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涼
日前,中信證券(600030.SH)發布公告稱,實現營業收入377.21億元,同比增長41.05%;實現歸母凈利潤121.98億元,同比增長36.66%。
(來源: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較為依賴證券投資業務和經紀業務,其中,經紀業務的營業利潤率較2020年上半年出現了下滑。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證券投資業務、經紀業務收入分別為97.68億元、92.48億元,營業利潤率分別為63.07%、38.31%。
對于經紀業務、證券承銷業務的營業利潤率下滑的原因,中信證券向GPLP犀牛財經表示,主要系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相關業務及管理費較低。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證券成立于1995年,注冊資本為129.27億元。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第一大股東為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7.62%;第二大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47%。
近年來,中信證券從穩健運營、可持續金融、員工發展、環境友好、回饋社會等方面,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努力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等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中信證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作用。
可持續金融方面,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披露,中信證券上半年綠色公司債券(含資產證券化產品)主承銷(或管理人)家數3.97家,主承銷綠色公司債券(含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發行金額78.34億元,主承銷家數及金額均排名行業第一。
綠色金融債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及綠色企業債券承銷方面,2021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助力重慶銀行、長城國興金融租賃、廣東能源集團、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知識城集團、瀚藍環境等發行人成功發行各類型綠色債券。在產品交易方面,中信證券完成了市場首筆以“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債券指數”為標的的場外衍生品交易業務。
境外方面,中信證券今年已承銷ESG國際債券共計22只,其中包括建設銀行香港分行雙年期11.5億美元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小米集團30年期4億美元綠色債券等國際標桿性債券。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