的位置,幾乎沒有動搖。2020年南通實際經濟增長4.7%,位列江蘇省第一名,總量上和第三名的無錫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要問南通經濟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靠近上海、對接上海。2020年南通時政府工作報告曾公開表態:南通的經濟就是要“對標蘇南,借力上海”。南通的經濟實力到底如何?為什么南通這幾年總要蹭上海的熱度,除了對接上海之外南通自己的經濟又有什么特點和結構性缺陷呢?
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工業經濟發展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民族資本家張謇創辦南通第一家近代工廠——大生紗廠可視為南通工業發展的先驅。時至今日,以聯發股份、羅萊生活為代表的南通企業生產的家用紡織品包攬了全國40%以上的市場份額。改革開放初期,南通成為江蘇最典型的輕工業經濟主導發展的城市,傳統的紡織、服裝及食品加工業在工業經濟總量中占比達49.8%。
而經濟結構的轉型出現在了2004年,這一年南通的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重化工業迅速崛起。隨之而起的五金和建筑行業成為了南通經濟發展的柱石。當然其中最為所熟知的就是南通的建筑制造業。
據南通市統計局數據,2019年南通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061.3億元。這個數字幾乎已經和南通全市的GDP相當。在2018年中國建筑百強的企業里,南通的中南控股、南通二建、南通三建企業更是直接包攬企業的前三。整理一下這些南通建筑企業的名字還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南通一建、二建、三建、四建、五建、六建、七建、八建、九建、十建……這些企業名字看上去都像國企或集體企業,實際上都在2000年以后改制成了民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共同構成了南通建筑業的主體。
南通的建筑行業不僅有量,而且有質。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的《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入選名單》,南通市建筑企業總承包工程再獲2個魯班獎,其實
南通過去三十年里已累計斬獲115個魯班獎,在全國地級市中遙遙領先。從歷史上縱向來看,從民國的中山陵到上海浦東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甚至于迪拜的雙子塔都可以見到南通建筑企業的身影。說是南通是中國建筑的鐵軍毫不為過。
上海和南通的連接最早也源于建筑業,據說上海有10%的高樓大廈由南通的建筑企業負責建造。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看上去和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下屬啟東的啟隆鎮和海門的海永鎮依靠逐漸露出長江的土地已經實際和上海的崇明島連在了一起。
崇啟大橋
上海和南通真正的連接可能是2008年崇啟大橋的通車,接著同一年修通的上海長江隧道,更是直接跨越長江把北上海和南通納入了2小時生活圈。鐵路方面,2020年7月,滬蘇通鐵路一期開通,打通了南通到上海的鐵路通道,南通到上海的高鐵行駛時間已經縮短到一個小時左右。
此外,就是去年落地南通上海備用機場項目,據《江蘇省“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南通新機場一期將于2023年開建,預計2026-2027年正式完工。這座新機場不僅將建設一系列配套的高速、軌交系統,還將將通過滬蘇通鐵路與上海浦東、上海虹橋兩大機場相連通,形成長三角機場內環線。
交通全面對接上海,經濟上自然也不會落后。
建設成為上海的“北大門”,已經是南通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喊出的口號。從2017年起,南通市委、市政府每年在上海舉辦一次對接服務上海大會。根據媒體統計,改革開放以來,目前的南通50%以上的企業與上海合作,60%的進出貨物通過上海口岸,截至2020年,南通本地新招引的產業項目60%來自上海。其中南通最靠近上海的啟東已經和上海外高橋共建了17個產業園區。
上海對南通的外溢效應還體現在了房地產上。如果打著海景房、號稱離開上海浦東只有50公里的恒大威尼斯水城已經是在收智商稅的話,那么依靠崇明島北側長江水道慢慢浮出水面幾十平方公里,和隨時要被劃入上海的謠言,硬生生建立起的啟東啟隆鎮的房地產則更是讓不少業內人士都“嘆為觀止”。由于和上海崇明島已經連為一體,這個戶籍人口僅有3000,主體還從事農業的小鎮,在一群開發商的涌入下,一度把房價炒到了一萬四,被不少房產自媒體評比為環滬房地產巨坑之一。而每逢國慶春節到長江隧道動則5個小時以上的紅色擁堵也展現了上海和南通之間的關聯。
曾經有南通的一位市領導這樣形容南通的經濟:“雖然南通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第四,但均量還沒有擺脫長期徘徊在全省平均、嚴重滯后于蘇南的狀況。”心里總想著上海,但南通省內最主要競爭對手,卻是長江對面的蘇州。可現實是即使已經是萬億城市南通的GDP總量敵不過蘇州的一半。
多年來發展起來的輕工業,以及龐大的建筑行業,確實讓南通的經濟在近十年成為了江蘇的黑馬。但繁榮的南通經濟之下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產業門類的“偏科”。根據南通統計局的公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南通的第二產業GDP占比高達47.49%。
這個數據雖然已經低于泉州、長沙、合肥等典型工業驅動型城市,但在江蘇省內仍居前列。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對比蘇州和無錫一年已經2.8%的第二產業產值降幅,南通的第二產業的降幅還在0.8%左右,服務業占比不高,經濟結構還屬于工業驅動,可見南通的產業轉型還屬于任重道遠。
另外,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南通經濟的封閉性和外貿外資的缺失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2020年,南通進出口總額為2627.1億,這個數字差不多是蘇州的十分之一。外商投資方面的數字更是和其他蘇南城市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再拿蘇州做比較,蘇州經濟的外貿依存度114.3%,而南通的數字僅為30%左右。這其中也許有一些地理環境的原因,南通雖然有天然的靠江靠海優勢,但南通港實際屬于內河港口,貨品還需要通過陸路轉運,導致了港口建設的局限性。此外,遠洋港口貿易南通在地理位置上又和上海、寧波、舟山等港口直線距離太近,遠洋貿易貨輪很少舍近求遠選擇南通。?
進入2021年,南通的建筑行業也遇到了系統性風險。據媒體報道,2021年9月14日,江蘇南通三建被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將其主體及債項評級由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維持負面。關于此次下調評級的原因,有南通三建內部人士向表示,南通三建受恒大集團影響大。截至2021年6月底,南通三建與恒大集團的在手合同額85.77億元,2020年底公司存貨中涉及恒大集團項目合計37.42億元。
無獨有偶,南通的最大上市公司中南建設也在這一輪地產調控中遭遇了信任危機。在去年業績良好,市盈率低的前提下遭遇連續下跌。今年7月開始,股價單日最大跌幅甚至達到7.68%,創下27個月以來的新低。證券分析人士指出,中南建設的下跌本質是資本市場對中南建設投資的三四線城市項目的擔憂。目前形勢下,很多地產項目滯銷,作為開發商又不能停止建設,資本對這些企業也就失去了信心。
面對這一波房地產調控,作為開發商的下游供應商南通建筑企業一般涉及的項目合同額規模大,受影響的資金面緊張,未來需要度過難關,不僅需要資金方面支持,更要期待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總體挑戰不小。
從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南通的GDP增速僅位列江蘇省第九位。顯見建筑行業發展疲軟對這座城市的影響。
南通濠河夜景
經濟黑馬、下一個浦東新區,網上關于南通要起飛的聲音已經不絕于耳。隨著南通新機場的帶動,南通常年因交通“不通”的尷尬已經大大緩解。但處于新舊產能轉換的關鍵期,南通的經濟還面臨許多挑戰。
近年來的南通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前身為南通鍛壓廠的上市公司紫天科技2020年收購Clockwork及旗下河馬游戲切入互聯網領域。算是南通企業轉型發展擁抱互聯網領域的一種有益嘗試。
南通的近代歷史誕生了諸多第一:中國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紡織學校等等。深厚的文化積淀,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萬億城市南通應該不用老蹭別的城市的熱度,完全有實力獨立走出去發展。
作為一座位于長江以北的城市,南通的定位應該很準確,在省內不是要超越無錫,不是要超越蘇州,更不要淪為上海的附庸,而是踏踏實實地跟隨國家規劃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做好自己長三角城市群北翼中心,城市整體發展上或許更應該多跨過長江和蘇南幾個小兄弟一起切磋經濟發展,互補短長。這或許才是今天的新科萬億城市應有的定位。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