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明輝
編輯|六耳
北交所的速度,讓“投行貴族”都始料未及。
就在今天上午,北交所發布了一則重磅通知:即將于明天(9月25日)開展第一次全網測試!
這意味著,北交所距離正式開市,真的就只剩臨門一腳了。
公開信息顯示,科創板從第一次全網測試到開市交易,中間間隔兩個月;創業板則間隔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若按此推算,北交所今年年底開市指日可待。中國資本市場,正在上演一場迅速集結的資本盛宴。
從全網測試到開市,科創板2個月,北交所呢?
前不久,中金公司預測北交所正式亮相時間可能是2022年年中至下半年。“北交所的設立是交易所層面的新設,其復雜程度要遠遠超過科創板和精選層。”
只是現實似乎正在證明,即便是“投行貴族”,也沒能料到北交所速度。
今日(9月24日)上午,北交所發布《關于開展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仿真測試的通知》:為驗證各市場參與者技術系統對于北交所開市各類業務的技術準備情況,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聯合中國結算、深證通、中證指數共同搭建測試環境供市場進行全網測試。
其中,第一次全網測試的時間是2021年9月25日;第二次全網測試的時間是2021年10月9日。
也就是說,距離注冊成立(9月3日)僅過了22天,北交所便開始了第一次全網測試。這一速度,可謂“前無古人”。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從公開信息得知,從2018年11月國家領導人提出設立科創板,到2019年5月11日科創板開始第一次全網測試,中間歷時六個月。而創業板從籌辦設立到全網測試,時間跨度有10年,中間更是一波三折。
科創板完成第一次全網測試后,又分別于2019年5月18日、5月25日進行了第二、第三次全網測試。之后,科創板又相繼完成技術通關測試、網上發行業務全網測試、交易性能容量全網測試。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從第一次全網測試到正式開市,科創板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創業板從第一次全網測試到正式開市,用時一個半月。
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進度對比
與科創板、創業板相比,北交所盡管是“交易所層面的新設”,但是明顯跑得更快。
如果按科創板第一次全網測試到上市交易的時間間隔來看,北交所正式開市時間也許比市場普遍預計的還要早。
而回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能夠發現,創業板從籌劃到設立歷時10年,中小企業板花了5年,科創板則僅用7個半月就推出??苿摪逅俣戎?、效率之高,曾被市場津津樂道,并喊出“科創板速度”。
如今,從提出設立北交所至今也不過22天,卻已經呈現出“不舍晝夜、只爭朝夕”的節奏?;蛟S,一個新的速度——北交所速度——即將誕生。
即將到來的各種測試,究竟測什么?
北交所發布的《通知》里提到,參與本次測試的測試機構包括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中國結算、深證通、中證指數、各證券公司、信息商、基金公司。測試目的主要是為了驗證各市場參與者對北交所開市涉及的交易、行情等業務的技術準備。
對于具體的技術規范,各市場參與者可以參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支持平臺數據接口規范(V1.46)》《交易支持平臺市場參與者技術系統開發指南V1.0》進行改造,以達到上線要求。
為了保證測試工作順利進行,北交所也對相關機構提出了具體要求。
例如:各證券公司經紀系統須確保至少有兩種交易終端(其中至少一種為非現場方式)和兩種行情終端(其中至少一種為非現場方式)能滿足業務要求;基金公司參加本次測試的,應同時通知為其開展托管結算業務的托管機構參加測試......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注意到,北交所9月25日舉行的第一次全網測試,主要是測試各參與機構的技術準備。按照科創板測試內容,北交所后續可能還會有網上發行業務測試、交易性能容量測試。
2019年5月11日,科創板舉行第一次全網測試時,上交所曾表示當時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驗證科創板相關功能的就緒情況。
之后的2019年6月15日、6月22日、7月6日,上交所分別針對科創板軟件版本、上交所交易系統、會員柜臺系統等開展了科創板技術通關測試、科創板網上發行業務測試和科創板交易性能容量測試。
其中,投資者最關心的網上發行業務測試主要內容包括:科創板網上發行申購測試,安排1支科創板網上發行產品,參測合格投資者根據市值進行申購測試;主板各類產品委托成交測試,參測投資者可進行主板股票、債券等產品的委托成交。
“經充分測試,交易系統各項功能符合業務預期?!本x層開市交易前,全國股轉公司曾發布喜訊。
由于有新三板,尤其是精選層前期的技術儲備,想必北交所的喜訊發布也為時不遠。
一場迅速集結的資本盛宴
北交所上演速度與激情,投資者也跟著熱血沸騰。
自北交所成立后,咨詢券商開戶的投資者便絡繹不絕。尤其是在中秋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9月17日,北交所公布了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門檻為50萬元。
投資者門檻的降低,勢必帶來投資者的涌入。由于上述新規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因此9月17日就有券商搶先開通了預約功能,有的甚至當晚就已經為客戶開通完,并且驗證通過。中秋假期,已經有40多家券商開通預約功能。
有券商朋友甚至在9月17日當晚就曾告訴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電話都被打爆了!”
目前,券商普遍預計屆時開通北交所交易的戶數在400萬及以上,最多的預計接近800萬戶。
直通北交所還注意到,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9月23日在公開發言中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已突破1.9億,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比達97%?!睋顺醪酵扑?,能夠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的投資者戶數預計不到600萬。
50萬的門檻的確擋住了一些投資者的進入,然而“頭啖湯”的吸引力看似又很吸引人。于是,有媒體就報道近日市場上“墊資開戶”之風又起。而這正是監管層曾經嚴厲整治的現象。
與個人投資者如此急吼吼相比,機構投資者則是不動聲色。目前,有市場消息稱高瓴、阿里等機構也火速殺入新三板,欲瓜分未來北交所開市之后的IPO大蛋糕。
這也難怪!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頭戲,北交所被解讀為“中國的納斯達克”。30多年來,納斯達克為美國科技的發展貢獻巨大,接連走出了微軟、蘋果、臉書等互聯網巨頭,成就了一批行業之王。
在這種預期之下,將是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的新三板精選層個股股價普漲。目前,66家精選層公司中,被稱為“5朵金花”的貝特瑞(835185.NQ)、連城數控(835368.NQ)、吉林碳谷(836077.NQ)、穎泰生物(833819.NQ)、長虹能源(836239.NQ)市值排名靠前。其中,貝特瑞(835185.NQ)市值在盤中曾一度突破8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精選層個股“5日漲跌幅”目前最高的達到48.19%;年初至今股價翻倍的多達14只,漲幅最高的達到481.20%。
顯然,這是一場迅速集結的資本盛宴。且看誰能喝到“頭啖湯”?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