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異觀財經,作者 | 鬼神前鬼
異觀財經消息,北京時間8月30日,美團(股票代碼:3690.HK)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美團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437.6億元,同比增長77%,超分析師預期的423.57億元。二季度調整后凈虧損22.17億元,超分析師預期的虧損40.4億元。
雖然處于虧損狀態,外賣和到店酒旅業務一如既往的穩健。新業務作為美團未來新的增長點表現不俗,讓利換取用戶增長的策略已初見成效。現在是買入美團的好時機嗎?存在哪些風險因素?
美團收入主要由餐飲外賣收入、到店及酒旅收入,以及新業務及其他部分三大業務版塊構成。
財報顯示,2021年Q2,美團實現營收437.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7.2億元增長77%,較上一季度的370.2億元增長18.2%,超出分析師預期的423.57億元。
餐飲外賣是美團最大的收入來源。財報顯示,2021年Q2,美團餐飲外賣實現231.3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59%。報告期內,餐飲外賣業務為美團貢獻了52.8%的收入。
財報顯示,2021年Q2,美團餐飲外賣經營溢利為24.5億元,同比增長95.2%,經營利率潤從8.6%上升至10.6%。外賣單筆經營利潤達到0.7元。
餐飲外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餐飲外賣利潤情況與外賣交易量和客單價,以及騎手成本有直接關系。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Q2,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額同比增長59.5%至1736億元。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58.9%至35.4億筆,外賣客單價達到49元。每位交易用戶平均每年交易筆數由25.7筆增至32.8筆。
本季度外賣利潤增長也受益于騎手成本穩定。財報顯示,本季度美團的騎手成本為155億(主要指美團專送,不算外包騎手),同比增長53%,低于外賣訂單數的增速。
美團在財報中提到,二季度美團餐飲外賣的1P模式(即美團專送)占到總外賣訂單數的66.7%,即23.6億筆,由此計算由專送騎手完成的外賣交易額為1156億,騎手成本占外賣GTV的比重約為9%,為上市來最佳。
到店、酒旅業務可以說是美團的利潤之王。
二季度,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實現8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89.3%,為美團貢獻了19.7%的營收。經營溢利由上年同期的19億元,增長93.7%至本季度的37億元。經營利潤率由41.6%增加至42.6%。
2021年Q2,美團的國內酒店間夜量超過1.4億,同比增長高達81%,對比2019年同期的兩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2%。二季度,在86億元的營收中,到店酒旅業務的傭金收入達到43.5億元。
二季度,美團新業務及其他分部實現120.3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13.6%,為美團貢獻了27.5%的營收,成功取代到店、酒旅業務成為美團第二大收入來源。
(數據來源:美團財報)
新業務的大幅增長主要受零售業務、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及共享騎行服務增長的推動。
美團在財報中提到,2021年第二季度,美團閃購的交易量和GTV同比增長超140%,美團買菜的GTV增長則超過280%
新業務被視為美團未來新的增長點,目前正處于燒錢搶市場的階段。雖然新業務營收增速最快,依舊處于虧損狀態。
(數據來源:美團財報)
美團二季度調整后凈虧損22.2億元人民幣,其中新業務的經營虧損同比及環比增長至92.4億元。
(數據來源:美團財報)
財報會上王興也表示,目前美團優選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提高倉庫密度以及搭建冷鏈物流網絡上,以進一步擴大地域覆蓋,并加深低線市場的滲透。
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低線市場滲透,美團通過燒錢的方式讓利獲取用戶增長。
在一季度的電話會上,王興曾表示,美團優選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為美團帶來3-4億新增用戶。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美團交易用戶數單季度凈增5910萬達到6.284億,同比增長37.4%,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美團財報)
綜合看美團這份財報,表現還是不錯的,營收和凈虧損表現都超出市場預期,那現在是否到了買入美團的好時機?
首先,美團依舊面臨來自監管方面的政策風險。
美團面臨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
此前,美團連續因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外賣騎手社保問題等受到關注。公布財報當日,美團再度迎來反壟斷監管。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搜電收購街電經營者集中案依法審查,并對美團收購摩拜未依法申報開展調查工作。
美團發布公告稱,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對公司展開相關調查。截至本報告日期,相關調查仍在進行,公司積極配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公司于現階段無法預測相關調查的情況或結果,公司可能會被要求改變其商業慣例及/或被處以高額罰款。
7月份,關于保障外賣騎手合法權益的相關意見出臺,而根據此前36氪-未來消費估算,倘若美團為目前旗下所有騎手繳納社保,每年固定增加的成本支出在100億元左右。成本的增加,勢必壓縮美團的利潤空間。
反壟斷的“大錘”是否會最終砸到美團,最后被罰的金額充滿未知,如果被“重錘”,美團未來利潤空間又將進一步壓縮,何時扭虧為盈充滿不確定性。
其次,各業務版塊面臨流量巨頭的競爭壓力。
本地生活服務面臨阿里巴巴、抖音、快手等流量巨頭競爭。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是一個萬億級市場,但滲透率還很低,因此成為互聯網巨頭們重點押注的賽道。在這一領域,美團除了面臨老對手阿里巴巴的競爭,還需要應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競爭。
今年3月份,抖音正式上線“優惠團購”入口;5月,抖音推出“零元吃大餐”,對標的正是大眾點評的傳統優勢項目“霸王餐”(現名“免費試”);7月,抖音上線“心動外賣”內測。
根據快手最新財務數據,2021年Q2,快手主應用月活數為5、062億元,日活用戶2.932億。擁有海量用戶的快手也已入局本地生活賽道。
早在去年7月,快手就上線了“本地生活”入口進行測試。
今年5月,快手同城入口由灰度內測團購改為全量開放,所有用戶都能看到快手同城頻道新增的“特惠團購”“榜單推薦”“快手517”等板塊;7月,快手發布“2021年快手本地生活吃喝玩樂榜單”。
此外,快手還在微信小程序上線了本地生活小程序“吃喝玩樂在快手”,快手布局本地生活場景的力度不小,泛生活服務列為2021年三大方向之一。
到店、酒旅業務面臨攜程、同程藝龍、抖音等對手的競爭壓力。
根據攜程此前公布的2021年Q1財務業績顯示,今年一季度攜程的凈營收收入為41億元,歸屬于攜程集團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8億元。
財報顯示,攜程住宿預訂營收為16億元人民幣,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15億元人民幣,商旅管理業務營收為2.52億元人民幣,旅游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1億6900萬元人民幣
2021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住宿業務收入為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3%;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同程藝龍國內住宿預訂間夜量增長超65%。
到店、酒旅業務方面,攜程和同程藝龍均會與美團產生競爭。
去年7月,抖音開始嘗試旅游業務的初期布局,先是在抖音商家的個人主頁中,添加“門票預訂”、“酒店預訂”功能,完成入口的設置。酒旅業務抖音也要和美團競爭。
社區團購面臨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等多方競爭。生鮮、水果這些是人們日常所需的,一日三餐離不開,因此消費頻次很高,市場空間也很大。同時,社區人口密集,當流量紅利消失,各大互聯網平臺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提升用戶在平臺的使用時長、以及提升消費金額,因此入局社區團購是互聯網大廠的戰略。
拼多多靠農產品起家,而社區團購的“戰火”也是從二三線、甚至更下沉的低線城市開始的,這可以說是拼多多的“大本營”,因此,拼多多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大本營失守。
多多買菜與拼多多在農業上的布局高度吻合,在公布第二季度業績的同時,拼多多宣布計劃投入100億元,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科技普惠。
社區團購的痛點在供應鏈,而京東的優勢就是供應鏈管理,京東進入社區團購相比其他流量巨頭有著“天然”優勢。京東最新財報顯示,新業務(主要包括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及技術創新)的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1.7億元擴大至今年的30.2億元,而新業務的虧損大頭是社區團購,根據中信證券的預估,2021年第二季度社區團購單季虧損超過25億元。
此前,有報道稱京喜拼拼在近期撤出了山西市場,至今已關停7省。今年5月以來,京喜拼拼接連退出福建、甘肅、貴州、吉林、寧夏和青海等省份。
從目前幾家互聯網巨頭的社區團購項目進展狀況來看,社區團購基本是虧錢的項目。在監管政策的影響下,此前瘋狂的低價搶奪市場份額的現象會少很多,互聯網大廠激進的市場拓展活動也會有所收斂,社區團購更多是激活用戶使用頻次的戰略,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平臺盈利的項目,在企業內部存在的戰略意義更大。
未來,社區團購賽道的競爭,會是幾家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在社區團購政策最后落地前,還存在各種變數,相關監管政策走向,將對美團股價走勢形成直接影響,反壟斷和社區團購監管方面的風險,是美團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