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茅臺再次增大市場供給。9月27日個股現跌停潮,白酒卻全線走強,白酒龍頭貴州茅臺一度沖擊漲停,單日市值增長超2000億元。
經歷塑化劑事件和八項規定的沖擊,為何白酒依舊是A股最好的行業?有人將茅臺酒價格上漲、需求不減、供給不增的現象稱為精神經濟學,白酒為何能打破傳統經濟學經典的需求定理?中國的酒文化背后又蘊含著哪些規律?
本期《鈦度熱評》欄目特邀資深媒體人一起就話題“千年沉淀的白酒行業有何投資邏輯?”進行了討論,下面是部分觀點集錦。
藍媒匯聯創兼運營總監岳輕:
茅臺奢侈品論有個缺陷,目前有部分聲音更精準一點的把它定位成是社交品,即使用場景基本都帶社交屬性。這才是茅臺成為“剛需”的前置條件。而奢侈品論,也就是架構在社交品之上,即越高年份的茅臺,社交價值越大。
所以目前白酒的投資邏輯,是茅臺不停拔高行業預期的天花板,然后二三線白酒跟風搶占各自市場,本質上是搶占各個群體的“剛需”社交品。
但核心的有一點,就是酒文化、品牌認可度、社交或奢侈品屬性等客觀條件會隨著時間產生改變。各自對這些客觀條件的認知不同、產生的結論也不同,股市恰恰又是個求同存異的地方。
所以白酒的投資價值該歸于自由心證?!懊┡_永遠漲”這種論調,本身就是反市場的,純粹靠著品牌拔高股價和市值。這與看數據增長來判斷投資價值的觀點相悖。
在各自不能說服對方的時候,只能擱置爭議各玩各的。所以說,白酒行業的投資人們可以自由心證白酒的價值,但不能像傳教一樣讓別人必須接受這種自由心證出來的價值。
野馬財經作者高遠山:
在9月24日臨時股東大會上,茅臺新董事長丁雄軍提到,要推進營銷體制和價格體系改革,著力規范原有渠道,探索發展新零售渠道,優化品牌價格體系,著力讓茅臺酒回歸商品屬性,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強調要茅臺回歸商品屬性。
互聯網趨勢觀察家、新媒體聯盟創始人袁國寶:
白酒是天生的好行業,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白酒的地位都不會有太大變動。
首先白酒的利潤很高,原材料無非就是糧食和水,但發酵之后得到的卻非常有價值,確定性很高。而且時間越長,越值錢,完全不用擔心它在價值上的保質期。
其次,正是因為白酒的這種價值,讓它成為過年過節送禮的最佳選擇。在飯桌上,一杯白酒下去,不熟悉的人也能借著酒意推心置腹。酒逢知己千杯少,白酒是最好的社交助力器。
同時,茅臺這類白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所以,無論是紅酒、果酒還是雞尾酒,都撼動不了白酒的地位。
奇偶派主理人劉釗:
高端白酒就是男人的奢侈品,投資邏輯感覺不是正常軟飲,喝酒的檔次不同,代表的身份和地位不同,如果用奢侈品來理解高端白酒的投資價值,可能更準確一些。高端白酒,很多時候能穿越牛熊,市場變動遠不如政策調控影響大,主要是它的收藏價值和象征意味,大于它的實用性。
消費界主編孫俊杰:
現在的白酒依舊是A股領頭羊,其護城河依舊是5分社交4分成癮1分金融,這3種成分單拿出一種來都是相當不錯的,何況三合一。而且白酒,不接納新人,能崛起的都是老牌酒廠(老窖池、老工藝、老工匠、老基酒、老牌子……),最起碼也得是沒落的老貴族,但新品牌想要抓住新一代的用戶,還是蠻有挑戰的。
我認為并沒有打破傳統經濟學經典的需求定律。因為首先白酒企業的業績本身都非常好,而且風險很小。茅臺僅靠品牌資產便可躺著賺錢,風險極小。巴菲特也買了可口可樂而不是其他。
還有就是其實外資最喜歡購買的就是消費類股票,而且大量持有茅臺的股票。國內的基金也是會抱團和跟風一起買。大概率會很穩定且持續上漲。
白酒不止是酒,更是一種社交貨幣,具備很強的社交價值。這本身就孕育了巨大的消費需求。而中國非常講“人情世故”,而白酒其實是情感交流的特殊載體,所以白酒行業會持續穩定發展的。
新消費品牌研究者、TopMarketing營銷顧問楊澤:
酒、茶葉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兩個品類,白酒走的是品牌路線,絕大多數人對醬香、濃香之類的都不怎么了解,記住的是茅臺五糧液,而茶葉一直沒有做品牌方面的事情,大家記住的只有鐵觀音、普洱這些品類,這也就造成了茶葉市場一直魚龍混雜,商業價值一直沒有挖掘出來,像小罐茶這樣做出一些特色的品牌,已經算是茶市場的領先者了。所以其實投消費品就是投品牌,巴菲特買可口可樂就是看中品牌價值,我們看中茅臺、五糧液也是看中品牌價值。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
茅臺已經成為了中國唯一能被認可的奢侈品。之前一直有種觀點,中國人現在缺少奢侈品必備的一些市場基礎,但是在飲食文化相關領域反而是最有可能出現奢侈品品牌,如今的茅臺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都認可的一種奢侈品。
所以,當前茅臺的屬性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是奢侈品屬性,第二個則是金融品屬性,不少人都將茅臺作為金融衍生品進行交易,這也是為什么茅臺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魔王財經創始人李鳴:
在雙循環的背景下,國內消費市場顯得日益重要,而茅臺毫無疑問是國內消費板塊的代表。從資本市場來看,茅臺的高利潤率和超強的盈利能力,理應成為資金追捧的熱點,這個邏輯和蘋果在美股受到熱捧是一樣的。而從其他層面來看,茅臺的“人設”已經不簡單是一個白酒品牌,而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一種財富的標識,甚至可以說是將身份進行量化的一個事物。當茅臺具備一個眾所周知的公允價格,甚至具備某種對價功能時,早已經脫離了普通貨物的屬性。市場上試圖模仿茅臺的品種并不少,比如曾經火熱的小罐茶。但是茅臺在中國悠久歷史中作為白酒代表承接的文化傳承,卻很難復制成功。
財經無忌創始人陶魏斌:
“萬事萬物皆可利好茅臺”,這句調侃的背后,事實上也說明茅臺已經和別的白酒品牌“劃清”了界限。因為白酒行業里,只有兩種酒:茅臺和“別的白酒”。茅臺的“奢侈品化”標簽,讓茅臺股價也成為白酒行業的旗幟和風向標。
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白酒行業的基本面的改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并且是和大的社會趨勢相關聯,比如營銷渠道方式的革新,比如產品定位的升級,而且這個基本面的“漸變”不會被任意打斷。
所以二級市場上“多變”,事實上不會改變白酒行情長期“穩定”的態勢,這個時候找“對”公司,就顯得更重要了,但是不要把“茅臺”作為評價白酒行業的標尺。
資深媒體人祖騰飛:
從基本面情況來看,白酒行業景氣度仍然較高,也仍是大A股消費板塊投資機會的聚集地。一方面,隨著政策加碼,信用周期企穩見底,有望帶動經濟企穩甚至出現季度級別的小反彈,有利于消費行業基本面信心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風格有望更加均衡,消費板塊部分龍頭經過前期下跌和估值消化后,底部特征越來越明顯,四季度階段性走強可能性較高。
按照券商們的話理解就是,"消費類標的尤其是白酒龍頭,站在目前階段是有性價比的,甚至在更長維度來看,或許會迎來驚喜。即便沒有驚喜,盈利能力可能沒有爆發力,但是時間越長就越能看到復利的力量"。
泓錦觀察主筆吳泓錦:
首先白酒能扛過以塑化劑事件為標志的行業安全和一些政策的沖擊,關鍵是三大原因:
1、需求不減——在傳統消費人群不減少情況下,使得以往不怎么喝白酒的年輕人開始延伸進入白酒消費端,白酒成為人際關系的社交工具和商業促進的良好載體,更是使得來自消費端的需求在逐年穩定增加。
2、投資大增——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成為中國消費乃至經濟的最佳投資標的,沒有之一,所謂“囤房不如囤酒”,尤其是年份酒和大師酒和好的基酒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3、酒名人、酒文化、酒產業和酒事件營銷四大融合效應,成為白酒依舊是A股最好的行業的四梁八柱——白酒成為推動和拉動國民經濟,承載和表達國民性格和身份、體現和彰顯名人文化,烘托和渲染氣氛的最佳主體。
白酒是一份具有濃烈感情因素的飲品。白酒的本質在于它不完全只是一種物質屬性,它的精神屬性更大,這也就是白酒為何能打破傳統經濟學經典的需求定理。中國的酒文化背后蘊含的恰恰是一種精神力量所在!這種力量在品牌和身份的彰顯下會對社會產生一種巨大的良好示范效應!而且越是品牌化,越是人格化,越是在地化,越是稀缺性,價值彰顯越大!
同時,白酒的地域性也是極為重要,這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壁壘,使得白酒行業在面對全球化沖擊時,比單純的食品飲料業要“硬朗”得多!
而資本的參與未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分別和讓傳統文化消融,只是從產業和人群的匹配屬性將白酒的品牌力、地域性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分層,使得國內白酒品牌、品類出現了“奢侈品?收藏品?消費品”的分級,也讓酒品投資成為一段時間的“好生意”,這也是市場的自然發展過程的必然結果,資本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
《鈦度熱評》是由鈦媒體推出的熱點事件觀察欄目,主要邀請對不同行業發展、不同商業模式有著獨到見解、深度觀察的媒體人和行業從業者,通過多角度解讀全面展示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如果你關心最新趨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觀點,歡迎添加《鈦度熱評》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鈦度熱評》社群,跟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思考者的社群,讓有價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