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頭條消息,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頒布。據相關數據顯示,高精尖產業相關獲獎成果有132項,占比88%。“高性能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經過前期的創新積累和產業孵育,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進入了創新自主化的攻堅期、產業集群化的發力期和數字智能化的迸發期。今年8月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30%以上,形成4至5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近年來,以高精尖為代表的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北京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產業實現增加值9885.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7.4%,較2018年提高2.3個百分點;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含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智能裝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人工智能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據了解,北京技術獎項中,“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核心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本項目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峰等人研發,實現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果服務40多萬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每日全球翻譯量超千億字符,近三年經濟效益超20億元,提升了我國機器翻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另外,清華大學與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氫燃料電池低溫冷啟動、長壽命和高功率密度等關鍵技術,形成了氫燃料電池系統設計和測試體系,產品在北汽福田、宇通、中通等30余家整車企業推廣應用。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