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易觀分析
疫情天災、政策導向、國際形勢等多因素影響,不少傳統、老牌企業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持續發展,被迫或主動尋找新機遇突圍,紛紛開始跨界業務轉型或者多賽道多元發展。隨著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汽車相關的服務領域也將隨之迎來機遇和挑戰,易觀千帆通過汽車類在線應用市場分析,包括車后服務、車主服務、汽車資訊等,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我們的數據分析,幫你投資選擇,幫你做好產品市場。
目前汽車服務市場有哪些細分賽道?
根據易觀千帆的行業分類,汽車領域被細分為汽車違章、汽車資訊、駕駛學習、汽車工具、汽車交易、車后服務、車主服務等多個細分行業。在這些細分行業中,業務辦理相關的“汽車違章”活躍人數位居第一,除此之外,用戶活躍量主要集中的行業是汽車資訊、駕駛學習、汽車工具。
重點賽道的市場現狀和潛力如何?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21年7月汽車領域各細分行業同比明顯增長的有汽車資訊、車主服務,而對比19年7月累計增長較高的除了前述兩個行業、汽車違章之外,還有車后服務。
2021年7月,排除“汽車違章”行業,汽車領域活躍人數排名前十的APP有下列這些,汽車之家、懂車帝等4個“汽車資訊”APP上榜,“駕駛學習”和“汽車工具”行業各占2個席位。屬于“車后服務”的途虎養車、“汽車交易”的瓜子二手車也代表各自細分品類位列其中。
從上述排名可以發現,“汽車資訊”的需求量最多,覆蓋人群最廣,但是競爭格局也最為激烈。“汽車之家”作為老牌汽車垂直領域的企業,近年來應用的活躍人數呈現下降趨勢,而后起之秀“懂車帝”app的活躍人數則呈現快速上升態勢,兩者月活躍人數都在2000萬以上,市場認可度和占有率都是非常高了。
據易觀《中國在線車主服務市場專題分析2020》數據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及經濟大環境沖擊,中國的汽車后市場規模依然穩步維持在萬億量級。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以“途虎養車”為代表的“車后服務”在2021年7總體月活躍人數為919.13萬人,而像“LING Club”、“日產智聯”等汽車廠商所在的“車主服務”同月活躍人數在568.24萬人,兩者量級相差近一倍。
盡管目前“車主服務”活躍人數不如“車后服務”,但“車主服務”的用戶使用深度和粘性卻比“車后服務”高不少。易觀千帆數據顯示,“車主服務”7月人均單日啟動次數為5.49次,是“車后服務”的1.4倍左右,“車主服務”7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35.98分鐘,是“車后服務”的3.4倍左右,且近幾月呈現逐月遞增的趨勢。這兩個指標都與用戶粘性分析息息相關。
車主服務是汽車廠商增強車主粘性、打造服務生態閉環、擴展企業盈利點的重要途徑。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應用能力增強,汽車逐漸從單純的運輸工具升級成為智能移動空間,車主服務APP功能不斷豐富,圍繞消費者全生命周期進行車主服務供給,包括了車輛售前、車輛駕駛、車后服務全流程。在未來,這或許對純粹的車后服務市場是個沖擊,車后服務企業未來將可能更多的以合作方式與汽車廠商共贏。
從易觀千帆用戶屬性中的性別分布來看,汽車類app的絕大部分用戶為男性,男性占比平均近7成。
2021年7月,除“汽車違章”之外的所有細分類別app,其女性占比中位數是30.81%,在這些超過30.81%的女性占比app中,“駕駛學習”占比最高,達到34%,其次是“車主服務”32%,“汽車工具”17%。可見女性學車和開車的人群不算太少,并且未來可能還會逐步增加,但使用汽車類app的女性用戶相對來說更少。或許另辟蹊徑,挖掘女性車主市場也不失為一種機會?
從易觀千帆用戶屬性的年齡分布來看,31-35歲人群占比最高,總體平均在42%左右,其次是24-30歲人群整體占36%左右,其中“高速出行”這一群里占比達43.35%。24歲以下、41歲及以上的人群占比平均在5-6%,而“汽車資訊”在這兩類人群占比相對別的賽道更高。“駕駛學習”的24歲以下用戶占比為7.6%,也比其他賽道略高,24-30歲占比也略高于均值,可見學車人群年輕化趨勢比較明顯。“車主服務”和“汽車交易”的31-35歲人群占比最高,且比例達50%上下。
從易觀千帆用戶屬性的消費能力分布來看,“車后服務”的兩極分化現象最為明顯,低消費能力用戶占比達到12.82%,同時高消費能力用戶占比更是高達35.22%。“汽車交易”和“汽車工具”的中高消費者和高消費者合計占比分別達到了52.95%和51.77%。
從以上各賽道年齡和消費能力占比綜合來看,用戶年齡和消費能力并未顯現出強關聯性,24-35歲中高及高消費群體為汽車app主力軍。至于進一步的目標群體定位和產品定價,還是取決于最終的產品定位。
其實在線駕培行業做為整個汽車領域的入口級前置市場,具備剛需的特性,在線駕培市場用戶是汽車和出行(租賃)市場的核心增量用戶,然而從易觀千帆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駕培賽道中的APP呈現下滑趨勢,市場規模趨向飽和。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上半年汽車出行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共100起,三大熱門領域為汽車配件、自動駕駛和新車制造。就目前智能化的發展速度而言,配套的培訓機制是明顯落后的,只有用戶可以安全地使用這些高科技產品,才能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有些電動汽車的駕駛系統具有一定獨特性,像特斯拉就曾表示為了更好的教育消費者,未來或與駕校合作。隨著未來智能技術在汽車制造中的深入運用,駕培市場或許也會隨著新型汽車的普及和駕駛方式的變革而變革,重獲新的機會。
另一方面,隨著相關市場的監管制度逐步完善和規范化,也可能給駕培市場帶來一些新的機遇。比如近期交通運輸部要求網約車平臺向社會公布抽成比例,保障網約車司機的勞動權益,網約車資格培訓考試市場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可提升的細分賽道。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