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資本星球,作者丨唐飛,編輯丨貝爾
閱文的財報,就像它平臺上的小說劇情一樣跌宕。
去年業績還是處處受氣的入贅女婿,半年報凈虧32.96億元;今年就成了霸道總裁,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0.83億元,同比增長132.85%。
眾所周知,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自上市以來,在網絡文學市場持續占有較大份額,但該公司所面臨的挑戰與爭議也一路相隨。從最初被質疑過度依賴數字閱讀收入,到圍繞IP強化版權運營業務被指效果不達預期,再到收購的新麗傳媒一度將公司整體業績拖入泥潭,過去幾年市場對閱文的質疑聲不斷。
但今年上半年,暴漲的業績預示著閱文的IP生態似乎迎來新的轉機。富瑞也發布研究報告稱,閱文中期收入及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收益勝于預期,維持閱文集團“買入”評級,給出目標價90港元。
與此同時,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趣頭條、中移動等大企業均已發展各自的在線閱讀平臺,并著力培養自己的“作者群”,直接給閱文集團帶來不小競爭壓力。
此外,不少文學創作領域的公司也積極擁抱資本市場。7月,讀客文化成功登陸創業板,首日大漲超19倍,刷新A股紀錄。果麥文化與磨鐵集團也在積極推進上市進程。
從投資角度看,數字閱讀模式的核心是內容,內容的核心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譯為“知識產權”)。因文字作品具備獨特的粘性和長尾性,基于這些特性孵化的IP可以給產業鏈后端提供高昂的衍生價值,包括動漫、影視劇、周邊等產業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IP資源。
故而使得與文學閱讀這一IP源頭相關的公司在近幾年備受追捧,那么數字閱讀的盡頭到底是什么?像閱文這樣的爆發增長可持續嗎?
如今,閱讀已經成為許多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在下班路上的常態。這個“習慣”的養成,還要歸功于一項政策。
2014年,“全民閱讀”上升至國家級規劃。此后,“倡導全民閱讀”連續多年次被寫入政府報告中,隨之而來的是,線上線下多渠道并舉的閱讀服務不斷滿足年輕讀者的閱讀需求。
從種類看,出版物數字化作品占20%左右,而網絡文學作品占數字閱讀作品比重達80%。
數字閱讀也保持高速增長。數字閱讀產業規模從2014年的338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3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5.22%;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為9801億元,同比增長17.64%;預計到2020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達到12134億元。
而且,從歷史數據看,網絡文學整體保持高增速。2018年以前,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及市場規模增速均高于數字閱讀行業整體增速;2018、2019年,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及市場規模增速與行業整體增速保持一致,2020年略低于行業增速。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
從讀者構成來看,90后已經成為閱讀主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9年度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網文活躍用戶中,95后讀者占54.5%;付費用戶中,90后占比已超過用戶總量的66%。
同時,Z世代(指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用戶對其他領域的閱讀興趣也是多元和細分的。京東圖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Z世代用戶在購買實用性學習書籍之外,成交金額占比最高的圖書類別依次是“小說”、“青春文學”和“文學”。
在小說和文學類圖書中,“Z世代”的喜好也十分廣泛。年中暢銷書榜TOP150中既有《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紅樓夢》《圍城》等經典文學,又有《笑場》《白夜行》《解憂雜貨鋪》等近年來熱度較高的書籍;既有《三體》這樣的經典科幻小說,又有《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樣近年問世的暢銷紀實文學。
也正是新一代讀者的這些特性,使得基于文學作品的IP改編成為近幾年熱門,由文學作品改編的動漫、游戲、影視劇等層出不窮。
閱讀的變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依賴紙質圖書的銷售,但隨著數字閱讀越來越普及,閱讀的商業模式也發生改變,出現了閱讀付費、會員付費等模式。
快手聯盟在報告中指出,數字閱讀行業中,會員付費目前已較為普遍,數字閱讀可結合短視頻(用戶具有重合度)、可結合電商、小游戲等模式實現內容價值放大。
以視頻領域為例,2021年上半年中國IP改編的劇上線72部(占上線總數的39%,同比增加4.3%)。在播出平臺中,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芒果TV的IP劇占比分別為32%、29%、22%、14%,其中人氣前三IP劇分別為《山河令》《叛逆者》《斗羅大陸》,分屬于優、愛、騰三大平臺。
我們以山河令 IP(原著作《天涯客》)為例,看看文學作品是如何一步步變現的。
《天涯客》是由priest原創的一部武俠江湖風的耽美小說,2010年10月7日于晉江文學城連載,最終修改于2011年1月18日,全文共77篇,并6篇番外。這部小說的版權在慈文傳媒手里,小說大火后,慈文影視聯合優酷對小說進行了改編和翻拍,并最終定名《山河令》。
2021年2月4日登陸優酷后,該片的貓眼評分達到9.1分,高于2020年《陳情令》的8.0分。
在播出結束后,2021年五一期間《山河令》舉辦“生來知己《山河令》主題演唱會”,由優酷、蝦米影視音樂出品,大麥主辦,疫情以來國內首場較大規模的線下OST(original sound tape原聲帶)演唱會。大麥數據顯示,演唱會共計60萬人次參與搶票,14秒售罄,兩場演出在線累計播放量近4000萬,累計點贊數破億。
《山河令》演唱會不同于傳統的演唱會,是一場全陣容、趣互動、強體驗的 IP 晚會,在尊重劇集IP基礎上,重新塑造從劇里內容延伸出的現場互動體驗,包含了演唱會的專業表演,又兼顧了粉絲見面會的追星體驗。從演唱會的票房到線上點播數據看,《山河令》的吸金能力成功延展。
這部開播時 “零贊助”的影視劇,到收官時已吸引到近三十個中外品牌的目光,伊利植選奶、娃哈哈、一葉子等紛紛搶位。山河令主題演唱會也吸引娃哈哈、一葉子、可口可樂等品牌的冠名和贊助。
據慈文傳媒公布的《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顯示,《天涯客》及衍生品給公司帶來了1.51億的收入。
此外,優酷與阿里魚通過授權合作和自主開發的方式打造劇集周邊。漢服、圖冊、禮盒、收藏卡、原聲音樂碟等,基本集齊了當下主要的衍生品形式。非眾籌衍生品上,優酷在官網和官方模玩天貓旗艦店推出了官方潮玩手辦、Q版系列手辦等。
優酷模玩店鋪數據顯示,售價89元-534元的Q版手辦目前已開始預售,9月15日發貨;劇中角色周子舒和溫客行在戲中的兩套長袍也進行了拍賣,溫客行的紅色海報款長袍的拍賣價高達22.4萬元(后拍賣款已捐贈)。
所以,在某種層面上《山河令》給了文學IP一種新的可延展的變現路徑,即從文字到影視、再到周邊的模式。
除了長劇,七貓、米讀、番茄先后在快手、抖音發布由站內小說改編而成的微短劇,快手聯盟也在積極探索閱讀賽道,針對圖書推出“閱讀+”的變現方式,突破行業。
這些積極的嘗試都進一步豐富了網絡文學的變現模型。
2021年的閱讀市場戰事已走入中場階段。
首先,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番茄、七貓閱讀平臺占據在線閱讀頭部位置(2020年安卓系列免費閱讀平臺下載總量中七貓與番茄分別為16.8億、16.5億次,見下圖),同質化素材致使用戶注意力提升難度加大,平臺流量瓶頸已顯。其次,用戶留存問題也凸顯出來,各平臺的活躍用戶數量在2020年波動不大,甚至已成“一字線”態勢。
各家平臺似乎已格局初定,難有變化。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
未來,數字閱讀的盡頭是什么?答案是優質內容,是可持續的內容。
可持續的內容產生后,如何形成IP效應?IP的產生需要獲得大部分用戶的喜愛,形成口碑,形成粉絲沉淀,進而帶來IP,IP的衍生可以通過多媒介的產出,進而形成了IP改編市場。良性的IP改編市場也利于反哺閱讀,進而帶動閱讀的可持續性的優質內容輸出,形成良性的螺旋向上的發展。相反,如果IP用不好,反而會傷害粉絲甚至傷害原作品。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閱文集團曾成功輸出過《鬼吹燈》系列文學作品,并曾一度掀起“盜墓文學”浪潮,但在這款熱門IP的開發上表現并不理想。
鬼吹燈系列網劇雖然已上映《鬼吹燈:精絕古城》、《鬼吹燈:黃皮子墳》、《鬼吹燈:牧野詭事》等多部,但風格、主演并不統一,改編水準、制作水平也不穩定。電影方面,鬼吹燈的改編電影《尋龍訣》、《云南蟲谷》也已上映,票房成績分別為16.82億和1.5億人民幣。
作為對比,英國作家J·K·羅琳(J.K.Rowling)的代表作《哈利·波特》同樣擁有廣泛的讀者基礎,如今已有風格、主演統一的8部電影、主題公園和其他衍生品。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全球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達78億美元(約合506億元人民幣)。
所以,對于熱門IP作品的改編,不能一味求新求快,也要“珍惜羽毛”,重視長尾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