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10月3日報道(文/尹子璇、王非)
吳京,已經提前鎖定了國慶檔冠軍。
今年的國慶檔其實算得上是競爭激烈。博納攜《長津湖》重磅入場、中影主控《我和我的父輩》、光線手握《十年一品溫如言》《五個撲水的少年》,萬達則與央視動漫合力推出《皮皮魯與魯西西》。但是隨著《長津湖》強勢領跑、《我和我的父輩》緊隨其后,今年的國慶檔冠軍已經成為這兩部影片的對壘。
綜合貓眼、燈塔、微信指數(shù)、百度指數(shù)、微博熱度以及抖音熱度等來看,8部影片中,《長津湖》和《父輩》兩部主旋律影片熱度最高,且影院排片率分別達到了50%和30%左右,處于國慶檔影片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
據(jù)貓眼專業(yè)版實時數(shù)據(jù),截至10月3日7時30分,《長津湖》上映三天總票房達12.73億,《我和我的父輩》累計票房達5.02億。而同時參演兩部電影的吳京目前演員總票房已經高達190.64億,距離第一名沈騰差距不過12億。
而因為吳京的同時加盟,兩部電影間平添了一場左右互搏的戲碼。而無論從演員層面還是資本層面來說,吳京都將成為最后贏家。
從演員到導演,吳京走了13年的時間,而從初次執(zhí)導再到如今的國名號召力極高的演員+導演雙重身份,吳京又用了同樣的13年。
1995年,吳京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從而以功夫小子的身份進入演藝圈。
但是對于他而言,作為演員的巔峰當屬《殺破狼》系列。吳京在《殺破狼1》中和甄子丹的激烈巷戰(zhàn)可以說是一段難以超越的經典,這段打戲也被美國警校當做教材。
《殺破狼2》的拍攝也可窺見其成功背后的付出:吳京曾在節(jié)目中自爆在《殺破狼2》拍攝期間差點死掉,他在拍攝時有一段從空中摔下來的片段,中間威亞斷了,而下面預備的墊子只有很薄,摔下來的一刻竟然還彈了起來,吳京也是在手術中兩個膝關節(jié)軟骨各被摘掉一半。
在這樣的敢拚敢打之下,讓吳京成為了國民心中的頭部打星。
直到2008年,吳京開始轉型擔任導演,并于同年執(zhí)導導演處女作《狼牙》,逐步蛻變成硬漢導演。
而讓吳京實現(xiàn)導演的完美蛻變的則非《戰(zhàn)狼》系列電影莫屬。
《戰(zhàn)狼1》上映后,收獲了5億多的票房,對比幾年前首次執(zhí)導《狼牙》的400多萬票房,進步不可謂不大。他也憑借《戰(zhàn)狼1》獲得了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提名,以及第20屆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獎 。
電影《戰(zhàn)狼1》的成功,讓吳京下定決心拍攝《戰(zhàn)狼2》。由于該片投資巨大,加上投資方很猶豫,不看好該電影。吳京只好把自己的積蓄8000萬投入其中,同時還抵押自己的房產籌錢。
結果,在2017年夏天,《戰(zhàn)狼2》爆火,最終票房突56.9億元 ,不僅打破中國內地市場票房紀錄、全球單一市場單片票房紀錄,還成為首部進入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的亞洲電影,而吳京也憑借該片獲得東京電影節(jié)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最佳導演等獎項。
時隔4年,《戰(zhàn)狼3》還在被催更,吳京再次拿起導筒則是為“國慶三部曲”收官之作——《我和我的父輩》執(zhí)導。
受《長津湖》檔期調整的影響,2021年國慶檔,演員身份的吳京狹路相逢“導演+演員”的吳京,“含京量”驚人。
兩部影片的對壘,也在吳京身上,變成了兩種身份的較量。
自《戰(zhàn)狼2》后,雖然四年沒當導演,但吳京連續(xù)參演了多部大導演的電影,《流浪地球》、《攀登者》、《金剛川》、《長津湖》。與郭帆、管虎、林超賢、陳凱歌、徐克這些大導的合作,想來也給了吳京偷師學藝的機會。
此次,吳京在《我和我的父輩》中執(zhí)導的單元戰(zhàn)爭短片《乘風》,以戰(zhàn)馬“乘風”架起父與子傳承英勇的橋梁。在抗日戰(zhàn)爭的宏大背景下,采用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中規(guī)中矩地完成了作為導演的任務。
在演員這一身份上,吳京飾演一名軍人兼父親,本身可供發(fā)揮的空間有限,卻也將慈愛、決絕、隱忍表演的躍然紙上。而在《長津湖》中,吳京專注以一名演員的身份,配合大導演的調教,得以最大限度地進行發(fā)揮。
根據(jù)映前媒體票房預測,《長津湖》為34.38-45億,《我和我的父輩》則為14.5-20億。以最低值計算,吳京個人累計票房將達221.77億元,超越沈騰,登頂演員票房排行榜。
而若以導演排序,吳京目前以62.42億的票房總成績排在第12名。算上《我和我的父輩》,則能進入十強。若想登頂,或許要寄希望于《戰(zhàn)狼3》了。
而對于吳京而言,此次國慶檔不僅將讓身為演員的他再上一層樓,還將讓身為出品方的他大賺一筆。
《長津湖》預算成本高達13億人民幣,已經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影片,已經遠超近年來好萊塢投資的戰(zhàn)爭大片。這部電影由博納影業(yè)、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領銜出品,背后的出品公司還包括華夏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集團、阿里巴巴及北京登峰國際文化。
《我和我的父輩》除了由中國電影、北京登峰文化、開心麻花等出品以外,在聯(lián)合出品方有多家眼熟的出品方,如英皇電影、新麗傳媒、萬達、華誼兄弟等。更值得關注的是,背后還有多家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影子,包括阿里巴巴、新浪、字節(jié)跳動、咪咕、中新網等。
值得關注的是,由吳京實控的北京登峰文化同時成為了兩部電影的出品方,這代表著吳京不僅參演、參導這個國慶檔,更是通過資本運作深深捆綁。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吳京100%控股凱燃(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該公司持有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90%股權。
復盤吳京的商業(yè)帝國,則發(fā)現(xiàn),其實際控股的北京登峰國際在少數(shù)出手的次數(shù)中壓中了多款爆款,其投資眼光值得肯定。
截至目前,貓眼專業(yè)版顯示,北京登峰國際共參與11部已上映的電影,過半均為高票房作品。除了《戰(zhàn)狼》、《戰(zhàn)狼2》以外、還包括票房高達46.86億的《流浪地球》、29.29億的《我和我的家鄉(xiāng)》、11.03億的《攀登者》、11.26億的《金剛川》等爆款作品。
而這幾款爆款作品中,不僅由北京登峰國際參與出品,更是均有吳京參演。參與11部電影,便收獲高達186億的票房,其中還包括正在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輩》和《長津湖》,如若根據(jù)映前媒體票房預測,這11部票房投資便會收獲超200億電影票房。
其實,從《戰(zhàn)狼2》開始,我們便可以發(fā)現(xiàn),吳京參演的電影均與北京登峰國際有所捆綁。
大約也是從此時開始,吳京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或導演,而是對電影從參演到投資全線參與,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本收益。
此次國慶檔兩部電影便是如此,在整個2021年,直到國慶,北京登峰國際方才出手,其主出品作品僅有兩部,便是匯集于國慶檔的《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而以目前的票房結果來看,北京登峰國際的克制與打法,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收益。
而在這個“含京量”巨大的國慶檔之后,吳京的票房號召力及資本運作能力,或也將更上一層樓。?
2022-04-08 獵云網發(fā)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fā)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fā)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fā)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
2021-12-27 獵云網發(fā)布了 《李彥宏: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2022年上半年發(fā)布,2023年量產交付》的文章
2021-12-27 獵云網發(fā)布了 《虎牙推出首個虛擬偶像IP“雙馬尾”,創(chuàng)新技術助力探索廠商聯(lián)動新路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