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2010年,省科技計劃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八屆七次、八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科技部工作要求,以加快實施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為中心,以支撐全省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發展民生科技,大力推進我省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我省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現將2010年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印發給你們,請各有關單位根據申報指南,認真組織好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
一、科技創新強省計劃
重點支持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依靠科技擴大內需,增加有效供給,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組織實施市場前景好、經濟附加值高和具有產業化規模的重大項目;通過產學研結合和對外科技合作,解決重點產業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實施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支撐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選題范圍
1.工業部分
2010年,重點圍繞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產業化創新基地建設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選題,突出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強化高新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我省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1)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化創新基地
圍繞銅、錫、鉛、鋅、鋁等有色金屬及稀貴金屬資源高效利用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重點開展:
——資源高效利用選礦新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高效節能火法、濕法冶金新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特種冶金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基礎有色金屬及稀貴金屬新材料深加工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2)磷化工、煤化工產業化創新基地
圍繞磷化工、煤化工資源高效利用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重點開展:
——精細磷化工產品生產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工程。
——中、低品位磷礦資源深度開發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
——大型煤氣化、凈化先進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工程。
——煤焦化先進技術、設備及副產物高效利用產業化示范工程。
(3)裝備制造業產業化創新基地
圍繞機床、交通、電力、煙草、礦冶、化工等行業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重點開展:
——大(重)型高精密數控機床及機床功能部件生產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大型鐵路養護機械及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電力裝備成套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大型礦冶、化工、輕工成套設備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國產化先進卷煙生產成套設備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制造業信息化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4)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工程
圍繞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煤炭、電力六大重點耗能行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設備集成與應用示范,重點開展:
——生產過程余熱、余壓回收利用新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等工業廢渣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燃煤污染控制、煙氣脫硫除塵新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廢水、廢氣等環境污染源綜合治理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冶金、化工、電力、水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設備開發及示范工程。
——工業及建筑節能降耗技術、設備開發及應用示范。
——環保節能建材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
(5)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材料:銅、錫、鉛、鋅、鋁等新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鈦、鍺、銦、金、銀、鉑族金屬等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等。
——新能源:高性能電池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太陽能利用關鍵技術開發及示范工程;生物質能源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等。
——光電子:紅外探測及紅外夜視、微光夜視成套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發光器件LED等半導體器件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環境檢測電子設備、光電傳感器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等。
——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成套設備關鍵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金融電子服務技術、設備開發及產業化;信息安全、自助服務終端、新型電子標簽技術和設備開發及產業化等。
——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等技術開發的產品產業化等。
(6)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翻番工程
以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主,通過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在1-3年內實現生產能力和主要經濟指標的翻番,促進云南產業結構調整,為實現云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項目扶持方式主要以固定資產貸款貼息為主。
2.農業部分
(1)水果新品種(系)產業化開發。
(2)蔬菜新品種產業化開發。
(3)其他主要農林作物新品種(系)種子、種苗產業化開發。
3.國際科技合作專項
(1)加強與發達國家在生物技術、新材料與冶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低碳經濟、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等領域的合作示范。
(2)在繼續發展與東盟國家科技合作與交流關系的同時,努力拓展與印度等南亞國家的合作與交流,支持有利于成熟實用技術、產品輸出,促進“走出去”與“科技興貿”戰略實施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4.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專項
(1)省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擁有的先進、成熟重大科技成果在云南孵化和產業化示范。
(2)省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為支撐我省重點產業中的重大工程項目所開展的技術攻關。
(3)部分歷年支持過的項目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云南的產業化。
(二)申報要求
1.項目必須具備較好的前期工作基礎,技術的起點、成熟度和可靠性高,項目示范帶動性強,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顯著,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作用突出。對產品市場供不應求,當年投入當年就能形成生產能力,能對市場形成有效供給的項目優先支持。
2.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須以企業為主體申報,高校、院所為支撐,鼓勵產學研結合,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申報的項目優先支持。主體申報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且實現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的比例在5∶1以上,且自籌經費落實。
4.項目負責人系直接領導或從事項目研究開發的骨干成員,組織協調能力強。其中,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專項項目負責人必須是具有協調能力的單位負責人。
5.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專項中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須以云南省企業為主體申報,鼓勵產學研結合。技術成果提供方必須是省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合作各方已參照科技部技術合同示范文本格式簽訂了規范、合法、有效的技術合同。項目采用的技術已經過中試規模以上的研究試驗;相關配套的試驗條件、生產基地或關聯工程(行動)、配套的生產環境、所需的能源與材料落實。
二、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
圍繞支柱產業、重點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開發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較高、具有或部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
(一)選題范圍
1.工業部分
(1)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有色及稀貴金屬新材料:銅、錫、鉛、鋅、鋁的復合材料、高純材料、薄膜材料、晶體材料、粉體材料;貴金屬化合物合成材料;金、銀、鉑族金屬及其合金材料;鈦及鈦合金新材料;鍺、鉍、銦、硒、碲、鎘及相關化合物新材料等。
——新能源:新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太陽能發電關鍵設備;其他新能源關鍵設備等。
——現代服務業: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自助服務終端產品;新型電子標簽等。
——光電子:紅外探測、紅外夜視、微光夜視等新型探測器、成套設備及關鍵元器件;環境檢測電子設備,光電傳感器及檢測元件等。
——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產品等。
——新型家用電器產品。
(2)其他重點產業
——先進制造:大(重)型高精密數控機床及機床功能部件;大型鐵路養護機械及關鍵零部件;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鐵路牽引變壓器、輸變電設備、大中型水電成套設備、新型高效節能電機、電力發電設備等電力裝備;大型礦冶、化工、輕工成套設備;機場專用設備;國產化煙草機械成套設備;礦產冶金、煤化工磷化工節能減排設備等。
——磷化工煤化工:磷系阻燃劑、食品藥品添加劑等精細磷化工產品;合成氨、焦炭、煤氣、甲醇、二甲醚制下游產品;褐煤液化油及其他化工產品等。
——新型鋼材:化工、礦山、冶煉用高耐磨、抗腐蝕材料;機械制造用特殊鋼材料;蜂窩鋼板、多孔鋼板、長壽命新型鋼結構材料等。
——電子信息:企業生產過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統等軟件產品;電子商務、電子政務軟件產品;金融電子產品等。
——非金屬材料:硅藻土、石英、硅灰石系列礦物新材料;高性能改性聚甲醛、聚氯乙烯、聚乙烯醇樹脂等化工新材料等。
2.農業部分
(1)通過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能夠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點新產品、云南省自主創新產品開發。
(2)果蔬類新品種(系)選育、新產品開發。
(3)主要農林作物新品種(系)選育、新產品開發。
3.社會發展部分
(1)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中藥、天然藥物1—6類新藥,化學藥品1—3類新藥,治療用生物制品1—12類新藥,預防用生物制品1—10類新藥的臨床前預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研究。
(2)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云南特色鮮明、市場前景良好、有望做大做強企業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日化產品開發。
(3)醫療、環保、旅游、公共安全、城鎮發展等社會發展領域重點新產品開發。
(二)申報要求
1.新產品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2.以企業為項目申報主體,鼓勵產學研結合。申報企業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研究開發能力,成長性好,上年度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且實現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的比例在5∶1(農業3∶1)以上,且自籌經費落實。
4.農業部分、社會發展部分的項目,可以由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申報;或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為主體申報。事業單位申報的項目,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的比例在1∶1以上(有企業參與并出資3:1以上的項目,優先獲得支持),且自籌經費落實。
5. 新藥研發項目按照《云南省科技廳關于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社會發展部分)新藥研發項目申報受理的管理暫行規定》(云科社發〔2008〕7號)申報。
6.保健食品和功能日化產品項目按照《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后補助實施辦法》(試行)(云科計發〔2008〕32號)申報。
三、社會發展科技計劃
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優勢,研究解決我省社會事業發展各相關領域中的共性關鍵科技問題,促進我省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重點優勢學科建設、全民科學素質提高及科研院所應用技術開發工作。
(一)選題范圍
1.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建設
(1)以重點打造“云藥之鄉”——重要中藥材品種種植基地為目標,開展中藥材良種繁育、規范化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控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與示范。
(2)以打造重大中藥產品為目標,以篩選云南名藥名方(方劑)為基礎,從藥材的道地性、栽培種植、作用機理、工藝制劑等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開發。
(3)中藥、民族藥提質增效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研究與示范。
(4)涉及中藥、民族藥研究開發的其他重大科技項目。
2.社會事業發展專項
(1)對提升重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水平發揮顯著作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適宜農村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儀器、設備、器械、試劑開發。
(2)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區、典型生態脆弱退化區域生態環境監測、預警以及綜合治理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
(3)農村及小城鎮高效、先進適用的生活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4)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5)以提升人居環境和質量為目標的城市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6)涉及旅游產業發展、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禁毒防艾、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安全等社會發展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
3.農業公益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
(1)水果、蔬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2)主要動植物生物技術育種及快繁技術研究與開發。
(3)主要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
4.應用基礎研究專項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云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項目(簡稱NSFC—云南聯合基金)
按照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關于NSFC—云南聯合基金的要求進行申報(詳見http://www.nsfc.gov.cn/nsfc/cen/ xmzn/
2010xmzn/12/05.htm)。對進入學科專家答辯,未能立項的項目,在省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的立項中給予優先支持。
(2)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項目
——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全局性和帶動性的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項目。
——以生物多樣性保護、人口與健康(醫學、藥學)、資源與環境、礦冶與新材料4大領域為主,兼顧其他優勢學科領域的研究項目。
(3)應用基礎研究面上項目
在農業、資源與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與礦冶、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基礎學科、管理學科等8個領域內進行自主選題申報,積極推動各學科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
5.科學普及專項
(1)重大及特色科普活動。
(2)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能力提升。
(3)新農村科技輔導員培訓。
6.院所技術開發專項
(1)研究開發及成果產業化項目
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發展需求,結合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求,發揮科研院所的技術、人才優勢,針對相關產業及行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開展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示范,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加快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技術轉移。
(2)科研條件建設項目
結合行業發展規劃,圍繞科研院所發展方向、技術升級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確定條件建設項目。重點支持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公共科技支撐和服務的能力建設。
7.人才引培專項
遴選引進省高端科技人才10名;選拔培養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對象100名左右。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或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力量和相關條件。
2.以企業為主體申報的項目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研究開發能力,或由高校、科研院所作為技術合作單位。上年銷售收入原則上達1000萬元以上(中藥材種植養殖企業500萬元以上),且實現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1∶1以上,企業為主體承擔的項目比例在5∶1以上(中藥材種植養殖企業項目比例在3:1以上)。
4.科普專項申報截止時間為
5.院所技術開發專項的申報單位應為省屬轉制科研院所(含技術開發所)。研究開發項目申報原則上要求與有技術需求且具備相應經濟實力的企業相結合,合作企業可以是轉制科研院所創辦的能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企業,實行產學研相結合。科研條件建設項目應以科研院所內設的研究和技術服務功能室(站)所需提升改善的手段和條件為主,提出相關條件建設內容。研究開發項目經費由科研院所自籌經費、合作企業配套投入與申請資助的研發經費三部分組成,其比例不低于1:3:1,其中合作企業是科研院所自身創辦的,其比例不低于1:1;科研條件建設項目的經費為科研院所自籌經費和申請資助的經費組成,其比例不低于1:1。
6.應用基礎重點項目的申報單位須是云南省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事業單位,不受理個人申請項目。項目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項目首席科學家必須是申報單位的在職科研人員,年齡不超過55歲,且至少主持過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未承擔在研省級應用基礎重點項目。對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先導作用的項目優先支持;依托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的項目優先支持。
7.基礎研究面上項目實行備案核準制,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8.人才引培專項的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四、科技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以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引導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為重點,增強重點產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一)選題范圍
1.云南科技創新園建設。
2.依托云南省應用技術研究院,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專業研究開發機構。
3.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和認定
圍繞生物產業、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礦冶、化工、煙草、交通、環保、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依托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校或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用結合,培育建設一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按照《云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暫行辦法》,認定一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
圍繞我省重點產業發展,以科技研發和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為重點,推進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公共科技服務能力和水平。
5.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引導
以改善和提升州(市)、縣(市)兩級科技管理部門基礎服務能力為重點,完成“十一五”期間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引導工作的部署。
6.創新型試點企業培育
7.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對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建設補助。
8.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
對納入“云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培育計劃的高新技術企業,根據企業的上市工作進展情況,從改制完成進入輔導期開始,分階段給予相應的上市培育資金補助。
9.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認定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認定:對通過科技部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云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認定:按照《云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以強化創新體系建設,引導縣域經濟向特色化、規模化和聚集化方向發展,加快全省工業強縣步伐為目標,加快建設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對通過認定的云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10. 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功能建設
按照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關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次創業’”的有關要求,以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服務能力為目標,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強孵化功能建設。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門。
2.企業為承擔主體的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不低于5∶1,其余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1∶1以上。
3.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和認定、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的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校或科研機構。企業必須是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研究開發基礎的盈利企業,上年度提取技術開發費用不低于銷售收入的1.5%,并且比上年增長10%以上;近3年專利申請量每年增長均達10%以上;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并形成良好運行機制;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4.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引導項目由州(市)科技局統一組織審核申報。項目申報要與地方黨委、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程度掛鉤;與地方財政年度科技經費安排掛鉤;與地方科技局科技管理工作業績掛鉤。不再受理“十一五”期間已安排項目的州(市)、縣(市)申請。
5.創新型試點企業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6.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補助資金申請辦法另行通知。
五、科技富民強縣計劃
以支撐縣域經濟發展、促進企業創新體系建設等為目標,重點結合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發展,實施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扶持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省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建設,實施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
(一)選題范圍
1.繼續實施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在德宏州、保山市、臨滄市、怒江州、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等8個州市的25個邊境縣(市)和迪慶州的3個藏區縣每個縣組織實施一項特色產業培育項目,并進一步鞏固2007-2009年實施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所取得的各項成果。
2.組織開展云南省農業科技示范園、云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云南省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的認定工作。
3.實施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員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鼓勵科技人員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促進企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以我省十大產業發展為重點,圍繞企業工藝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及其產業化的技術需求進行選題,支持以教授(研究員、高工)為骨干的科技人員團隊與企業共同實施科技創新項目。
(二)申報要求
1.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項目由9個州市科技局統一向省科技廳申報,并納入廳州工作會商。項目以企業為主體,培育的特色產業應示范帶動性強,經濟效益顯著,促進農民群眾“學科技難”問題解決;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比例在3∶1以上,州(市)應安排1:1的配套資金。
2.云南省農業科技示范園、云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認定工作,按照《云南省農業科技示范園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云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告〔第12號〕)、《云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云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告〔第13號〕)予以辦理。云南省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的認定工作,待認定管理辦法發布后組織實施。
3.申報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的項目應是我省十大產業發展中急需的關鍵技術研發項目或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明顯的新產品開發項目。以教授(研究員、高工)為骨干的科技人員團隊在申報項目的技術領域有良好的技術優勢,科技人員團隊所在單位與所服務企業有明確的責、權、利協議。
六、專項科技資金
(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技術創新)專項資金
項目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二)技術創新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項目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七、申報方式
(一)科技計劃項目隨時申報、隨時受理。已立項的省科技計劃項目每個季度下達一次,年度新立項目預計在9月底安排下達完畢。備案核準制項目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二)科技計劃項目采取逐級申報的方式,申報項目須經申報單位科技主管部門審查推薦。省政府開展擴權強縣試點的石林縣、東川區、馬龍縣、新平縣、易門縣、寧洱縣、永勝縣和云縣等8個縣(區),按照有關規定,可直接向省科技廳申報項目,并抄報所在市科技局。
(三)項目申報及遴選按《省科技廳關于調整部分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云科發〔2006〕3號)執行。
(四)2010年,將對除備案核準制以外的項目實行網絡申報,申報單位可登陸云南省科技廳網站(http∶//www.ynstc.gov.cn)申報。
(五)相關申報材料格式可登陸云南省科技廳網站查閱下載。
?
?
二○一○年
?
打印:尤澤恩???????????????????????? 校對:楊磊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