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2021中關村論壇“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三家證券交易所官員以及港交所前官員分別發聲,細致探討了如何如何助力科創企業發展,如何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怎講進一步助力小微企業融資,以及新近成立的北交所如何開展市場建設等話題。
與會官員們認為,支持科技創新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的使命,助力科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是交易所的應有之義。三家交易所都將持續提升服務能級,為企業引入更多資本市場活水,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上交所監事長潘學先:持續推進新藍籌行動,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支持科技創新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的使命。”上海證券交易所監事長潘學先表示,資本市場信息公開透明,價格信息靈敏,資源配置高效,可以動員和引導各類要素向科創領域協同聚集,是助力科創企業發展的重要樞紐平臺,也肩負著落實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科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使命。
潘學先指出,科創板賦能科創企業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據統計,近6成科創板公司上市后,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的力度,2020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同比增長23%,平均研發投入占比12%,明顯高于A股市場2%的水平,新增知識產權1.6萬以上。
潘學先表示,上交所將全面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地區一直是上交所服務的重點區域,幫助優質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是上交所的應有之義。下一步,上交所將持續提升服務北京地區、服務中關村的能級,以科創板為中心,集中優勢資源,精準發力,協同配合,引入資本市場活水,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潘學先表示,上交所將持續推進科創板改革,推動科創企業規范運作做大做強;將持續推進“新藍籌”行動,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支持主板藍籌切入新技術、新產業的“賽道”,向更具先進性的產業進階;將大力供給多樣化金融產品,通過科創債等專項產品幫助科創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將積極組織積極投入調研,舉辦座談交流與開展各類業務培訓,及時宣導最新方針政策,精準把握市場。為不同類型的科創企業提供細致周道個性化服務。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持續豐富市場需要、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產品和工具供給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介紹,今年以來,深交所穩中求進,落實市場改革任務,加快產品創新,完善服務體系,引導各類要素不斷向創新領域集聚,在服務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綠色低碳、國家戰略,特別是支持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形成鮮明特色。
李輝指出,一直以來,深交所都是創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沃土,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80%,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超過50%,引導各類要素向創新領域集聚,營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資本生態體系。
李輝表示,深交所將全力支持北交所的建設和發展,與全市場各板塊層次攜手努力,共同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有效暢通科技創新和股權投資的正向推廣。
李輝表示,深交所全力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始終將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擺在最突出位置,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創新企業發展,創新質量提升,創新經濟壯大。
一是堅持改革賦能,積極擴大改革匯集面,堅守創業板定位,密切跟蹤創業創新前沿實踐,服務好“三創四新”,不斷迭代完善創業創新服務體系,培育支持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培育支持相應成長階段特征的企業在A股各板塊上市,共同推動形成以上市公司為龍頭的科技創新產業鏈集群。
二是堅持創新賦能,持續豐富市場需要、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產品和工具供給,做優做強核心ETF產品,壯大創新創業公司債券、供應鏈金融、應付賬款、證券化產品等創新融資工具,推進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加快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設。
三是堅持科技服務,打造信息化、智能化、透明共享開放的創新資本生態平臺,發揮好深交所相關技術平臺系統功能,推動平臺服務不斷向國家戰略急需的創新領域下沉延伸,積極促進投融資對接和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創新潛力。
北交所副總經理李永春:設立北交所以來,精選層股票價格平均增長了34%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春指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將進一步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能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而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急需資本市場豐富直接融資渠道,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對接,以精選層為基礎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將增強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有效性。
“宣布設立北交所以來,市場效應逐步顯現,市場活力得到激發,精選層量價呈恢復性上行,日均成交額增長了2.7倍,股票價格平均增長了34%。在精選層帶動下,創新層和基礎層日均成交額股票價格分別增長了2.3倍和37%。”李永春說。
李永春表示,按照證監會的部署安排,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交所開設的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夜以繼日的開展。截至目前,北交所法人主體已經注冊成立,董事高管均已到位,投資者適當性規則已經發布,公開發行上市交易等基本業務規則均已公開征求意見,其他配套規則也已經準備就緒,將隨基本業務規則同步發布,交易支持平臺已經于本周調整上線。
90余家券商已具備為投資者提供預開戶服務的技術條件。北交所開市前公開發行審查不停擺,宣布設立北交所以來已有10家公司通過掛牌委審核,正在履行證監會核準程序,開市后精選層公司將平移為上市公司,確保市場無縫對接。下一步將全力沖刺,保障北交所順利開市、平穩運行。
李永春表示,在市場建設過程中,北交所將堅持與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協同發展與制度聯動,發揮北交所龍頭撬動作用,夯實創新層、基礎層的根基支撐功能,為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制度合力。吸引各類基金、保險公司、銀行理財等機構投資者積極入市,提升對初創期中小企業的吸引力,推動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掛牌企業積極向上的良好市場生態。
李小加:小微企業的出路最終還是在互聯網金融上
在本次論壇上,滴灌通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香港交易所原行政總裁李小加探討了資本市場如何更好服務小微企業。他指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金融人士的共同愿景。近年來,資本市場助力小微企業融資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不盡人意。
李小加表示,銀行信貸在解決小微企業流動資金頗有成效,但在解決發展資金上較為困難。傳統資本市場的結構總的來說是為相當規模的企業設置的,而互聯網時代給小微企業帶來新時代,小微企業的出路最終還是在互聯網金融上。可以試著通過收入分成的方式來實現類股權投資,把傳統股權的分紅權設定成小微企業每天支付網關上的收入分成,做一個小微分散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