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飲食內容及生活品牌日日煮(DayDayCook)宣布,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Ace Global Business Acquisition Limited(Ace)簽訂協議進行合并,將在納斯達克上市。
時間回到2012年,日日煮成立于香港,創始人是一位80后女生朱嘉盈。生于香港的朱嘉盈曾就職于香港上海匯豐私人銀行投資管理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投行人。更早之前,她畢業于華盛頓大學金融專業。一次偶然的機會,朱嘉盈開始在網站上分享自己制作的美食視頻,沒想到收獲了不少粉絲。彼時,美食制作通常還是以圖文的方式呈現,短視頻的東風還未起,但朱嘉盈決心一試,日日煮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成立8年,日日煮已經從一個短視頻分享網站,成長為一個美食生活品牌她教人做飯,也順便也賣起了各類食品,將“美食”做成一門賺錢的生意。一路走來,日日煮也獲得了眾多知名風投機構的出資,背后不乏K11鄭志剛等知名人士。從拍攝美食視頻起家,朱嘉盈將日日煮做出了近30億港元的估值。
圖為朱嘉盈,來自日日煮官網
離開金融圈,80后女生轉身創業
8年做出近30億估值
日日煮的故事,始于一位80后金融圈女生。
朱嘉盈祖籍潮州,出生于香港,是家里姐妹三人中最小的孩子。早年到美國念書,她喜歡炒股,甚至為了攢錢買股票利用假期在餐館打小時工。后來她如愿畢業于華盛頓大學金融專業,進入了金融行業。
“我從小喜歡做兩件事,第一是金融,第二是美食。”朱嘉盈有一對熱愛并喜歡分享美食的父母,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廚藝也很精湛。在國外讀書生活的日子,下廚成了朱嘉盈生活的一部分。
24歲那年,朱嘉盈回到香港,進入香港上海匯豐私人銀行投資管理部,負責大中華區的證券研究。這一份工作收入穩定且豐厚,令人艷羨。但未婚夫的一個舉動,讓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涯2011年,在朱嘉盈30歲生日的時候,未婚夫送給她一個食譜分享網站日日煮DayDayCook。
此時的日日煮于朱嘉盈而言,更像是她解壓的港灣。每個周末,她都會抽出一整天的時間,買菜、研究食譜、制作拍攝、上傳分享……2012年,朱嘉盈在日日煮網站上傳了第一支自制美食視頻,與朋友分享下廚的樂趣。
雖然是愛好,但朱嘉盈在制作美食圖文內容的時候,對圖片質量和文字都要求很高。很快,朱嘉盈獲得眾多朋友們的轉發和點贊,在日日煮平臺上,朱嘉盈收獲了一眾粉絲。
在和朋友分享的過程中,朱嘉盈發現,雖然大家知道外賣不健康,但依舊不愿意自己做飯。商業嗅覺敏銳的她,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可以把日日煮做成一個鼓勵年輕人享受烹飪的網站。于是,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她決定辭職創業。
2012年底,行動派朱嘉盈拿出自己的積蓄,在香港中環租了一個很小的房子,開始創業。期間,在朋友的介紹下,朱嘉盈認識了從香港理工大學MBA畢業的云南姑娘汪小筱,并說服她加入公司。后來,汪小筱成為日日煮聯合創始人。其實這位聯合創始人來頭不小,此前她曾在香格里拉酒店擔任管理層。有個小插曲,去日日煮之前,她以為公司會是個正經的辦公場所,沒想到是個公寓。
2013年年初,朱嘉盈開通了YouTube頻道。這意味著,日日煮正是開辟了官網意外的傳播渠道。那時,朱嘉盈團隊已經開始制作短視頻,每條時間控制在35分鐘,一集推出一道菜。
他們的努力吸引了前來尋求商業合作的企業,李錦記等多家食品品牌和家電品牌把新媒體廣告業務交給了日日煮。在日日煮正式運營18個月的時候,公司達到了收支平衡,日日煮也慢慢成為香港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的美食生活互聯網品牌。
但朱嘉盈發現香港市場還是太小。當時有投資人建議她去開辟國外市場,但她卻十分看好內地市場,原因是內地的80后、90后一代已經長大,對生活有著自己的追求。但擺在朱嘉盈面前的困難很多,比如她的英文好過廣東話,廣東話好過普通話,用普通話和用戶交流,擔心不能很精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2015年,朱嘉盈下定決心進入內地市場,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她迅速推進視頻團隊的本地化,繼續將內容做的有趣實用。或許是巧合,朱嘉盈趕上了短視頻的風口。很快,日日煮在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和樂視等平臺上收獲了一波粉絲。而且,優酷、愛奇藝等平臺還給日日煮提供了不少線下資源,比如東方航空、北京/廣州高鐵站,南京/西安等30多個城市的地鐵站都有日日煮視頻內容的長期播放。
恐怕沒有人能想到,從美食短視頻起家的日日煮也能做成一家上市公司。成立8年來,日日煮已經制作分享了超過5000條美食食譜視頻,剛剛已跟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簽署協議進行合并,將會以DDC新股票代號于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DayDayCook現有的管理團隊將在交易完成后,繼續經營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約3.77億美元(折合約29億港元)。
從教人做菜起步
日日煮到底靠什么上市?
將愛好做成一門生意,朱嘉盈實現了大多數女生的夢想。那么,日日煮靠什么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官網顯示,日日煮不止于每天拍拍美食短視頻,而是一個美食生活方式品牌,構建了以DDCTV內容IP、特色內容電商、美食生活體驗館為業務的品牌生態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為美食生活領域內容創業者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日日煮旗下品牌DDCTV定位為國內“最好看”的精品內容頻道場,24小時針對不同場景產出多種美食欄目。小煮集市是日日煮2016年上線的電商業務。商品涵蓋果蔬生鮮、優選美食、飲料沖調、品質餐廚、美妝個護、家居日用等。
2019年,朱嘉盈團隊發現,日日煮平臺的流量正在被抖音、快手等綜合內容平臺瓜分,不能只做垂直內容,于是她決定轉變公司的策略定位一個以內容的驅動DTC消費品公司。其實在之前的兩三年里,日日煮團隊也在不斷的嘗試,比如打造賬號矩陣,孵化內容。日日煮在簽約KOL的同時,還同袁婭維、張亮等明星進行合作,共同打造視頻內容。
這一階段,日日煮在RTE(速食)和RTC(快速烹飪)兩大領域推出多款獨家產品,包括“撈!超有飯系列”、“自熱火鍋系列”、“名廚功夫菜”、“植物肉自熱撈飯”等系列產品,累計開發SKU 超100種,目前已上線抖音、快手、天貓、京東等平臺。
其中,較為人熟知的產品有自熱小火鍋系列、豪華撈飯系列、城市撈飯系列,定價大多在30元以內。此外,日日煮還開拓了植物肉系列,植物肉撈飯主打天然植物蛋白、零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高膳食纖維等營養價值,定價 ¥24.9,據悉主要瞄準一、二線城市年輕女性消費者和注重生活品質的美食愛好者。
圖源:日日煮天貓旗艦店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日日煮在各平臺短視頻內容累計制作2.3萬條,播放累計40億次。2017年起,日日煮落地線下渠道,先后在上海、廣州、武漢開設3家線下美食生活體驗館,據悉目前美食課程累計體驗已超過10萬人次。
線上線下雙線開展業務的模式,對于朱嘉盈和團隊來說,算是一個挑戰。以線上業務來說,當今的短視頻競爭壓力大,李子柒、快廚房、迷迭香Rosemary等知名紅人接連出現,爭搶流量,擠壓其生存空間。
對于線下業務模式來說,門店房租、水電、人員等運營成本高昂,由于門店空間有限,單次接待客戶數量也有限制。此外,日日煮雖然前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基數,但如何將其轉化為線下流量并且讓消費者買單增加營收,是擺在日日煮面前的一個難關。
5年融資7輪,累計超1億美元
她將愛好做成一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日日煮已經獲得了至少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合一資本、MFund魔量基金、硅谷知名加速器500Startups、K11 Investment、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Talis Capital、尚乘數科、Ironfire Ventures、恒基地產、璞瑞基金等。
朱嘉盈曾因為一個投資人的話而受益匪淺。2015年開始進軍內地市場,對于日日煮來說是一個關鍵節點,從香港到上海,環境與生活習慣大有不同,抓住當地人的脈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朱嘉盈的做法是上海香港兩地跑,這樣的生活持續近一年。
2016年,日日煮視頻點擊量達到了6億,開始尋找融資。現實卻很殘酷,朱嘉盈前前后后跑了半年時間,卻一個TS(投資意向書)都沒有拿到。這時,一位投資人告訴她,“Norma(朱嘉盈)你不能這樣做內地市場,因為你不是打工的,你是創始人,你要全情投入這個市場才可以。”
于是,她決定全身心投入內地市場。對于融資這件事,朱嘉盈曾說,日日煮要養活一個幾十人的團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要做大,還是得拿資金,這樣可以跑得更快,做更多事情。”
直到2016年,日日煮拿到了合一資本、MFund魔量基金、500Startup等3500萬元的A輪融資,隨后又獲得阿里巴巴青睞,取得35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2017年,日日煮獲得由K11鄭志剛和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領投的1億元B輪融資。K11集團的創始人是80后“創三代”鄭志剛,他一手打造的這個潮流購物中心已進駐全國多座城市,鄭志剛聯手成立的C資本還投資了海倫司小酒館、YOHO等大消費領域的公司。在接受鄭志剛投資的5個月后,2017年12月,日日煮首家品牌生活體驗館在上海K11購物中心面世。
隨后,日日煮的融資依舊按部就班。2020年8月,日日煮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Talis Capital,尚乘數科,Ironfire Ventures,至此,日日煮已經在市場獲得8000萬美元的融資。
今年年初,日日煮宣布成新一輪2500萬美元C1輪融資,由恒基地產和香港中華煤氣主席李家杰博士的私人投資基金領投,支持日日煮持續推廣快速烹飪產品以及拓展食品科技研發業務。就在這個月,日日煮又迎來了食品行業投資機構璞瑞資本(Proterra Investment)的入股,不到10天后,日日煮宣布通過SPAC上市。
回想8年前,當朱嘉盈放棄百萬年薪的金融高管職位投身創業時,她內心有過一段掙扎。“當時如果我繼續做金融,職業生涯是可以預見的,但如果我沒有做日日煮,之后有別人做成功了,我一定會后悔。”如今,日日煮即將上市,它從8年前一個美食短視頻平臺成長為一家消費品公司,背后是中國新消費大時代強勢崛起。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