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熔財經,作者 | 圖霖
自3、4、6月,新東方、猿輔導、精銳教育等十數家頭部教培機構相繼被頂格罰款以后,7月開始,更多針對整個教培行業的監管政策和措施開始下發和落實:
●7月,陜西省榆林市、興平市、漢中市南鄭區、涇陽縣、安徽省巢湖市、云南省富寧縣、昆明市晉寧區、廣州市越秀區、河南與山西等地教育部門均頒布了紅頭文件,要求全面關停暑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
●7月24日,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重拳整治校外培訓市場。
●7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后簡稱“通知”)?!锻ㄖ吩俅螐娬{,教育部對“組織開辦校外培訓班”等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并將加大對相關違規行為的執法處罰力度。
●7月29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根據國家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的規定,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
“雙減”政策的嚴格推進,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國家此前出臺的“鼓勵三胎”的政策?!肮膭钊ァ闭咧校苤匾囊粋€方向就是“教育減負”。此次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重拳出擊”,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在控制育兒成本,為三胎政策的落地鋪路。
總之,政策重壓之下,整個教培行業正在加速進入寒冬。與此同時,興趣班作為獨立于K12之外的培訓機構,似乎開始有了高于往年的招生熱度。
為求證這一變化,“熔財經”接近了校外輔導機構校長、興趣培訓機構老師以及給孩子報過興趣班的家長,以下是他們的口述。
“家長都不敢交錢,交了錢的也想退”
Linda:深圳 某上市教育機構分校區校長
最近一直在做保留(學生一期課程上完之后是否續課),感覺快失業了。
沒交錢的家長都不敢交錢,怕我們機構啥時候就倒了,交了錢的也想過來退了。聽那些家長們說,原本他們是補習班和興趣班都有報,如今這邊補習停掉了,孩子暑假估計就只能上上興趣班了。
我和留下來的那些老師,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留住那部分交了錢的學生,盡量讓他們別退錢,不然真的就要卷鋪蓋走人了。
對了,我們機構也被罰款了,罰了差不多250萬吧。
反正說不焦慮肯定是假的。
我們校區從五月份開始就人心惶惶,好幾個老師工資都沒結清就跑了。那天有個語文老師跟我說完離職,第二天就沒來了,也沒跟人事做交接,我還得臨時去找別的老師頂她的課,真心累。
我來這家機構,應該都第五年了,現在是我們校區的校長。才升上來沒多久呢,就趕上這次政策重壓了。
原本沒有這次事件影響的話,我是準備再待兩年就回老家的。雖然升了校長,工資漲了一些,但深圳的房子我是肯定買不起的。
19年公司上市之后,我在里面丟了點錢,去年都有十幾萬了,這下全虧沒了。我媽天天打電話催我買房,我也不敢跟她說實話,只能一拖再拖。
那天看到有同事在群里發了“掌門一對一”集體離職的消息,我知道我們大概也快了,目前不過就是在“硬撐”。
我們機構其實也開始裁員了,雖然我現在是校長,不會那么快被裁掉,但如果形勢一直不好,業績也上不去的話,保不準哪天也就被“勸退”了。
我那些早就離職的同行,大部分都選擇回老家考編制,再要么就是去私立學校了。我感覺我大概率跟他們的選擇差不多吧,當了這么多年老師了,總不能這會去轉行不?
坦白講,我對我的能力倒是不擔心,我的焦慮更多在年齡層面。我有偷偷看過老家一些公立學校的編制考試要求,好多都有年齡門檻,有的26歲,有的30歲。
我95年的,今年正好26歲。
阿芙:長沙 某連鎖作文培訓機構任課老師
政策收緊的事,好幾個月前就聽說了。
五月份的時候吧,看到好幾家頭部教培機構都被罰款了。我那會還在跟同事說,我們機構會不會也要罰款。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我們這都沒啥影響。
其實中間也有教育局的人過來我們機構視察,每次一來人,我們主管就會停下手上的事,跟教育局的人介紹我們的業務。具體怎么說的我不太清楚,反正每次解釋完,教育局那邊也沒說什么,待了一會就走了。
那個政策主要打擊的還是K12的培訓機構,我們機構就是教小朋友寫寫作文,而且上的都是類似思維開發類的課程,基本不會涉及學科內容。可能這也是教育局沒有為難我們的原因?
我能感受到家長們倒是挺不放心的。有一些家長會特意跑過來問,擔心我們這哪天也“關門”了,我們一般都會告訴他們“不會”,然后他們才會確定要續課。
反正,也不知道是不是政策影響,今年暑假我們這的純新生增量有差不多800個,比往年反倒更好了。
噢,除了政策影響,也可能和老師有關系,畢竟我們機構“挖”到了新東方來的老師。
大概早幾個月前吧,那會我們因為疫情要改成線上上課,但因為硬件設備數量跟不上,好些家長都要退錢來著。聽上面的人說每天都是十幾萬十幾萬的往外“流”,領導整天唉聲嘆氣的。
后來那個新東方的人來了之后,我們的續課率很快就上去了。具體做了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我猜可能是這些大機構出來的人,既有光環,又有經驗吧。
看新聞最近新東方不是要轉型嗎?要么做托管班要么改素質教育,總之日子不太好過吧。這么一想,我們機構這個被“挖”過來的人,應該很慶幸自己走得早吧。
張瑩:長沙 全職家庭主婦
我89年的,沒上班,一直在家里帶孩子,女兒馬上讀小學了。
我孩子還小,但也能感覺出來周圍一些家長很早就開始焦慮了,孩子讀的都是雙語幼兒園,有時候周末還上其他補習班。
我跟我老公倒是還好,對孩子的教育沒那么緊張。我老公自己開公司,生意做得還不錯,我女兒平時就是我在帶。我們都沒想著這么小就送她去補習什么的,感覺還是順其自然吧。
噢,興趣班倒是有報。她從小就喜歡跳舞,小女孩嘛。我看她自己是真的喜歡,就給她報了舞蹈班,一年學費也還好,一兩萬左右。
最近那個校外培訓的監管好像還鬧得挺大的吧,聽說學齡前的孩子也是不允許校外補課的。不過長沙應該沒有北上廣那么嚴重,我看周圍一些教育機構還是正常在開暑假班,可能監管落實還要一段時間吧。希望這個政策下來以后,能真的對促進教育公平起到一點作用。
我其實是不怎么支持校外培訓的。我覺得孩子在學校能學到應有的知識就夠了,我看那些“雞娃”的家長,不僅讓孩子補課還要“卷來卷去”,就還怪累的。
相比從小就讓孩子背上成績的KPI,我更希望她能健康快樂吧??赡芪腋依瞎紝儆谛谋容^大的,我們將來也不會要求女兒成績特別優異,她自己有在努力,學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我們肯定支持她。
老實講,也不是所有家長都那么容易焦慮的。我有個朋友也是89年的,跟我一樣大,還是政府單位的公務員,他們家孩子一年級了,也沒見她給孩子報過什么補習班,我看成績也還挺好的。
更何況,這次政策打擊這么嚴,以后校外培訓肯定就沒那么泛濫了。到時候大家都不允許補課,所有孩子都在一個起跑線上,感覺也就沒啥好焦慮的了吧。
教培行業在疫情期間燃起的火花,終究還是沒能逃脫“曇花一現”的命運。
資本的助推,一度讓教培機構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據QuestMobile報告,僅2020年6月,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三家花在線上投放廣告的錢,就有11.13個億。但在監管重壓之下,未來預計很難出現如此龐大的“燒錢”規模了。
對教培機構來說,“求變”刻不容緩。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轉型托管班、發力素質教育、成人教育,亦或是升級為智能硬件企業,都有可能。
實際上,盡管學科教育賽道的陰霾還未散盡,但素質教育賽道早已燃起了硝煙。
7月28日,“雙減”政策發布僅四天,猿輔導就宣布推出STEAM產品“南瓜科學”。這款由猿輔導、斑馬原研發團隊打造,并且已經試運行一年的產品,在這個時候推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猿輔導轉型素質教育的決心。
一周以后,也就是8月5日,網易有道也公布了自己的素質教育產品矩陣,涉及少兒編程、信息學培訓、少兒圍棋等多個類目。
當然,還有一些機構早就在為此做準備了。
譬如新東方和學而思,早在6、7月份,就開始在一些分校區的經營范圍中增加了語言、藝術、體育和科技等素質教育類的培訓。
可以預見的是,即便轉型到了素質教育賽道,上述頭部機構們依然會是“主要玩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學科類教培機構轉型素質教育,可能并非易事。
中國音樂學院上??技夀k市場總監陳志濤就表示,學科類的教培機構之所以能夠獲得資本青睞,并且在短短幾年間快速發展起來的原因,就在于其找到了標準化生產和快速擴張的模式。但是這套方法論,在素質教育的行業體系上很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但不論如何,這些頭部教培機構的動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個行業接下去的發展風向。對剩下尚處在觀望中的其他機構來說,轉型也需要盡早提上日程了。
長遠來看,“熔財經”認為,即便是素質教育類的培訓,培訓機構依然需要平衡好“教育”和“生意”之間的關系。
畢竟,如果只是讓校外培訓披上所謂興趣班的“外皮”,繼續制造教育焦慮,裹挾流量資本,那么教培行業可能依然逃不開監管部門的“重拳出擊”。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