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營銷新引擎,作者|郭瑞靈
作為私域營銷的主要陣地,微信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地震”。
近日,微信iOS端上線8.0.14版本,“折疊群聊”功能引發了廣泛關注。簡單來說,該功能是指用戶可以在消息免打擾一欄中,選擇將群聊消息折疊起來。類似于將所關注公眾號折疊進“公眾號”這一個入口的設計,這些群聊會統一放入一個新的消息入口“折疊的群聊”,任何群聊消息無法置頂,哪怕發送新消息也不會上移,用戶也無法收到最新群通知。
對用戶來說,這一新功能完全是在優化使用體驗:可以把不會特別關注的群聊消息直接“疊起來”,凈化社交環境,避免大量無效消息的騷擾,高效篩選感興趣的信息。
C端順暢地將群折疊了起來,帶來的更大影響卻是發生在B端。對品牌方來說,微信本身就是大多品牌重點依賴的私域運營場,群組更是在微信運營三大業態之一,必不可少。
如今,觸達用戶的觸點可能會“被阻斷”,勢必會波及一部分品牌。面對這一變動,品牌應該如何應對?
利用微信社群做營銷不是新鮮事,這種組建幾個群就能免費多次觸達用戶的高性價比營銷玩法,一早就吸引了不少品牌的注意。只不過這種沒什么門檻的玩法讓粉絲群激增,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用戶的正常使用體驗,以至于2016年時,就已經有人在知乎提議微信推出群折疊的功能了。
而伴隨著流量紅利消退、存量競爭的大環境到來,社群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
社群始終是品牌主發力“私域”的重要載體。2019年以來,“私域營銷”取代“增長黑客”成為了電商、營銷、零售等行業里的大熱詞匯,緊接著一年后疫情的波及更是讓其晉升為商家把握增長機會的靈丹妙藥。艾瑞咨詢在其發布的《2021年中國私域流量營銷洞察研究報告》中就指出,2021年私域流量營銷從“試水”變為“必要選擇”。
概念高熱,眾品牌蜂擁而入,對于社群在認知與玩法上的不成熟其實也就暴露了出來。例如不少品牌將私域運營簡化為一個簡單的引流曝光過程,社群只作為私域中一個簡單的粉絲聚集工具,后續缺少有效的管理和運營。又或者是有運營社群的意識,但只是讓銷售或運營每天在群里千篇一律的輸出營銷文案、簡單丟下引導轉化的優惠券。
于是,習以為常的、簡單粗暴的社群運營在群聊折疊功能出現后,其問題便顯露無疑。
因為群聊折疊功能是給用戶賦權,與用戶互動頻次不充分、非必要的群,很有可能會被直接“打入冷宮”,導致社群打開率進一步降低。這會直接提高社群消息傳播的難度,最終導致轉化率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而企業辛苦積攢的用戶資產只能成為無效私域,同時企業還得承擔無效的運營成本。
盡管還有一種聲音說,群聊折疊對于社群運營的影響并不大,因為大部分的社群即使不被折疊,其轉化效果也很一般。但事實上除了強依賴社群做轉化的品牌,用戶下單本就是品牌多渠道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社群不光承擔促進轉化的作用,作為與用戶建立親密關系的觸點,它還起著潛移默化教育用戶的功能。而此時群聊折疊讓品牌觸達用戶更加困難,相當攔截了品牌與用戶的關鍵觸點,這就將導致品牌整體的用戶教育成本攀升。
當然運營服務做得好的品牌,其實并不會因此受到過多負面影響。相反也正是因為用戶所接受信息變得清整,被真正認可的社群反而會少了嘈雜信息的干擾,與用戶之間的連接更為簡單直接。
站在更宏觀層面來看,微信所推出的群折疊功能,其實可以稱得上是檢驗品牌社群營銷及私域運營水平的試金石。原本做的好的品牌不受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因此受益;原本就是無效甚至是拖累品牌形象的社群,其問題會被品牌看到和重視。
這其實也意味著一個簡單粗暴運營社群時代的終結,品牌已經到了必須要正視社群的本質、重塑社群運營的思維觀念的時候。而真正讓用戶在沉浸在有趣多元化的交互過程中,真正能夠因為社群而成為品牌的忠實客戶,這還需要品牌進一步提升運營能力。
既然簡單粗暴的玩法會失效,精細化的運營策略便成為解法之一。
品牌踐行的具體方式,一是可以選擇調整微信生態中的運營節奏,查漏補缺,應對變化;二則是可以聯動多個平臺,組成網狀的私域運營矩陣,發掘私域價值。
在微信生態內,品牌可以在調整一對多的社群運營策略外,關注一對一的好友運營。
比起相對粗放運營的社群,一對一的好友關系不光可以規避群聊折疊的影響,還能以個性化的運營,延長品牌與用戶的互動時長與親密度,有效提升用戶對品牌的粘性與好感度。例如目前很多醫美、美妝、食品乃至健身品牌都會安排運營人員以“私人管家”的身份添加用戶微信,為不同的用戶制作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以深度服務目標群體。
其次,品牌做私域目的就是調動用戶的關注度來推進轉化,因此相比長期不活躍的社群,短期內能夠高頻次互動的社群反而會更有實際價值。
品牌完全可以轉化思維,在特定的促銷節點或是設置品牌自己的“節日”期間結合社群做事件營銷。多組建短期群、活動群和快閃群,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大多流量,在用戶還有新鮮感的時候,推送信息,聚合關注度,直接促進轉化。這對品牌來說其實相當于一個減少無用功的過程,以規避被折疊后被忽視的風險。
與此同時,社群被用戶重視和關注的關鍵點還在于“有用性”。
比起一味地發布同質化促銷活動,品牌也可以發布更有信息量的干貨內容、更多元化的信息。同時,社群也像是一個實時交流的場域,運營人員或銷售可以隨時在其中答疑解惑。以有用性來“留住”用戶的注意力,逐步養成定時查看社群信息的習慣,并且還能夠激活用戶的分享熱情,帶來更多新增量。
各行業其實也都適用這一玩法,例如美妝品牌可以在社群中分享護膚心得,食品品牌可以分享飲食健康知識等等。為了規避運營人員簡單的復制粘貼信息、保證信息的有用性,品牌也可以在后端設置內容中臺做素材內容的集中管理,這樣在前端運營就能更高效、更輕量級地去執行。
此外,不應忽視的是微信生態內除了社群,還有小程序、公眾號可以彼此配合運用。即便是用戶選擇折疊降低干擾,品牌仍可以聯動公眾號與小程序,以差異化運營的方式觸達用戶,強化品牌營銷活動的層次感。
例如可以在小程序中增加更多激勵體系,強化用戶福利的價值感和規律性,以調動用戶活躍度。在公眾號內,可以輸出多元化、創意性、有價值的內容,這樣也能夠增強品牌與用戶的粘性。通過多個私域觸點差異化、協同化運營,品牌便能夠有效維持認知度和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
當然在微信之外,品牌營銷同樣“大有可為”。
雖然微信生態是重要的私域運營陣地,在媒介信息粉塵化的今天,品牌入駐多個平臺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品牌可以將目光放得長遠,采用多個社群工具并行的方式以釋放私域價值。特別是互聯網平臺互通互聯、外鏈屏蔽開始被禁止的當下,品牌還可以并行運營多個渠道,為微信社群引流;同時也能將微信生態的活動信息發布在多個平臺,為微信生態的私域陣地沉淀用戶資產。
并且入駐多個平臺、相互引流借勢其實還只是品牌私域運營的第一步。在此之后,品牌可以針對不同平臺調性實行差異化的運營策略,以組成私域運營矩陣。
小紅書粉絲群
例如在社區氛圍和種草氛圍濃郁的小紅書,品牌可以在官方賬號發布安利風格的文案,甚至組建小紅書社群,聚攏流量。而在媒體屬性較強的抖音,品牌則可以發布廣告大片,以提升品牌調性。在淘寶則可以聚焦促銷信息,以促進消費者即時下單。
社群運營固然重要,但事實上,與用戶建立連接、提升轉化的前提是有夯實產品力與服務力背書。在隱私保護、用戶被充分賦權的今天,品牌硬實力成為最振聾發聵的武器。在品牌夯實其自身硬實力、獲得了用戶內心認可的基礎上,社群運營才會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