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得益于國家大力扶持光刻機相關技術發展,一家公司一年取得的政府補助竟高達3.21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其營業收入。這家公司便是北京華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卓精科”),專注于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生產。
9月17日,被媒體稱為芯片“光刻機第一股”的華卓精科(首發)獲上市委會議通過。這意味著,華卓精科距離科創板IPO掛牌交易越來越近。
華卓精科的前身是華卓有限,成立于2012年5月9日,由北京信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徐登峰分別出資640萬元、350萬元、10萬元設立。資料顯示,華卓精科主營是以超精密測控技術為基礎,研究、開發以及生產超精密測控設備部件、超精密測控設備整機并提供相關技術開發服務。其為業界熟稔,是因為光刻機雙工件臺。
光刻機又稱掩模對準曝光機,曝光系統,光刻系統等,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裝備,其用于在硅晶圓(芯片)上轉印半導體電路圖案的工序。而光刻機工件臺是光刻機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華卓精科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實現光刻機雙工件臺商業化的公司,并成為國產光刻機公司上海微電子的核心子系統供應商。招股書(上會稿)披露,目前該公司光刻機雙工件臺技術只有上海微電子一家有該類采購需求,2017年、2018年該部分營收分別為1521.37萬元、795萬元。
招股書顯示,華卓精科的整體收入規模較小。2018年-2020年,華卓精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70.92萬元、1.21億元、1.52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達6019.09萬元,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73.60%;報告期內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512.36萬元、2087.24萬元、1242.83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61%、43.31%、45.05%。
華卓精科各項營收均低于國內上市同行中微公司(688012.SH)、長川科技(300604.SZ)和刻蝕機研發企業北方華創(002371.SZ),其中北方華創2019年營業收入更是高達40億元。
而在2021年上半年,華卓精科凈利出現由正增長到虧損狀態,凈利潤達到-1874.07萬元。華卓精科表示,出現虧損原因,主要系公司研發人員、管理人員較同期大幅增加,導致研發人員薪酬及管理人員薪酬增幅較大,同時研發材料投入同比增加、辦公大樓折舊費用增加也導致公司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進一步擴大。同時隨著公司銀行貸款余額增加,也導致2021年上半年利息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幅較大。
具體業務營收方面,根據最新的上會招股書,華卓精科營收主要來源于三部分:超精密測控裝備整機、超精密測控裝備部件以及其他。超精密測控裝備部件和超精密測控裝備整機兩項業務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5.81%、99.56%及97.91%。
招股書顯示,2020年,超精密測控裝備整機營收為1.18億元,占比為77.56%。其中,精密運動系統及技術開發產品銷售收入為9655.11萬元;納米精度運動及測控系統技術開發收入為1737.74萬元;靜電卡盤及技術開發和隔振器營收占比不到2%。
2020年,超精密測控裝備整機部門營收為3096.11萬元,占比20.35%。其中,晶圓級鍵合設備及技術開發產品銷售收入1,364.60萬元,技術開發收入為94.34萬元;激光退火設備產品銷售收入為1637.17萬元;其他加工檢測維修等服務收入僅為317.30萬元,占比為2.09%。?
總的來說,報告期內華卓精科來自光刻機零部件的收入極少,在上會稿中則去掉了“光刻機雙工件臺”營收部分,大部分都來源于精密測控設備產品銷售和服務收入,所以毛利率集中45%左右,并不算特別高。
作為芯片技術公司,華卓精科的研發投入也必不可少。報告期內,華卓精科研發費用分別為1374.99萬元、1741.59萬元和2137.09萬元,占各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04%、14.40%和14.03%,呈上升趨勢,但整體研發投入占比不超過20%,在行業內并不算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國鼓勵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華卓精科擁有大額的補助金。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40億元、3.21億元和2.67億元。其中,2019年的補助金額是營業收入的2.65倍,若除去補助,華卓精科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自身盈利能力不足。
在客戶集中度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4305.34萬元、6479.6萬元和8827.22萬元,占收入的50.23%、53.57%和58.03%,客戶集中度較高。其中,目前納米精度運動及測控系統技術開發下游客戶僅有上海微電子;晶圓級鍵合設備業務客戶僅上海集成、先方半導體、東途自動化;激光退火設備客戶僅燕東微電子、泰科天潤。
華卓精科表示,如果未來公司主要客戶的采購、經營戰略發生較大變化,或主要客戶資信情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以及因公司提供的產品質量問題與客戶發生糾紛,或因技術原因等因素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該公司經營業績則將面臨下降或增速放緩的風險,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及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股東方面,本次發行前,萬業企業、國家大基金分別持有其19.8%份額;上海半導體基金持有華卓精科 500萬股,占比2.08%;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持有300萬股,占比1.25%;紅星美凱龍持有240萬股,占比1%;招商投資持有130.95萬股,占比0.55%;深圳招遠持有119.05萬股,占比0.5%。
據悉,國家大基金全稱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于2014年9月由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企業發起成立。上海半導體基金即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招商投資則是招商證券全資子公司,深圳招遠是招商證券的全資子公司。
華卓精密的實際控制人為朱煜,直接持有該公司35.72%的股份,并通過艾西科技和艾西博銳間接持股5.45%;此外,朱煜與徐登峰等7名股東為一致行動人。因此,朱煜的實際控股比例為54.23%。資料顯示,朱煜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曾任教于中國礦業大學,2001—2004年,他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后工作,此后一直任教于清華大學。
本次IPO,華卓精科擬發行8000萬股,募集資金7.35億元。全部投入半導體裝備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項目、超精密測控產品長三角創新與研發中心、集成電路裝備與零部件產品創新項目、超精密位移測量及平面光柵測量技術研發這5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披露華卓精還預計今年1-9月的凈虧損竟達到1500萬元到1800萬元之間。公司2020年1-9月同期凈虧損僅為157.83萬元。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