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動駕駛干線物流賽道尤其火熱。
相比RoboTaxi領域,貨運賽道將會是距離自動駕駛商業(yè)化較近的一個領域,谷歌無人車開創(chuàng)者克里斯·厄姆森此前曾表態(tài)說,自動駕駛卡車可以更快產生商業(yè)價值。
顯然,百度也早已嗅到了這一萬億賽道的新機遇。
9月17日,由百度與獅橋聯(lián)合打造的卡車造車新實力DeepWay,繼去年百度Apollo生態(tài)大會上宣布成立后,首次正式對外亮相,并推出首款全正向設計研發(fā)的智能新能源重卡——星途1代。
發(fā)布會上,DeepWay宣布將快速接入獅橋干線物流網絡,通過實際載貨運營,推動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貨運場景的商業(yè)化落地。
自動駕駛想要取得商業(yè)化的成功,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云鵬認為,必須利用先進的無人化技術,打造出極致產品體驗的新物種,在運人、送貨、生活服務等實際場景中創(chuàng)造價值。
“這里的新物種,絕不是一輛改裝車,而是汽車機器人。”王云鵬說。
據鈦媒體了解,DeepWay專注于智能新能源卡車的研發(fā)和制造,是目前為止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貨運賽道的唯一布局,也是全網唯一獲得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白盒授權的公司。
此次發(fā)布會上,最重要的一個亮點是DeepWay發(fā)布的首款概念產品:星途1代。
據DeepWay CEO、獅橋集團董事長兼CEO萬鈞介紹,星途是中國首款全正向設計研發(fā)的智能新能源重卡。
DeepWay CEO萬鈞
那么,這款智能重卡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在設計上,星途1代雖是卡車,但采用輕量化一體化設計,有著媲美“超跑”的流線型造型,其操刀設計師團隊來自意大利賓尼法利納,是法拉利全系經典車型御用設計團隊。
相比平頭車型高達0.65的風阻系數,星途1代在中汽研的仿真風洞測試中?阻系數僅為0.35,可有效節(jié)約能源消耗。同時,星途1代擁有更大的貨廂空間,貨箱容積率提升9.6%。而特有的分布式驅動形式可讓電驅效率最高達到94%,相比中央集中式驅動,能量轉化效率提升了至少14%。
其次,得益于百度的技術基因,星途1代基于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的HIS(Highway Intelligence System)算?可擴展至超過500TOPS,擁有足夠的算力支持高速上L4級別自動駕駛,獲取的數據和優(yōu)化迭代版本也將通過OTA方式升級到每一臺星途。
值得注意的是,星途1代配備了10個攝像頭、5個毫?波雷達,以及3個紅外探測器。在遍布整車自動駕駛傳感器的加持下,可實現(xiàn)全車無盲區(qū)以及超過1000m的超遠距感知能力,同時通過紅外傳感器對高速上出現(xiàn)的生命體進行保護。車輛軟硬件的正向設計和分布式驅動設計,使得其整車可以做到端到端100ms內感知執(zhí)?。
以此為基礎,星途1代產品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包含結合百度高精地圖和先進感知檢測的PACC(預見性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防碰撞、撥桿變道等。
不過,萬鈞強調表示,星途1代剛開始仍然需要司機,但在絕大多數時間內,HIS都將負責車輛的運行,司機的主要工作是作為安全員在提示緊急狀況時進行接管。
萬鈞認為,對于L3/L4級的自動駕駛,車輛硬件的線控能力、備份冗余、功能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決定性條件。目前,市場上多數L2級以下功能的車輛,安全備份主要依靠駕駛員。而在未來L3/L4自動駕駛時代,車輛必須能對自己的系統(tǒng)實現(xiàn)安全備份,這才是自動駕駛能夠解放司機的關鍵。
對于自動駕駛貨運賽道未來的發(fā)展,萬鈞有兩個判斷:一是氫能會是未來干線重卡的主要動力形式,二是氫能在干線重卡上TCO優(yōu)于燃油?,從?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應用的時間會在2030年左右。
因此,星途平臺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了這個因素,采用獨有的氫電共用平臺設計,兼容鋰電池組和氫燃料動力電池驅動。也就是說,一旦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成熟,星途平臺可以立刻搭載氫能系統(tǒng)?不需重新設計平臺。
此外,星途1代還配備新一代智能生活艙,空間優(yōu)勢明顯。駕駛、工作、生活空間分隔設計,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智能影音娛樂系統(tǒng)、觸摸式中控大屏、舒適座椅及臥鋪,與辛苦的司機師傅共享時代進步的紅利。
發(fā)布會現(xiàn)場,DeepWay還展示了高速干線智慧物流的全新模式——H2H(HUB-to-HUB)模式。在HUB中心,星途與人工駕駛卡車完成貨廂交接,隨后進入高速,實現(xiàn)自適應巡航、根據地理信息節(jié)能駕駛、避障、變道、超車、編隊行駛、轉換閘道、自動過ETC等能力,直至到達目的地最近的HUB中心,再次與人工駕駛卡車完成貨廂交接,最終由人工駕駛卡車將貨物運輸至目的地。
針對長途運輸續(xù)航里程痛點,DeepWay為星途提供高速換電解決方案。運輸途中,自動駕駛卡車只需6分鐘即可在高速公路上的換電站完成自動換電,大大提升運營效率。每300公里一次的蓄電方案,符合貨運司機每駕駛4個小時必須停車休息的監(jiān)管要求,減少因疲勞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提升卡車司機駕駛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獅橋覆蓋10000多家物流貨主、30萬卡車司機。獅橋通過打通貨運生態(tài)上下游數據,為星途1代提供從訂單到支付的全鏈條數字化高頻交易SaaS,匯聚海量真實貨運訂單與運力池,合理配置使得資源效益最大化,也與DeepWay形成一個雙向互贏的驅動閉環(huán)。
從自動駕駛卡車到“無人”干線物流的距離有多遠?萬鈞給出了的答案是,“2023年6月,星途1代將落地商業(yè)化量產。”
他預計在未來5年,星途1代將累計運營超過48億公里,這些真實場景的數據積累,將使其加速實現(xiàn)L4級別自動駕駛在干線物流場景的落地。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干。雖然星途1代產品讓人眼前一亮,但畢竟還是一輛概念車,從概念車到量產車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中間還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切入自動駕駛貨運賽道的玩家會越來越多,但大浪淘沙之后,誰會真正顛覆和改變這一領域?會是DeepWay嗎?時間最終會給出最好的答案。(本文首發(fā)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