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薛洪言
據中國半導體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8848億元,其中,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大環節分別占比42.7%、28.9%和28.4%。很多投資者對晶圓制造環節的龍頭中芯國際耳熟能詳,對半導體設計環節的龍頭韋爾股份則知之甚少。
其實,與中芯國際在制造環節著力創新突圍一樣,韋爾股份也肩負著芯片設計環節國產化逆襲的重擔。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韋爾股份位居全球第三,但市場份額僅為11%,與索尼(39%)、三星(24%)仍有很大差距。在整個芯片產業國產突圍的大環境下,對企業而言,差距代表著成長空間;對投資者而言,差距則代表著股價上漲的希望。
韋爾股份成立于2007年,一直從事半導體產品設計和分銷業務。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9年先后并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豪威科技和知名芯片設計企業思比科,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當前,韋爾股份已是A股市值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同時也是國內主要的半導體產品分銷商之一(2019年位居國內第5名,且前五名之間差距不大)。
2020年,公司營收總額198億元,半導體設計業務占比超過87%,其中,僅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下簡稱“CIS芯片”)一項就占比74%,毛利貢獻更是高達80.7%,是公司實打實的拳頭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業績表現。
CIS芯片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利用感光二極管實現光電信號的轉換,再對感光單元輸出的電學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實現對色彩、亮度等光學信息的感知與處理。CIS芯片是數字攝像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網絡攝像頭、安防設備、汽車、醫療成像、無人機、VR/AR等領域。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CIS市場中,手機占比約64%,之后依此為單反(7.8%)、汽車(6.5%)、安防(6.4%)、工業(6.3%)等。?
從各大場景的發展趨勢來看,CIS芯片正處于中長期景氣周期中,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1)手機CIS
近年來,智能手機品牌商紛紛將攝像頭性能視作核心賣點,經歷了從后置單攝到后置雙攝、前后雙攝乃至3D感應模組、后置三攝、四攝、五攝等演進過程,導致智能手機成為CIS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如華為P40 Pro+便是7攝配置(前攝?2?個+后攝?5個),利用多個單一攝像頭集合了廣角、超廣角、3D?感知、景深、潛望等功能,以實現更好的拍攝效果。
當前,智能手機市場仍以三攝為主,四攝、五攝仍有較大滲透空間,大概率還能支撐CIS需求在未來三五年內保持穩定增長。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本身走向成熟、出貨量增速放緩,對CIS供應商而言,能否把握住無人駕駛、虛擬現實、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機會,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中長期發展前景。
(2)汽車CIS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約為2.5億顆,主要用于后置攝像頭(倒車影像)。隨著車聯網、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等應用的逐步普及,車載攝像頭從傳統的倒車影像、前置行車記錄儀延伸至電子后視鏡、360度全景成像、線路檢測、障礙物檢測、自動駕駛、駕駛員監控等領域,需求量快速增長。據Yole Development預計,2024年平均每臺汽車將擁有3顆攝像頭,汽車CIS領域增長前景廣闊。
(3)其他領域CIS
安防監控也是重要應用場景。當前,監控攝像機主要分布在機場、火車站、道路、銀行、辦公樓、商場等場景中,未來隨著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的發展,城市、家庭等場景的監控攝像頭滲透率有望快速攀升,從而帶動安防CIS市場的快速增長。此外,物聯網、智能制造、醫療、VR/AR等領域的日益普及,也正在成為CIS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
1、進入壁壘高,強者恒強。半導體設計屬于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資金密集型行業,工藝復雜、技術迭代速度快、產業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進入壁壘。
對新進入者而言,技術是第一道關,要突破核心技術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摸索期,待突破之后,主流技術大概率已經迭代更新。從下游市場拓展來看,攝像頭芯片在終端成本中占比較低,手機廠商等下游客戶更注重供應商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新進入者很難靠價格戰快速占領市場,出貨量難以快速提升;同時,上游晶圓代工廠市場集中度高,高端產能供應不足,新進入者出貨量低,難以和代工廠建立穩定和優先的合作關系,反過來制約其技術創新與迭代升級(舉例來說,高像素CIS產品需要設計企業和晶圓代工廠在工藝設計環節進行深度合作,要求雙方均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新興的設計企業難以取得代工廠信任)。
總之,在技術、客戶、產業鏈、資金、人才等多方因素作用下,半導體設計領域進入壁壘很高,龍頭企業占據先天優勢,強者恒強。如歷史數據顯示,2014-2020年,半導體設計行業三大巨頭(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市占率從63%提升至74.2%,寡頭壟斷格局愈發明顯。
2、產品線完整,涉足分銷業務,助力細分市場滲透。作為半導體設計企業龍頭,韋爾股份產品線布局完整,其CIS產品覆蓋了8萬至6400萬像素等各種規格,做到了全產品線布局,能抓住各個細分領域的增長機會。此外,公司在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細分市場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對觸控與顯示驅動集成芯片、射頻器件及?IC、MEMS?麥克風傳感器等半導體產品也有布局。
韋爾股份既是頭部半導體設計企業,又是業內知名的半導體產品分銷企業,與全球主要半導體供應商、國內各大模組廠商以及終端客戶長期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從營收貢獻看,分銷業務占比僅為15%,但更為重要的是,分銷業務為公司提供了充分的第一線市場信息,反過來為設計業務賦能。同時,強大的分銷能力也為公司自有產品銷售提供了保障:既能鞏固拳頭產品的市場地位,又能助力新產品快速打開局面,為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3、研發和科技實力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芯片設計技術含量高,多元應用場景對CIS技術創新提出更多差異化要求。如汽車CIS強調高可靠和高靈敏度,監控CIS需要無光環境清晰度,醫療CIS注重小型化和低功耗,工業CIS需要動態高速傳輸,物聯網領域則對成本極度敏感。與索尼、三星等主要競對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不同,韋爾股份子公司豪威科技在其他領域也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在這個意義上,韋爾股份在新場景拓展中想象空間更大一些。
CIS領域的技術軍備競賽永不停息,中長期看,科技研發才是唯一護城河。在戰略層面,韋爾股份將各產品線中的技術研發部門視作組織中最核心的部門,高度重視研發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如2019年收購豪威科技后,及時對1107名研發及核心人員授予了股票期權,確保了研發團隊的穩定性。2020和2021年,公司繼續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分別覆蓋1212和1962名研發及核心人員。
如前所述,當前手機CIS市場尚未飽和,無人駕駛、物聯網、智能制造、醫療、VR/AR等新興CIS領域方興未艾,韋爾股份核心業務仍處于景氣賽道中,基本面前景向好。據Frost&Sullivan?統計,2019?年,全球CIS芯片出貨量63.6億顆,市場規模165.4億美元,2024年有望分別增至91億顆和238億美元,復合增速保持在7.5%左右。
除此之外,韋爾股份的市占率提升也值得市場期待。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全球CIS市場中,索尼以39.1%的份額位居第一,三星以23.8%的份額位居第二,豪威科技位居第三位,份額11.3%,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
從技術對比看,索尼新產品發布速度較快,但三星和豪威科技同類產品緊追其后,三者不存在明顯的代際差距,多數時間內,三家產品同質化都較高。從價格對比看,豪威科技的產品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再考慮到中國大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占據全球近80%的份額,在國產替代的大環境,公司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快速提升。
單純看基本面因素,韋爾股份適合中長期持有,下面再評估下當前估值的合理性。
從估值水平看,截止2021年9月23日,韋爾股份市盈率53.6倍,市凈率16.23倍,均處于一年以內的低點位置(受2019年并購豪威科技和思比科影響,公司2019年營收和凈利潤出現大幅波動,主營業務結構也發生重大變化,故2020年以前的歷史估值水平不具有可比性)。
據公司2021年股權激勵方案,其業績考核條件為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速不低于34%,具體來看,2021年不低于70%,2022年不低于17.6%,2023年不低于20%。據此從PEG的角度來看,當前53倍的估值并不便宜,如已持有可繼續持有,如未入手,建議等待更合適的買入時機。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