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科計發〔2012〕14號
?
各州(市)科技局,廳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橋頭堡建設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在橋頭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一)統一思想,服務大局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決策,把云南的開放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歷史性地把云南推向全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為云南跨越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和重要動力。綜觀國內外形勢和云南具體實際,立足當前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和現實發展基礎,云南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要克服發展的制約因素,發揮云南的潛力、特色和優勢,加快橋頭堡戰略的實施,推動云南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興產業、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擴開放”等方面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必須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云南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借助科技這一有力撐桿,推動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全省科技管理系統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服從橋頭堡建設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搶抓機遇,科學謀劃,超前部署,全力推動云南科技進步,加快創新型云南建設,助推橋頭堡戰略深入實施。
二、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發展目標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深入實施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省優勢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化科技開放合作,推進技術交流與轉移,構筑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橋頭堡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加快建設開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
(三)工作原則
聚焦發展熱點,增強科技支撐;
強化自主創新,培育新興產業;
擴大對外開放,加強科技合作;
改善生態民生,促進和諧穩定。
(四)發展目標
今后5年的主要發展目標:
1.加快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基地建設。完成云南科技創新園工程建設,投入正式運行;在有條件的州市,建立2—3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科技交流與培訓基地;建成覆蓋東南亞、南亞和全省的技術轉移合作機構網絡,建立一批專業化的國際技術轉移分支機構,引進一批國際金融、專利、商標、法律等專業化服務機構。
2.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我省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光電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水平進入全國前列,繼續保持我省煙草、花卉、咖啡、橡膠、木本油料、磷化工、稀貴和有色金屬材料等領域創新能力的全國領先地位。
3.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0個;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
4.促進產業創新基地建設。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達到9個;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0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達到200戶;依托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成一批外向型特色優勢產業創新基地。
5.加強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引進高端科技人才50名,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100個以上;新培養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0名,省技術創新人才300名,扶持培養高層次創業人才50名;新培育省級技術創新團隊50個以上。
6.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認定省級優質種子種苗基地500家,省級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500家,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500家。
三、科技支撐橋頭堡建設的重點工作
(五)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平臺建設
1.積極推動以云南科技創新園為重點,滇中自主創新區為核心的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基地建設。
2.繼續推進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認定,積極培育和組織申報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繼續推進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認定,積極培育和組織申報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爭取科技部支持云南建設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臺站。
(六)積極打造滇中自主創新區
1.爭取科技部支持云南省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加快推進昆明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
2.爭取支持昆明國家高新區成為“新三板”首批示范園區。
3.加快昆明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強化科技支撐,充分發揮昆明面向東南亞和南亞、服務西南地區的區域國際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作用。
4.加強對玉溪高新區建設的統籌規劃和指導,爭取盡快升級為國家高新區。
(七)大力發展外向型特色優勢產業
1.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實施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5個重大科技專項,以重大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為重點,實現技術鏈支撐產業鏈,加快培育和發展云南戰略性新興產業。
2.加強重點產業科技創新,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點新產品,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3.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業。強化科技對我省發展高原糧倉、特色經濟作物、山地牧業、淡水漁業、高效林業、開放農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大力推進生物種業等現代農業發展,加大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力度,支持特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重點打造云煙、云糖、云茶、云花等品牌,加快形成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推動云南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農業技術推廣樞紐。
4.加快云南特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積極開展中藥、民族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特色天然藥物、生物疫苗研發和云南名方名藥二次開發;培育建設云藥之鄉;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開放的特色大品種藥材良種繁育和產業化基地。
5.繼續推進創新企業和產業創新基地培育。繼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認定,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組織申報一批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八)著力推動科技合作與交流
1.加強對外科技合作的統籌布局和部署。重點針對東南亞、南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在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農業新品種、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等方面,深化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科技合作,提升面向東南亞、南亞的技術轉移水平和能力;爭取科技部支持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2.爭取科技部支持云南參加“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并將“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秘書處設在云南。
3.精心組織“中國·云南橋頭堡建設‘科技入滇’對接會”,圍繞我省重點特色優勢產業,搭建橋頭堡建設科技合作平臺,促成一批國內外高水平的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集團)、高等院校等入滇落戶,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在滇實施和轉化,增強云南對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技術轉移和成果輻射能力。
(九)加快實施興邊富民科技行動
1.實施興邊富民科技行動。圍繞云南特色產業和25個邊境縣、3個藏區縣的特色、基礎和優勢,積極開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型特色農產品出口,引導支持建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健全農村基層科技服務體系,組織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深入實施糧食高產創建行動,提高邊境縣區和藏區縣糧食自給率;建設沿邊開放科技示范區,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培育形成區域特色產業。
2.爭取科技部支持云南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
(十)切實加強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應用示范。開展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十一)深入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
結合橋頭堡建設戰略實施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引進和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在各自學科和技術領域內起骨干核心作用、對云南重點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組織實施“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及技術骨干(海外)培養計劃”。
四、相關要求
各州(市)要根據本意見制訂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認真組織落實。
省科技廳各處室、各直屬單位應確保在年內完成納入省科技廳2012年重點工作部署的相關任務,各處室、各直屬單位任務完成情況將納入廳處室和直屬單位年終考核內容。
?
?
?
二○
?
?
?
主題詞:科技? 橋頭堡△?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