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歌手數字專輯被質疑“割韭菜”,錯在哪里?
頂流明星”蔡徐坤新專輯《迷》的發行方式,引發了關注。近日,有網友發現,這張新專輯已發布了4個月,但是歌曲數目仍舊不到一半,只有5首,剩下的幾首歌連歌名都沒有。
此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這沒什么,很多韓團都這樣發歌;但更多網友怒斥這種方式賣專輯吃相難看,“這是畫餅賣專輯?”“沒建好的房子叫期房,蔡徐坤賣沒錄好的歌,叫期歌?”
數字專輯《迷》是蔡徐坤于今年4月在QQ音樂平臺發行的新專輯,單張售價26元,上線僅用1小時56分25秒就突破了5000萬元的銷售額。8月29日之前,該專輯上架歌曲5首,累計銷量超過300萬張,總銷售額超8000萬元。
針對外界質疑,該專輯一天內緊急上架了剩余5首歌曲,根據介紹,最后一首名為《Outro》的歌曲顯示“將在合適的時間與大家見面”。截至目前,《迷》已經達成平臺全部銷量等級認證,為QQ音樂平臺專輯日、周、月和總暢銷榜冠軍。
極目新聞記者購買《迷》后發現,此次蔡徐坤上線的《夢》并非新歌,而是一首2019年老歌的樂隊版(Band.ver)——2019年9月,這首歌首次發布在蔡徐坤加盟的限定男團Nine Percent數字專輯《限定的記憶》中;另外4首新歌中的《Interlude-》是一首長達48秒鐘的未填詞純音樂,《欲》和《nobody cares》時長則都為2分多鐘。
8月30日,蔡徐坤工作室對此事做出回應,一次性解鎖剩下6首歌中的5首,只有最后一首《Outro》顯示“即將上架”,并表示“原創新曲漸次揭曉,持續解構關于音樂的未知。未知迷境,一探究竟。”
8月31日,蔡徐坤工作室官方微博就專輯預售一事發致歉信,稱將嚴格按照規定完善專輯消費提示,保障每一位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室表示,“深刻認識到專輯發售之初,未盡到提前以顯著方式提醒告知全部歌曲上線時間的義務,對此進行道歉。”
圖源自蔡徐坤工作室官方微博
沒有按照規定完善專輯消費提示,應該是本次蔡徐坤專輯引發關注的重點。
根據極目新聞報道,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陳亮表示,預售行為是否合法的關鍵前提是——出售方是否在出售頁面明確告知或提示消費者,該產品將“先收費、后期交付”,且類似條款需要在頁面上予以重點提示,例如加粗、變體字、大字號等,“如果沒有這些相關表述,則出售方沒有盡到足夠的說明義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知乎認證為四川矩衡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稱,這一情況違反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規定,如果沒有事先說明專輯的交付等情況,消費者的知情權沒有得到保障,屬于民事層面的糾紛。該答主表示:“本質上,預售專輯先收錢再發歌,沒有對專輯的具體情況、交付期限進行說明,作為消費者,就缺少了確定性,由此形成的合同就存在約定不明的情況。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雙方可以協議補充,消費者可以隨時要求交付,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如果對方不交付,消費者也可以追究違約責任。當然,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意愿,不追究責任。”
其實在蔡徐坤的數字專輯《迷》之前,2017年,周筆暢的數字專輯《Not Typical》發行,以每月推出一首新歌的方式發布,整張專輯發布周期為14個月。今年5月底,毛不易的新專輯《幼鳥指南》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上線之初,專輯里僅有1首主打歌,剩余10首也在之后的一個月內分批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數字專輯《幼鳥指南》的售賣頁面沒有歌曲分批上線的相關標識,但歌曲作者毛不易在評論區解釋了專輯發行進度安排——“5.31第一首主打上線,6.9第二首主打上線,6.18第三首主打上線,6.25全專上線”。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鈦媒體APP,專輯歌曲是否為分批上線,由音樂的版權方來決定,目前,專輯歌曲分批上線,也是比較常規的操作。
對此,有歌迷也表示,大多數歌手的專輯都不是一次性上線所有歌曲,主要是為了維持專輯熱度,但重要的是要事先跟歌迷說明發布計劃,不能先買了專輯卻不知道剩下的歌在哪里。
通過此次蔡徐坤專輯事件,也是在提示平臺方和音樂版權方,在專輯上線合規合法方面做好漏洞規避,以免日后引發不必要矛盾和糾紛。
音樂產業的變現經歷了柱式唱片、膠片、卡帶、CD時代,現在正值新的數字時代,非實體的數字專輯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2014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周杰倫共同推出中國內地首張數字專輯《哎呦,不錯哦》,開創了數字專輯的發行新模式。目前,數字專輯銷量在各大音樂平臺不斷攀升刷新,這也成為了音樂人發行作品的“新常態”。
但新的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滋生了不好的現象,約定不明、規則不清只是未觸及產業根本的冰山一角,更讓大眾嗤之以鼻的是,疊加流量經濟后的釀出的密集泡沫,數字專輯高銷量的背后,頻繁出現的過度營銷、刷榜等問題。
一張專輯可以多次購買,成為平臺方和版權方謀取利益的慣用手段。粉絲多次購買一張專輯,背后捆綁著所謂的福利,粉絲購買力也成為衡量流量明星人氣的重要標準。基于此,為沖銷量、刷數據,粉絲重復購買幾百幾千張數字專輯的現象比比皆是。
8月25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其中明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嚴控未成年人參與、規范應援集資行為等。包括進一步采取措施,嚴禁未成年人打賞,嚴禁未成年人應援消費,明確明星粉絲團、后援會等線上活動不得影響未成年人正常學習、休息,不得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各種線上集會等。及時發現、清理各類違規應援集資信息;對問題集中、履責不力、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集資的網站平臺,依法依規處置處罰。
8月27日,人民日報發文稱,“演藝先做人,做人德為先”,演藝人員作為公眾人物,背后有成千上萬喜愛、支持他們的人,理應在遵紀守法、道德品行方面以身作則。”
對此,各個平臺紛紛回應,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臺下架明星榜。
在音樂產業領域,QQ音樂對數字專輯的購買數量進行了限制,用戶已購買的專輯將無法重復購買,并取消了人氣榜、音樂巔峰榜、撲通排名等涉明星藝人排行的非作品類排名。網易云音樂也公開表態稱將嚴格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在平臺進行全面落實。限制數字專輯重復購買一事也將與近日完成調整。
前述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流量是把雙刃劍,確實可以成為評判明星藝人的一部分商業指標,但不加善用后會導致流量走偏,尤其對年輕粉絲來說,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塑造。現在已經出現了‘流量作惡’,這次強監管讓影視、音樂回到行業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
(鈦媒體App編輯楊亞茹綜合自極目新聞、知乎)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