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itlaoyou-com
開業不足一年,西安地區寶能生鮮的25家門店已全部關停。
去年下半年起,寶能生鮮陸續在西安本地招收BD、店長等職位,并在西安陸續開出25家門店。然而時隔半年,據上游新聞報道,今年上半年起,寶能生鮮在當地陸續關停9家門店并裁員。
剩余的16家店,也沒有逃過關店的命運。
西安當地一名店長透露稱,7月初,公司通知店長開會,提出7月15日以前關閉所有店鋪的要求,并要求按照總部指示,讓每名員工簽署《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和《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
如今,打開寶能生鮮的小程序,定位選擇在西安已經無法下單。與此同時,大量寶能生鮮的員工及相關人員均面臨被裁員、欠薪等問題。
雖事發突然,但寶能生鮮的撤退其實早有預兆。
今年6月起,西安寶能生鮮門店開始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與此同時,店長根據公司要求,不斷催促打折銷售店內商品,但補貨次數卻寥寥無幾。
而繼寶能生鮮西安門店全部關停后,寶能生鮮員工、倉庫、供應商等一整條鏈路上的相關人員,紛紛面臨著欠薪問題。
“已經停發兩個月工資了,直到現在(8月),都沒有收到工資。”某寶能生鮮員工稱,自7月15日被店長突然通知停職后,自己再未收到薪資,總額超萬元,補償金更是毫無音訊。
除卻西安,寶能生鮮在多地被爆出“欠款”“拖款”之事;曾經極速擴張的寶能上線,仿佛在一夜之間上演“敦刻爾克大撤退”,并深陷爭議漩渦之中。
“真是生鮮行業的一股泥石流。”一名前寶能生鮮店長感嘆。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時刻,“寶能生鮮”品牌正式成立,定位是社區生鮮店,最早在南京上線,同時推出社區團購模式。
業務上線一周后,日最高訂單量突破1000單。
但高光時刻總是短暫的,自去年6月起,美團、拼多多等悉數參戰社區團購,京東、阿里緊隨其后,加之錢大媽、鍋圈等社區店迅猛擴張,令生鮮賽道異常火爆。
市場競爭之下,過去與生鮮“絕緣”的寶能生鮮生意日漸慘淡。
原寶能生鮮北京區域某店長表示,“寶能生鮮要求每個門店配置1名店長,3名店員,房租一個月8000元,可營業額每天不足2000元。”
照此測算,該門店月虧損在1.5萬元左右;而更多的門店,日營業額僅數百元。
試水不到1年后,去年9月,寶能砍掉了昔日重金發力的社區團購業務,終止C端團長模式;到去年年底,寶能生鮮多地線下門店便陸續裁退店員并關停。
今年2月,網傳寶能大規模裁員、停發年終獎、停繳社保等,裁員比例20%~30%,裁員順序為先總部,后各下轄分公司。
對此,寶能生鮮回應稱,“相關網絡信息不實,寶能集團春節前后確實存一定比例裁員狀況,但包括寶能物流在內的寶能集團各大業務板塊,均未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
然而到今年1月,寶能生鮮在廣深區域關停部分門店并裁退部分店員,其中包含60余名外包人員;
今年3月起,寶能生鮮關停濟南部分社區門店,并于4月底臨時通知并關閉當地所有門店;
今年6月起,寶能生鮮陸續關停鎮江、泰州、揚州三地所有門店;
......
寶能生鮮陸續關店背后,拖欠外包人員、員工、物流司機的薪資,拖欠供應商款項等等情況層出不窮。
南昌寶能生鮮某冰凍家禽制品供應商稱,自己被拖欠40萬元賬款,甚至當自己去南昌寶能生鮮的負責公司“興師問罪”時,對方財務人員稱,其工資也沒有按時發放。
一名福建閩侯的寶能供應商同樣向媒體表示,自己被拖欠了10萬元貨款。
今年4月,寶能生鮮開始出現匯款不及時的情況,并要求上述供應商與新公司簽訂供貨合同,帳期將縮短至15天。然而當該供應商按約供貨后,貨款并沒有如約而至。
“門店已經關了,找到寶能也不認賬,門店甚至還欠著物業的費用。”
甚至在北京,寶能生鮮門店還拖欠門店租金達45天之久,總部要求網店開發負責人跟房東砍價,“房租再緩一緩。”
寶能生鮮內部人士對此表示,目前生鮮業務一直在虧損,將會分三批退城,關閉上百家門店。屆時,寶能生鮮會退出五十多座城市,只留下運營成本低的城市繼續維系。
折戟社區團購、敗退社區店,曾吹響沖鋒號角的寶能零售,發展并不如意。
2017年,寶能零售集團成立,隨后孵化出倉儲式會員店“東市西市”、精選超市“悠寶利”和生鮮加強型便利店“萬麥”等零售業態,但實際業務進展都極為緩慢。
以東市西市為例,自2018年11月至今,南京首店關門,其全國僅在無錫布局了2家門店。而精品超市“悠寶利”目前開店僅個位數,數量最多的萬麥便利店,目前全國也僅14家店。
如今,關店撤退的寶能生鮮,又何以至此?
成立初期,寶能生鮮在多地以“平均每三天開一城”的速率擴倉,甚至上演過60天開出50城的速度。截至2020年11月底,寶能生鮮已經在全國100個城市開設中心倉。
開店速度雖快,但也暴露問題。
2020年9月20日,寶能生鮮蘇州站停止C端團長模式,重心調整為發展線下社區生鮮門店業務;同年10月,南昌寶能生鮮宣布關閉平臺團長業務。
在社區團購業務上,寶能生鮮“先開槍,再瞄準”,但在激烈競爭中,其只得砍掉這一項目,再大力發展社區門店。
去年10月31日,寶能生鮮門店突破1000家,實現百城千店目標。另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到家社區店的數量已將近二千家。
今年2月,寶能生鮮業務優化調整后,更是定下目標,在一年內至少新開5000家社區生鮮門店。
跑得雖快,但內部管理卻“問題頻發”。
有媒體報道稱,大量美菜、呆蘿卜的中層領導混雜在寶能生鮮之中,而“因為派系,內部產品立項的時候有很多博弈,并非從企業發展的需求出發,導致一些不受歡迎的產品可以上線。”
商品質量導致的銷售KPI,更是層層壓在員工身上。
為了沖業績,寶能物流集團直接為所有員工布置了銷售任務,要求全員營銷,最終要求每位員工當月在門店內自行購買200元的肉類產品,一方面消化庫存,另一方面提升門店業績。
店長沒有權利參與選品,也沒有退回的權利,賣不出去的貨需要店長賠;采購的很多商品均為臨期,一旦銷售不完過期,同樣要罰店長。“日清報損,高于5%自己買賠!”
一環套一環的管理問題,為寶能生鮮的撤退埋下注腳,但追本溯源,寶能生鮮缺乏的是零售思維和生鮮供應鏈經驗。
根據媒體報道,寶能生鮮的果蔬生鮮采購隔一天才到店采集、豬肉售賣大部分都沒有專業的肉臺、一臺絞肉機供五六家門店.......
在擴張初期,寶能生鮮意欲快速實現規模效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此目標,但最核心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不足,乃至零售基因的缺失,使得寶能生鮮發展受阻,加之自營社區店投入成本高,行業分食蛋糕者眾多,寶能生鮮最終也只得陷入虧損中。
因此,寶能生鮮不得不“收縮城市,尋求盈利。”
但實際上,寶能并不是第一個入局生鮮社區店的傳統企業,房企們也有著自己的野望。
如今,房地產企業都在探索“業務多元化”之路,如恒大、碧桂園、寶能、佳兆業等房產公司,都曾涉水新零售。
今年4月,恒大上線社區團購項目“恒優選”,定位社區生活電商;而碧桂園則在“鳳凰優選”折戟之后,又推出碧優選,再戰社區團購。
在這場賽事中,房地產公司雖然占據了社區場景的優勢、并且手握資本;但在互聯網技術、倉配體系以及供應鏈建設、流量獲取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短板。
社區店,這是房企轉型及業務多元化的解決之道,但開店極為考驗運營精細化程度,包括選址、選品,同時也考驗技術,例如大數據化的以銷定采、利用云端存儲能力優化門店庫存損耗等。
而彌補技術與運營短板,對房企來說是顛覆底層基因的長期工程,并且短時間內難以自我造血,這也進一步加大了房企的資金鏈壓力。
缺乏零售基因、缺乏互聯網思維,房企換軌新零售并不容易;擴張最為激進,卻又迅速撤退、留下一地雞毛的寶能生鮮,無疑是房企轉型新零售中?“教科書式的反面教材”。
追求盈利本無問題,但最關鍵的商業倫理不應該被破壞,寶能拖欠多個環節人員的薪資與貨款一事,仍未得到圓滿解決。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