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科創發〔2017〕3號
有關單位: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省林業科技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全國科技工作會、全國林業科技創新大會、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云南、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培育發展創新動能、匯聚創新創業資源、推進落實改革措施、提升創新服務水平等方面謀篇布局。為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對林業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貫徹落實全省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根據省科技廳、林業廳主要領導會商的工作部署,現將云南省林業領域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項目申報指南予以發布。請按照指南要求,認真組織好2018年項目申報工作。
一、選題范圍
(一)云南重要針葉用材樹種良種創新與擴繁
研究內容:圍繞我省生態建設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的需求,針對云南松、思茅松、禿杉、華山松等重要針葉樹種種質資源退化、良種缺乏及升級換代等問題,開展優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RAD基因組測序、人工雜交控制授粉、子代遺傳測定等研究,選育出優良家系或雜交組合,為種子園建設或升級換代提供核心遺傳材料,并開展優良家系或雜交組合的嫁接、扦插等無性擴繁試驗,為大徑級用材林或脂材兼用林的培育提供良種及擴繁技術,以實現我省用材林培育的優質化、高效化。
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建立種質資源收集圃30畝,收集種質材料100份以上,營建子代測定林100畝,選育出優良家系或雜交組合10個以上,增益提高15%以上。預期性指標:申請認定良種3個以上,申請專利1—2項。
有關說明:實施年限:2018—2021年。擬支持項目數:1—3項。
(二)云南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經營技術
研究內容:針對沉香、柚木、降香黃檀、印度紫檀、西南樺等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難題,開展目標樹種良種選育、中幼林配方施肥研究;混交配置與林下植被管理;密度控制技術;目標樹經營技術研究;優質原料示范林營建。為實現云南珍貴用材樹種繁育產業化和經營可持續化的大徑級材的高效培育提供支撐。
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營建試驗示范林1000畝;提出目標樹種高效培育關鍵配套技術模式2-3個。預期性指標:申請發明專利2-3件;制定目標珍貴樹種豐產增效技術規程2-3項。
有關說明:實施年限:2018—2021年。擬支持項目數:1—2項。
(三)特色經濟林新種質創制與利用
研究內容:針對油茶、油橄欖、澳洲堅果、蒜頭果、花椒等具有特點的經濟林樹種,通過引進、挖掘、創制多個品種與種質,建立種質圃;開展引種適應性和生物學特性觀察,進行區域性試驗,研究繁育技術,配套栽培技術。
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收集油茶、澳洲堅果、油橄欖、花椒等樹種種質資源100份,建立選育圃50畝,構建良種選育平臺,培育優良無性系20個以上,雜交植株200株以上,審定良種3個以上。構建高效栽培,促成栽培體系,建立的栽培示范園500畝。預期性指標:審(認)定良種4個以上,新品種登記8個以上;申請專利5件以上,形成技術標準6項以上。開發深加工產品10種以上。
有關說明:實施年限:2018—2021年。擬支持項目數:1—2項。
(四)云南核桃功能性產品研發與應用
研究內容:評價山地經濟林生態功能;開展核桃產品功能因子提取、功能性油脂、食品及飲品開發與利用。
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創制深加工產品5種以上,包括特殊人群功能食品2-3種,功能性油脂2-3種,功能發酵飲品1-2種,休閑食品20種以上。預期性指標:研制標準8項以上,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件,構建云南省特色經濟林全產業鏈提質增效技術和標準體系。
有關說明:支持年限:2018—2022年。擬支持項目數:1-2項。
(五)龍竹(甜龍竹)良種選育及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研究內容:針對目前生產上缺乏大徑級厚壁型至實心稈叢生竹優良品種的實際,開展大徑級厚壁型至實心稈龍竹(甜龍竹)分子輔助育種關鍵技術研究。包括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克隆與功能鑒定,并建立組織培養無性系轉化體系,開展厚壁型至實心稈龍竹的分子輔助育種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原竹“四防”(防霉、防腐、防蟲、防裂)處理技術研究,重點突破大型龍竹原竹“四防”處理的機械和工業化加工技術工藝及參數,利用經“四防”處理的原竹,進行新型原竹結構環境友好型竹建筑示范。開展竹子中富含的竹類黃酮、花青素和萜類化合物等為代表的多種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提取與鑒定,竹子花青素合成代謝主效功能基因的克隆與精準表達,及基因高效表達調控技術研究,開發竹子天然成分保健產品。
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建立大徑級厚壁型至實心稈龍竹(甜龍竹)良種選育圃200畝,收集保存育種材料400份以上;選育厚壁型至實心稈龍竹系列無性系良種3個以上;制定出云南厚壁型至實心稈材用竹種、重要功能竹種和主要經濟竹種人工快繁技術標準和竹子種苗質量標準5項。研發原竹“四防”處理的加工機械、加工工藝及參數,構建原竹“四防”處理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開發竹子加工新產品5種以上并實現工業化生產。預期性指標:審(認)訂良種3個以上,新品種登記5個以上;申請專利10件以上,形成標準或栽培技術規程8項以上。創制竹子天然保健深加工產品5種以上。
有關說明:實施年限:2018—2021年。擬支持項目數:1—2項。
(六)云南省林業重大有害生物災害控制關鍵技術研究
研發內容:圍繞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紅火蟻和我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紅棕象甲、松墨天牛,重點研發無人機、衛星等空中和地面調查相結合的立體精準監測技術,利用物聯網、衛星導航定位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應急減災防治指揮平臺;研發高效低風險的災害監測及防治用無公害藥劑;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開發精準森林經營控制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集成抗性樹種培育、森林經營、生物調控等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形成相應的技術標準與規范,構建林業重大有害生物災害控制關鍵技術體系。
考核指標:構建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控制關鍵技術體系,建立應用示范地2萬畝;研發高效低風險的災害監測及防治用無公害藥劑1—2個。
有關說明:實施年限:2018—2020年。擬支持項目數:1—2項。
二、申報要求
(一)牽頭申報單位必須在云南省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運行管理規范、近3年內無不良誠信記錄、無嚴重逾期未驗收在研項目、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企事業單位。
(二)鼓勵和優先支持產學研結合聯合申報;優先支持已簽署相關合作協議的科技入滇項目。牽頭或參與申報項目的企業應為已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上年度須有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附證明材料)。同時,企業應為盈利企業,且上一年度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須低于70%(附審計報告及相關附表),優先支持已進入各類科技園區的企業。
(三)項目申報單位須將科研項目經費納入單位財務統一管理,按科研項目分財政科技經費、自籌經費單獨核算,專賬管理。企業牽頭或參與申報項目的,匹配資金比例不低于1:1,并出具資金配套承諾書,立項后據此驗收。
(四)項目負責人應當為直接領導或從事項目研究開發的骨干成員,并且能組織協調整個項目執行工作。每個項目負責人限申報1項項目,目前承擔有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且項目尚未結題驗收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
三、申報方式
(一)網上填報。申報單位用所分配的登錄賬號登錄云南省科技廳門戶網站(http://www.ynstc.gov.cn)進行項目申報。首次提出項目申請的單位須先進行單位注冊并經審核通過,獲得賬號后方可登錄填報項目申請材料。
申報單位網上填報項目申報材料的受理時間為2017年5月10日8:00至2017年6月9日18:00止,逾期不予受理申報。
技術咨詢電話:0871—63139770。
(二)組織推薦。項目申報材料經網絡在線填報并提交后,須在線導出并打印紙質材料,經所屬科技主管部門(包括各州市科技局,省直有關單位、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中央駐滇單位等科技管理部門)審查,簽署推薦意見,完成有關簽字、簽章手續。多家單位聯合申報的,所列合作單位均須在申報書中加蓋公章,并附上項目合作協議或合同(須明確在所申報項目中的任務分工)。
(三)材料報送。所報送的項目申報紙質材料內容必須與網上填報內容一致,項目申報紙質材料一式2份。
報送地址:昆明市北京路542號,省科技廳1樓大廳政務服務窗口。
省科技廳政務服務窗口受理時間:2017年5月10日8:00至2017年6月9日18:30止,逾期不再受理。
聯系電話:0871-63138696;郵編:650051。
四、指南咨詢
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0871—63134404
創新發展處:0871—63145664
省林業廳科技教育處:0871—65039100
五、相關事宜
(一)省林業廳參加受省科技廳委托的專業機構組織的項目評審,并提出項目立項及經費安排的意見建議;
(二)省科技廳負責完成項目立項工作,與承擔單位簽訂的項目任務書送省林業廳備案;
(三)省林業廳與省科技廳共同承擔項目實施監管工作,共同組織到期項目驗收;
(四)省林業廳負責項目階段成果、最終成果的應用推廣。
?
?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 云南省林業廳
???????????????????
???????????????????????? 2017年4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