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歪道道
20日,《山河令》下架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粉絲剛剛真情實感地跟這部劇告過別,沒想到下午優酷悄悄又把《山河令》重新上架。而就當粉絲在懷疑《山河令》是否逃過一劫時,該劇再次從優酷下架,搜索“《山河令》”已看不到正片,只剩下少許的剪輯片段。
優酷的騷操作著實震驚了不少網友,而其對下架與否的試探和猶豫,恰恰暴露出這個曾經的視頻老大現在爆款難求的尷尬。更何況《山河令》下架,優酷再想吃耽改劇的紅利就更難了。
當然,《山河令》的下架,深層的預警不在于此,而是新的耽改劇遲遲不定檔,舊的作品慘遭下架,這背后的政策風向著實難猜。而且按照一般影視劇潮流的周期規律,耽改劇的紅利期未必還能持續太久。
2018年暑假,一部低成本的、沒有任何知名明星加持的耽改劇在優酷突然爆火,盡管劇情慘遭魔改,但兩位主演的演技撐起了一部爆款,而編劇化耽美為兄弟情的操作,又為耽美小說改編為“合規”影視劇找到了正確打開方式。一時間,資本嗅到了耽改劇身上潛藏的巨大利益。
然而,資本一旦進入,任何行業也就變了味。
今年《山河令》爆火后,另一個經常出現微博熱搜的名字是“天官賜福”,和《魔道祖師》同屬于晉江作者墨香銅臭,《天官賜福》在原耽圈也擁有眾多書粉。但自從宣布影視化后,關于兩位主演的選角多次引發爭議,劇組遛了半個娛樂圈的男演員,引得各家粉絲互撕爭吵,怨聲載道。
而當最終確定角色后,又讓粉絲大感失望,吐槽“沒想到圈內頂流不合適,選了一批秀人”,從目前公開的演員表上可以看出,劇中幾個關鍵角色的扮演者都是選秀出身。
這和《天官賜福》背后的資本脫不開關系。百度百科顯示,劇版由愛奇藝、克頓傳媒、辛迪加影視制作,其中克頓傳媒、辛迪加影視屬于華策影視旗下。華策影視向來喜歡利用內容優勢,與各領域的專業公司聯手,尤其是愛奇藝與騰訊視頻,早在2014年就傳出愛奇藝要和華策影視成立合資公司。
根據華策影視7月15日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華策影視電視劇項目開機7部,殺青8部,取證6部,首播13部,并在騰訊視頻點擊量前十中占30%,在愛奇藝熱度榜前十中占40%,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天官賜福》聚集了創造營、青春有你等熱門選秀綜藝出道的藝人。當然,不只是《天官賜福》,《左肩有你》、《默讀》、《張公案》、《烽火流金》等耽改劇的主角們,不少都是選秀出身。
回顧耽改劇的發展,從《鎮魂》、《陳情令》到《山河令》,爆款耽改劇不單靠題材,主演能演出角色的魅力才是關鍵。在出演《鎮魂》之前,北電表演系畢業的朱一龍在娛樂圈已經沉淀了9年,中戲表演系畢業的白宇則打拼4年,肖戰、龔俊等人也在娛樂圈當了很長時間的“小透明”。至于選秀出道的愛豆們,甚至連影視劇都沒演過。
資本綁架影視,上一個慘痛的失敗案例是以鹿晗等人為代表的流量明星,在他們演技還沒有成熟的時候,資本想要收割粉絲,便不斷地將影視資源砸向流量明星。這不僅直接造成長達數年影視劇被小鮮肉“壟斷”的陰影,更是IP效應漸趨失靈的一個關鍵因素。
過去,流量明星在大IP改編中集體“挑大梁”,如今,選秀藝人紛紛涌入耽改劇,資本越瘋狂,就越是最危險的時候。
提到耽改劇,就不得不提到耽美。耽美文化從日本傳至國內,2012年左右晉江言情開始衰退,小眾的純愛文化成了新的刺激點,此后,Prist、非天夜翔、巫哲、墨香銅臭、西子緒等一眾純愛作家先后成名。而最初,喜歡耽美的讀者圈地自萌的居多,自覺原耽若是被擺到明面上,多少有點羞恥。
當時,大多數沒人想到影視圈會注意到這一股小眾文化,不過反過來講,耽改劇流行,除了有資本的助推,本質上仍建立在這部分對耽美小說愛得深沉的忠實讀者上,也建立在長達近十年經久不衰的耽美文化上。
換句話說,只要原耽圈還在,耽改劇就自帶流量。
但是,原耽圈也已經不是以前的原耽圈了。老人閉麥退圈,新人狂喜亂舞,她們看了幾本書就覺得懂了耽美的真諦,嘴里高喊著“同性才是真愛,異性是為了傳宗接代”,掀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網絡罵戰。
不得不承認,日漸飯圈化和低齡化的趨向,讓整個圈子生出一種自我陶醉和天生優越的瘋狂,也進而使得建立在原耽基礎上的影視劇產業鏈,實際上始終搖搖欲墜。因為一旦不小心觸動警戒線,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成長問題,無論是耽美還是耽改,都很可能直接被打回原形。
正如一位不混圈的耽美資深愛好者所說,“我寧愿所有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讀者看客,而不是把他們奉上神壇,將之推入輿論漩渦”。
原耽圈的風氣和浮躁,不僅讓以前圈地自萌、較為克制與理性的那群粉絲漸漸流失,而且也直接影響了圈內作品的產出和質量。根據公開數據表示,當前在籌備中、已經版權交易、已開機、待播階段,未來將要走上市場的耽改作品數量已經超過了80部,而這還不是最終的數字。
所以,當圈內早期知名的耽美小說幾乎都被收入囊中,質量上差強人意的新文顯然不能滿足資本的需求。
回看近幾年晉江積分榜上的作品,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差不多還不是原來那幾本,整體變化不大。這意味著一方面很多名不副實的新作被追捧得太過,另一方面,原耽圈多少有些青黃不接了,一部分作者也受圈內浮躁的氛圍影響,什么火就去寫什么。
原耽是耽改劇的源頭,很多人認為耽改劇最大的風險來自無法預測的監管動向,但“兄弟情”畢竟提供了規避風險的方法。而如果源頭出了問題,最大的可能是全面崩塌,并沒有緩和的余地。
縱觀影視劇的發展脈絡,國產劇越來越多元化,但每一個時期多少也有流行的趨勢,每一個類型的影視劇也有其黃金時代。
2000年后,古裝劇、家庭倫理劇流行,綜藝節目大行其道,《孝莊秘史》、《武林外傳》、《鄉村愛情》、《美人心計》等大批優秀作品陸續登場,帶動市場經濟發展;2009年,《仙劍奇俠傳3》開播,掀起仙俠劇的一個高潮,而后《古劍奇譚》、《花千骨》等再續仙俠情懷;2011年,《宮鎖心玉》開播,穿越潮流和清宮宮斗接踵而至。
古裝、武俠、家庭倫理、軍事諜戰等題材的影視劇,大多最受老百姓歡迎,它們往往能經歷巔峰到沒落再重回舞臺,不過也有不少曾經廣受追捧,卻最后幾乎消失在熒幕上的類型劇。
比如穿越劇,2011年《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的連續熱播,讓穿越劇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題材,但此后除了2015年播出的《太子妃升職記》在網絡上曇花一現,穿越劇的身影看似尤在,存在感卻微乎其微。穿越劇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關審查收緊,不予立項。
耽改劇比穿越劇背負了更大的政策風險,從《山河令》爆火之后,我們看到,備受矚目的熱門耽改劇沒有一部成功定檔,吃絕戶的臟水早就潑到了《山河令》身上。更何況,從《鎮魂》到《陳情令》、《山河令》,每一代耽改流量明星之中,都會有一人曝出負面新聞,這種頻繁的翻車,是不是加劇了政策對耽改風口的收緊,這是背后資本最擔心的。
回到影視劇流行周期的問題上來,穿越劇、職場劇、盜墓劇、情景喜劇…我們可以看出,越是小眾化題材的影視劇,流行的周期就越短。
一方面,聚焦于垂類屬性的影視劇,觀眾對其的要求往往更高,但相反影視公司制作的這類影視劇普遍存在硬傷,一兩部精品根本就帶不動整個賽道;另一方面,相比創作空間較大、有大量群眾基礎的影視劇,小眾化題材會更快面臨同質化、低品質、原創能力等問題。
耽改劇出圈,其實并沒有改變耽美文化小眾化的本質,而且無論耽改劇的受眾群體擴大到何種程度,或是帶來多大的商業價值,它也不可能成為主流。
不過與以前流行的影視劇潮流相比,耽改劇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粉絲和輿論對于耽改劇的關注和忠誠,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耽改劇的不容易。從立項、選角再到過審,耽改劇自帶“堅強”光環,這和粉絲推崇的“為世事所不容”的耽美愛情異曲同工。所以,耽改作品與粉絲之間就格外“情深意重”。
而換個角度想,如果耽改劇沒有了重重“困難”,它是否會像其他題材的影視劇一樣遵循正常的發展規律呢?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堵不如疏,一旦沒了新鮮感和稀有性,耽改劇自然優勝劣汰。
從2016年至今,耽改劇走到現在確實一路坎坷,只是更坎坷的或許還在后面。
【鈦媒體作者介紹: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