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港股研究社
小鵬汽車(以下簡稱小鵬)交出了回港后的首份成績單。
8月26日港股盤后,小鵬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
就基本面數據而言,營收成為這份季報的亮點之一,但在凈利方面,小鵬依然未能打破虧損局面。
財報發出后,美港股市場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8月26日美東收盤,小鵬跌幅達到0.61%;次日港股市場上,小鵬漲幅達到3.31%。
作為國內首個美港股同時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在市場上熱度持續不減,但資本市場上卻始終沒有給出該有的回應。
距離7月7日小鵬在港股上市已有50天時間,但目前162港元的股價,相較于其港股最高點已跌去10%。
這份超預期的財報發出后為何美港股市場反應不同?當前自動駕駛被關注的趨勢下,小鵬XPILOT又進展到何種地步?
報告期內,小鵬實現營收37.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9億元增長536.7%,高于彭博一致預期34.46億元。
營收超預期,或許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汽車銷售收入走強,交付量逐季提升。期內,小鵬實現交付量17398輛,同比增長439%,環比一季度增30%,大幅超出小鵬預計的15500-16000臺,創下季度交付記錄,由此產生的汽車銷售收入達到35.84億元,營收占比穩定在95%左右。
另一方面,ASP小幅下滑,降低了小鵬汽車的購買門檻。期內,小鵬整體汽車銷售ASP為20.6萬元,環比Q1下滑4600元,這也受益于Q2季度 磷酸鐵鋰版本的G3與G7開始交付,電池成本空間下降,側面推動整車的銷售價格下滑。對于小鵬ASP的下滑,小鵬CEO也表示,智能汽車必須價格下探才能實現全面普及。
期內,小鵬毛利率達到11.9%,環比Q1的11.2%提升0.7%,超出彭博一致預期11.34%,但去年同期卻為-2.7%,由于小鵬業務結構比較簡單,整體毛利率或取決于汽車毛利率。二季度,汽車毛利率11%,環比Q1季度10.1%提升0.9%,去年同期為-5.6%。
從小鵬毛利率以及汽車毛利率轉正及環比提升來看,小鵬開始處在毛利率爬坡、凈利虧損收窄的階段,二季度交付的磷酸鐵鋰版本由于成本相對較低,使得G3與G7的整體毛利率偏高。
期內,小鵬凈利虧損達到11.95億元,其中,營業利潤虧損達到14.43億元,低于彭博一致預期的10.23億元。
造成虧損擴張的原因主要在于費用端的壓力。期內,小鵬研發費用達到8.6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4億元,環比今年一季度增加3.3億元。這也要歸結于小鵬給自己的定位做更懂中國的智能車和全棧自研,為了證明后期軟件變現的可行性,小鵬自然在研發上的投入要多之又多。
另外,銷售網絡的擴張,銷售行政費用實現大幅度增加。期內,銷售和行政費用達到10.31億元,同比增加5.5億元。
小鵬計劃在今年增加銷售門店至300家,上半年累計增加40家,而目前小鵬僅擁有200家門店,這也意味著下半年小鵬要實現100家門店的擴張,后期面臨著不小的擴店壓力。
整體來看,小鵬的基本面數據向好,營收、交付量超預期以及毛利率處在爬坡階段,都在暗示著小鵬經營層面的改善。
但不能忽視的是,在消費者端,小鵬汽車仍然面臨一些市場疑慮。
今年初,小鵬發布公告,宣布召回1.3萬輛小鵬G3,理由就是存在無法啟動或中途失去動力隱患,以及出現汽車硬質量不行的問題。
不同理想、蔚來、哪吒、零跑這些玩家,小鵬最大的差異點就在于產品智能化。
核心目的就是通過產品智能化帶動銷量提升和品牌影響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這自然也讓市場將目光落到XPILOT自動導航輔助系統的進展上。
目前,小鵬XPILOT3.0已經發布,并進行了3000公里遠征挑戰;XPILOT 3.5也在上海車展上隨著小鵬P5的發布亮相,計劃在今年底實現上車量產;XPILOT 4.0仍在研發中,計劃于2022-2023年發布。
而關于XPILOT的進程,也就落實到了研發費用支出上。財報電話會議上,小鵬總裁顧宏地表示:目前小鵬現金流已經達到460億,這些資金將用于汽車研發和銷售市場的擴張。
此外,小鵬計劃在下半年將加速研發力度,預計2021年的研發費用會高達40億元。目前透露出的研發費用來看,今年上半年費用達到13.98億元,這意味著下半年研發費用預計將在26.02億元,以小鵬的核心側重點出發,部分研發費用或將用在XPILOT自動導航輔助系統的研發。
核心戰略產品智能化的實際落地,已經具備商業化能力的雛形。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中,小鵬首次提到了XPILOT軟件收入,表明小鵬已經實現了軟件變現。二季度,推出的磷酸鐵鋰版本G3與G7,核心目的就是為了降低XPILOT系統使用門檻,這也預示著軟件變現在未來將持續實現。
這一點在此次財報中也有體現,期內,軟件與其他收入達到1.77億元,同比增加1.27億元,環比0.36億元,理性來看,排除零部件帶來的收入,軟件變現大概率是呈現上漲的趨勢。
小鵬之所以熱衷軟件變現,背后的邏輯也不難理解。一方面,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下,依靠軟件收費已是大勢所趨,相比汽車銷售、硬件收入,軟件能為新能源車企帶來更高的毛利空間。以晶奇網絡為例,旗下核心業務軟件產品毛利率穩定在65%以上。
另外,目前國內汽車廠商基本通過車聯網服務實現營收,小鵬是國內首家確認軟件變現的新汽車廠商,XPILOT軟件的變現將為小鵬帶來可持續性的增長點。
但就目前軟件及其他收入表現而言,這一業務的營收占比并不大,期內,軟件及其他的營收占比僅為4.71%。未來,軟件變現雖有成為持續增長點的潛質,但究竟能為小鵬貢獻多大的營收,還不好說。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小鵬預計2021年的研發費用會高達40億元。可以預測的是,在這一趨勢下,是很有可能對其本身的利潤空間帶來壓力的。
事實上,加快國內布局的同時,小鵬已經開始布局海外,挪威是第一個國際市場。據了解,小鵬也將在挪威逐步構建包含銷售、交付、售后以及生活方式在內的完整運營體系,為歐洲“鵬友”提供更全面的體驗。
去年十二月,小鵬已經向挪威用戶交付100輛小鵬G3,今年2月又將209輛G3帶到了挪威市場,截至6月底,小鵬G3i在挪威交付量達500輛。此前宣布預計將在今年四季度向挪威客戶交付 P7 車型。
財報電話會議上,小鵬創始人何小鵬表示,從2023年開始,小鵬汽車計劃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車型,新車型將同時支持國際市場,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服務。
這背后也是當初規劃的實際落地,在小鵬創立之初,何小鵬就曾預設了小鵬的開展路徑,其中,堅決國際化規劃就是重要一環,目的就是為了樹立和提升海外銷售和效勞才能。
不過,對于小鵬而言,布局海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作為全球汽車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挪威新汽車滲透率高達67%,這也被市場比喻成“潭頭陣地”和“新手村”,蔚來、比亞迪等一眾玩家也將首個海外市場放在了挪威,小鵬若將腳步放在海外市場,大概率仍會面對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的競爭。
再者,海外用戶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品牌認可度較低,在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截止6月底,特斯拉占據了美國電動車市場7成以上的份額,如何突破品牌阻力線成為小鵬后續打開市場的關鍵。
如此看來,小鵬這份財報還是值得肯定,二季度強交付量奠定了公司整體業績基調,ASP下滑也在預示著XPILOT變現將持續進行,但增收也增虧以及利潤端受費用壓制的背景下,短期內仍是小鵬面對的難題。
“軟件+海外”的打法,對于小鵬而言算是比較出奇的一招,但銷量未達成一定規模之前,還不能帶來穩定的經營收入,小鵬也需要拿出更多的底牌換取投資者的信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