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圖/北京環球度假區官方微博
文|犀牛娛樂,作者|小福,編輯|夏添
又“真香”了。
伴隨籌備工作進入尾聲,北京環球影城在8月20日正式進入了受邀賓客參與內部壓力測試階段。一時間,之前的“土味短視頻營銷”“天價餐廳”爭議一掃而光,北京環球影城相關話題立刻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的焦點。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黃牛倒賣現象。
在受邀內測開啟僅一天后,北京通州警方便發布通報稱針對有人舉報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倒賣環球影城內部測試體驗資格的情況依法開展調查。經查,四人以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價格,倒賣環球影城內部測試體驗資格,擾亂正常經營秩序。目前,4名違法行為人已被北京通州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不過,此次警方通報似乎只是冰山一角。犀牛君發現,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內測票倒賣現象根本沒有就此偃旗息鼓,更有了價格不降反升的態勢。
而隨著9月1日起北京環球度假區進入邀請制試運營階段,以及考慮到接下來開園前期的超高熱度,恐怕這樣的市場亂象還會持續上一陣。
據部分黃牛表示,“在8月20日至31日這段時間,將為北京環球影城內賓體驗和內部員工測試階段,9月的試運營階段則將自9月2日起開始接待受邀賓客,最終將在9月20日正式開園。”
有消息稱,內測階段的門票發放對象主要為相關單位員工及環球內部員工的親屬朋友。而在9月更大規模的試運營階段,環球影城官方已在通告中表示這一階段的受邀客人將包括部分度假區合作伙伴,以及正式市場推廣活動中選中的粉絲。這兩個階段的門票均不會公開銷售。
犀牛君身邊已經參與第一階段內測的友人透露,內測邀請函中將附有一張帶有入園日期和二維碼的紙質票,通過錄入個人信息實現資格綁定。在入園時,還會有機器拍攝入園照以作二次認證。
這也就意味著,盡管北京環球影城已經多次強調門票不會對公眾售賣且不可轉讓,但由于綁定機制的存在,黃牛仍然可以通過轉賣未認證門票來達到目的。
一位有購買意向的游客告訴我們,在他聯系黃牛購買內測階段門票時已經較晚,8月只剩下30、31兩日的內測名額,其他日期均已預約滿員。而內測票的價格也從警方通報的5000元上漲至7000元。
犀牛君在今日聯系到一位黃牛時,黃牛表示8月內測余票只剩下31日可預約,標價5000元,9月的試運營門票暫時還比較充足,每張單價超過2000元。此外,這位黃牛也建議犀牛君若不心急可以等待開園后再前往。前期門票普遍緊缺,二級市場也就自然水漲船高。
眼下,本土疫情即將告一段落,原定在5月開園卻一直延遲至今的北京環球影城也終將迎來正式開園。而這一周來未開先火的種種跡象,已經顯示出了大眾們對北京環球影城的超高熱情。
關于環球影城的市場地位,想必我們并不需要過多贅述。
環球影城與迪士尼樂園是當今世界最為知名的影視娛樂主題公園。主打親子受眾的迪士尼樂園,憑借強大的IP影響力與豐富的經營經驗,一直穩居全球影視主題公園業績榜首。而手持“哈利·波特”“變形金剛”“侏羅紀世界”等熱門IP的環球影城,則憑借更全年齡向的受眾定位與科技感十足的游樂設施,吸引了更多成年游客群體。
事實上,早在2001年NBC環球公司就計劃在中國建設一家環球影城,然而由于上海迪士尼樂園以及項目規劃審批等內外因素影響,北京環球影城項目計劃一度擱置,直至2014年才得以獲批,并于2016年正式動工。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原定于今年5月開園的環球度假區,也一推再推至今日。
據悉,本次開園的北京環球影城一期將開放七大主題景區,包括變形金剛基地、小黃人樂園、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侏羅紀世界努布拉島、好萊塢、未來水世界,以及全球首個“功夫熊貓”主題景區功夫熊貓蓋世之地。
隨著未來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設,北京環球度假區最終占地將達到4平方公里。該主題公園不僅是世界第五個、亞洲第三個、中國第一個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也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家環球影城主題公園。
一定程度上說,由于受眾的差異性,位于上海的迪士尼樂園與位于北京的環球影城,并不會構成太大沖突。據首旅集團董事長宋宇接受采訪時介紹,在開園以后,每年北京環球度假區預計接待游客數量在1000萬-1200萬人次。隨著環球影城的啟動,將有效撬動周邊旅游、經濟等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大阪環球影城引入本土的任天堂馬力歐主題園區,北京環球度假區也在今年2月宣布與騰訊互動娛樂達成合作關系。未來將引入騰訊游戲自有IP,并將在2022年的季節性活動中首次亮相。來自中國的本土IP能否在這個“純血”好萊塢主題公園中生根發芽,這一點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另外,對于電影行業而言,對應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影城的開啟,也將為環球影業旗下諸多新項目的線下首映提供新的落腳地。當然,實現這件事的前提必然要在撲滅新冠疫情后。
從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遍地黃牛到北京環球影城內測的天價門票,這些享譽全球的頂級影視娛樂主題公園,一次又一次展現著其強大的市場吸引力。而這種以地產為內核,主題公園為框架,影視IP為驅動的穩固吸金模式,也吸引了許多國內影視公司爭先效仿。
早在2011年,老牌頭部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就率先開啟實景娛樂布局。此后光線、博納乃至傳統地產行業起家的萬達、恒大也都先后涉足實景娛樂產業,而這些公司無一例外都陷入了自有IP帶不動實景娛樂的尷尬處境。
時至今日,距離“國產迪士尼”模式最近的其實是特種電影技術、設備起家的華強方特。
華強方特于2007年開始發力主題樂園業務,后憑借打造“熊出沒”等代表動漫IP反哺主題樂園,以內容驅動實景娛樂業務,形成了較穩固的產業架構。主題樂園也成為了華強方特的主要營收來源。
根據華強方特2020年財報,公司報告期內總營收為40.22億,其中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業務收入達到33.48億元。
圖源:華強方特2020年財報
不過,營收亮眼之余,由于主題公園的重資產性質,讓華強方特的盈利情況堪憂。根據華強方特2019年釋出的招股書,控股的77家子公司中有40多家上年處于虧損狀態。而隨著“熊出沒”IP價值的下滑,《俑之城》《奇跡少女》等新內容的失利也讓華強方特開始面臨內容青黃不接的困擾。
眼下內部問題尚未解決,又盼來了好萊塢的吞金巨獸。當敵人變成了“哈利·波特”和“變形金剛”,這些根基不穩的本土IP又能剩下多少勝算?
怕是更難咯。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