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顯微故事,作者 |? 潛秋云、郭子睿、馬孔多、蜜斯桃,編輯 | 卓然
靈修、新員工入職破冰、重構自我……
這一類培訓關鍵詞頻發出現在各個成人培訓機構的介紹中。
通常這些培訓異常“神秘”,它們大多需要專人引導、對參與者個人資質甚至資產進行審核,同時價格不菲。
前段時間,某機構女投資人在靈修課程上意外去世。沒人知道,那堂課上到底發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該投資人出現意外。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那個靈修機構里,成員們被稱呼為家人、需要專人引導入會、培訓過程中全程保密……
在復雜的成人社會里,無論是入職、創業尋求資源、培養專項特長、心理修復,各個環節似乎都可以成為這些培訓機構切入的“風口”。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曾經參加過奇葩培訓的人,他們之中:
有的人曾因創業不順,被同行引入一個神秘創業訓練營,三個階段的培訓共需要6萬元培訓費,幾乎每個訓練過的“家人”都曾在課程上嚎啕大哭;
有的人繳納了半個月2萬元的培訓費,特地到斯里蘭卡等不同國家參加靈修,被里面的“上師”忽悠每人還需捐款8888元,以便他們修繕彼此的“精神家園”;
有的人通過培訓四處斂財,她指出所有的培訓都有自己的算法,這些算法的背后可以判斷哪一批群體會乖乖交錢、哪些模式能夠幫助機構擴大,以便他們獲得更多資金做其他投資;
還有的人被要求進入機構后需要發展下線,如果沒有完成一定的指標,就會被大家所排擠、也會被導師指出“你不適合這里,我們不歡迎你”。
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先摧毀你,再夸獎你,然后你就實現‘自我重構’了”
孫彬發? 35歲? 創業者
2015年,移動互聯網風口起來了,我就說服家里人提前入局,打算找個產品借鑒微商模式做分銷。
當時我也拿到了一些其他投資人的錢,短短幾個月公司就大規模擴張,但燒錢的速度也同時增長。
我開始失眠、神經衰弱,擔心這么燒下去遲早出問題。
后來我開始參加創業聚會,一方面為了找投資,也和其他朋友交流創業經驗。當時認識了個朋友,他和我一樣都是連續創業者,我們兩個欠外債時經常失眠然后半夜聊天到凌晨。
后來一次見他,忽然發現他神采奕奕,而且整合了各個方面的資源。有知情人說他參與過了一個培訓,資源應該是在那上面換的。
直到某次我透露出自己焦慮,對未來迷茫之后。他才拍著我的肩說,
“要不我介紹你去我參與的那個培訓吧,培訓完保證你脫胎換骨”。
他說這個培訓可以“釋放自我、超越自我,學會控制自我”,算是一種精神靈修培訓,
“先徹底摧毀你,然后再自我重構,由此獲得新生”。
彼時許多搭上紅利的創業者和我一樣,都陷入焦慮,這樣帶領大家尋找“心力”的培訓很火熱。
朋友參與的這個培訓就是針對創業群體的,據說需要熟人介紹,還對參與者資產有一定規模,封閉式培訓,3個階段分3周完成,每個階段收費2萬元。
我就這么被引入了這個組織。培訓第一階段,大家互相介紹,說一個關于自己的糗事,還要稱呼彼此為“家人”。
老師說,稱呼“家人”是為了幫助大家重構對人的信任,就要從改變稱謂開始。
交流完糗事之后,大家相互之間熟稔了一些,老師就會帶領大家會做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老師會點評每個人,發掘大家長處,并讓大家發揮長處合作。
對于情緒緊繃的創業者來說,這些小成就、小合作反而能放松內心,這一階段大家都過得很愉快,但后面的課程讓我意識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勁。
第二階段,課程要求尋求自我蛻變,簡單來說就是要暴露人性弱點、摧毀自我。大家之前已經有第一階段的認識基礎、互相了解,老師要求我們挨個檢討,然后同學們根據你的檢討開始點評你、辱罵你,直到自己精神頂不住嚎啕大哭。
如果點評的不夠尖銳,老師還會在旁邊說,“都是家人,我們這是在幫助他認識自己的缺點”。
當時許多人聽完大家的批判之后跪下來嚎啕大哭,甚至扇自己的耳光。
輪到批判我時,我也有些繃不住了,你能想象前一次活動還對你說,“你很優秀”、“我相信你”的朋友,現在換了一副面孔用最難聽的話侮辱你嗎?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但是走到中間被大家盯著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些發毛,自我批評之后還沒來記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就被圍攻批評。
那些“窮"、“自卑”等刻在我骨子里不愿讓人看的一面,就這么抖落了出來。
我腦子嗡地一下炸開了,第一反應則是“我真是太糟糕了”,等自己稍微緩過來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是經過一輪情緒崩潰,在旁邊哭地停不不下來了。
用現在的眼光看,這就是精神攻擊導致人的精神奔潰。但是在那個階段,一切粗魯行為被合理化之后,換來的是大家更猛烈的批評,各種惡毒的言語都要潑去,幾乎沒人能頂住。
同第一階段相比,這個階段大家明顯的充滿了不自信,老師卻解釋這是“打破自我重構的開始”。
第三階段則是重建自我,大家一起做活動,由老師點評中間存在的不足,然后給出一些解決建議。
大部分人在這個階段已經喪失了判斷力,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加上老師的一點點鼓勵,大家就會覺得,“我好棒,我厲害了”、“真的有重建自我"。
毫不夸張地說,當時做的那些合作任務,如果在參加培訓之前,我是可以輕松做到,但是在那個環境下,我居然覺得能做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緊接著,就是畢業典禮,會有曾經的學員分享這些課程,有學員在上面哭得稀里嘩啦,臺下也有抹眼淚的。
老師不斷在旁邊強調,“你已經新生了,以后要相信自己”。
說實話,走出那扇門的時候,我輕松了不少。
我同之前介紹我去的朋友一樣,對培訓課程絕口不提,畢竟在那里大家宣過誓,加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誰沒事想回憶自己痛哭丟臉的事情?
我們同期培訓的群里,大家也催生了一種信任感,有人那需要幫忙時,大家也愿意伸出援手。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情緒似乎還不如之前穩定了。
我開始在自信樂觀和懷疑自我中反復橫跳,經常深夜崩潰大哭,然后第二又覺得渾身輕松地去公司。
直到后面我遇到了自己的合伙人,對方是研究宗教的博士。在某次我再度情緒失控后,受不了心中的壓力,給他說了自己這段經歷。
對方告訴我,“這個模式就是歐美兄弟會”,也是許多邪教采用的控制人的手段。
通過摧毀人的內心,讓人開始極度之不自信。團體內大家集體暴露短板、留下了不愿觸及的回憶,或者說叫交換了把柄,被迫產生信任,把大家捆綁在一起,看起來達到了資源置換的效果。
而我出現的時而輕松愉悅、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并不是自信的表現,可能是PTSD,而是在受到外界之后的自我保護。
之后我花了整整2年才逐漸從那個噩夢中走出。
“修行時讓我們每人捐款8888元,說要幫我們建立‘精神家園’”
小楊?? 30歲? 自由職業? 心理學沙龍愛好者
11年前左右,我還在南部沿海的一所醫學院上大學,醫保專業。
我們系和應用心理學專業有重疊大課,微表情、犯罪心理、各種測試反映背后的真實人格……聽了一次兩次,我覺得挺有意思,后來逐漸喜歡上心理學內容。
等到我大三時候算是徹底迷上了心理學,上應心的課比本專業都多。有時候我也幻想自己能透過細節讀懂人心,想我的偶像李玫謹那樣。我報名上了各種培訓課程、考到了三級心理咨詢師。學校里的心理沙龍,我都忙前忙后,成了組里的積極分子。
一切改變發生在我臨畢業的一場旅行中。
13年左右,我參加了一個心理學上師組織的“心靈之旅工作坊”,全組10多個人一起去斯里蘭卡旅行,學習佛教文化和靈修內容,光報名費就花了6000多元。
那個上師在業內也算有名,擅長冥想,總是很會把我們帶入到深層次的冥想境界。有一次我聽著梵文音樂和她的佛號經文引導,仿佛進去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里。
在這個環境里我什么都看不到、聽不到,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
我好像上了天,俯視到了地球,一會兒走馬燈一樣看到我的成長軌跡,甚至是我的未來,沒錯,我不知道我為何能預見未來,總之特別神奇。
當上師把我們喊醒,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對我來說好像才剛閉眼了幾分鐘。醒來之后我覺得自己莫名地心情特別好,吃得好也睡得好。
上師說,這就是,冥想的力量,是薩滿治療的力量。
當時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后來我參加工作,有時間去旅行時候總會看看當地有沒有類似的心靈成長課程班,
每次費用少則一兩千,多則上萬。
我家里條件還可以,父母一開始是很支持我學習的,但后來知道我把錢都拿去上這類型課程時,他們就開始反對我。
我無法和他們解釋精神上的快樂,只好瞞著他們繼續參加。一開始,我覺得自己的目的非常純粹,就是交交朋友、放松心情,也確實積累了各行各業的人脈。
聽圈內朋友說,巴厘島不僅是度假勝地,更是神秘東方充滿各種靈性修煉和療愈大神的集合地。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參加了一個姐姐的靈修心靈成長訓練營,地點正是我心馳神往的巴厘。
那個課程時長半個月,價格18888元。
需要全員在一個印度開悟和尚那里學習打造能量道場、冥想、制作靈性風水擺件,還說能激活神經系統。
其實到這一步,和我最初所設想的心理學課程已經不太一樣了,但我沒想太多,還是參與了。
但后來事情的發展就有點不對勁了。
那個和尚告訴我們,
他想要召集一百位天使集資在一塊地上蓋修行中心,每人捐8888元,我們是永久的修行者。以后無論何時來巴厘,這里都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接著,引導我來的姐姐就開始大力號召,還帶頭捐款。我本來是不想捐的,奈何有人都給你墊付,我不想欠人情也只得硬著頭皮捐獻。
直到現在,我回來快3年了,當初說好的修行中心還沒有露出地面。錢也不知所蹤,群里的群友們追討過幾次都沒下文,還有人建議一起去找大胡子要說法的,后來也不了了之。
前一段時間,有去本地的一個新加坡道友在群里說,老和尚早就跑了,以前還被爆勾搭過女學員。
那個組織活動的大姐也早已經沒了蹤影,了解她的人說:
這個姐姐以前就是個窮游的文藝女青年,拉薩待了幾年混不下又去了巴厘島。
后來她發現組織活動賺錢,專職在島上蹲著等人上鉤。
現在疫情肆虐,她又開始組織什么線上課,似乎這種故弄
玄虛的東西真的很好騙錢。
我聽了大為震驚。不過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前幾天有群友說,老和尚出了車禍,大姐旅行途中被人強奸,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果報應。
我感慨舉頭三尺有神明,也逐漸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癡迷。好好過自己多好,損失了那么多錢……
“培訓不過是幌子,拉人頭圈錢才是真的”
董靜娜 女 43歲 文旅項目經理
現在想起來,那些打著投資培訓的旗號做金字塔拉下線的做法,都是騙錢的。
幾年前,我就經歷過一場這樣的騙局。
拉我進局的朋友林妮已經相識了5年了,當時她是一家媒體的生活總監,我們還一起策劃過去國外的旅行專題,合作得很順利。
基于這種印象,自然不會懷疑她。
她朋友圈里每天發布的都是各種世界各地游玩的小資美圖,并且字里行間隱約透露著閑暇之余靠理財就能致富的訊息。
從她發布的一組三亞的美圖點贊,我們開始閑聊起來。
大家又進一步增進了情感,她說正好有一個來三亞的培訓活動可以叫上我一起,一共七天吃喝玩樂全包。
其中2、3天是培訓,其他的時間就是純住酒店玩。
不過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并沒有時間參加。反倒是開始好奇她現在所做的事業,她和我簡單的描述了一下方式和前景:
主體是個國外的一個房地產投資平臺,所以投資也是以美金的形式,每天都有利息,可以按月來提取。中間的利潤高達30%,有時候也可能更高。
她自己是學財務出身的,確定了穩賺不賠才決定去做的。我被她拉到一個群,群里有3百多人,營造出的氛圍感十足,不是新加坡,就是馬來西亞,巴厘島……滿世界的浪漫。
時不時有人拋出提款慶祝的截圖,林妮都是鼓勵大家再多投一點這樣就可以收到更多的錢。
她和我解釋說:這樣的賺錢方式都是算法的作用。
我們由業界大佬們代替投資到世界各個房產項目中,房價時刻都在看漲,所以我們每天都會穩賺不賠,而且發展下線越多就越賺錢,就像金字塔一樣。
如果你的業績足夠好,發展更多的人參與,不但能幫別人賺錢,以后買三亞的房子還可以有折扣減免等利好。
我初次投資了6000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9000元,當時差不多每天都能有150美金的收益。但其實這并不符合2~5萬美金的投資標準。
但林妮說,她和平臺的老板關系很好,所以勉強讓我通過了,不過因為我不符合最低投資標準,所以有一些福利我是享受不了的。
整個項目的培訓體系,我只聽了三次,后來時常在群里發布一些新的訊息,感覺有點水,
培訓就像是個幌子,主要就是為了產生新業績,拉人頭的。
為了測試一下是否真的能提出錢來,我曾經好幾次提出提款的要求,林妮每次都和我說就這么一點錢拿出來實在是不值當,還不如再放進去利滾利。
因為這樣我很不高興還和她吵了幾次,在我們的最后一次通話,她對我說,讓我給她一點時間,她也十分煩躁,并且承認目前項目確實出現了問題。
但她和這個項目的老板關系特別好,所以商量讓他把一部分的款先回過來,我的數目不多可以先全部給到。
就這樣等了兩個月,我再去聯系她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任何消息。最后還被拉黑。
大半年過去后,因為父親生病,無奈之下,我給她的一位朋友打電話想找到他,她的朋友卻很驚愕地說,林妮半年前就生病去逝了,你難道不知道嗎?
后來我還聽她的另一個朋友說,她曾經因為參加了一個泰國免費的旅行團,被沒收了護照,參加了“洗腦”培訓。
回來后她似乎嚇壞了,但是具體情節卻三緘其口。
我又在網絡上看到很多“龐氏騙局”的故事才有些恍然大悟,其中一個寫道:
“國外一個美女開發商聲稱有一個特別好的房地產項目開發,不斷要求一期又一期的投資者投入,其實是用后來投資者的錢來支付先期投資者的利息收益和本金”。
然而,這個開發商自己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并沒有投資到某個項目上來投資,等到剩余資金不能覆蓋支付投資者利息和收益的時候,資金鏈斷裂,騙局也就浮出水面了。
只不過我的受騙過程中,讓無論是知情還是被卷入其中的受騙者,都不斷以“培訓“作為幌子擴張的方式吸納更多的人進入漩渦,實則只是通過培訓的“儀式感”去吸引貪心的“上鉤者”,而投資者取回的利息都是自己投入的資金。
現在人都不在了,想必我的錢也無處可追,只能自認倒霉。我默默的銷毀了所有關于這個項目我所截圖的“證據”。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凡吸引你的高收益,都必定存在風險,一定要引以為戒。
“匿名投票、互相批評,老師說這是抗壓測試”
小馬 合肥 營銷策劃
2016年,我大學剛畢業,一時間找不到工作。
家里人托關系,給我找了一家合肥的網絡營銷公司。這家公司規模有一千多人,業務類型很多,看起來很有發展前景。我很重視得到這個機會,決心在這里好好干下去。
接到錄取通知后,我就動身去合肥了。在公司宿舍住下后,發現跟我一起報道的還有30多個人,來自安徽不同的地級市。
在開班儀式上,培訓老師先是自我介紹,她是公司的高級人事管理官,負責本次的培訓。
她說,培訓結束后,經過考核確認合格,才可以正式入職。
培訓期間,食宿自理,需要先交2000元錢,成功入職的人,可以退還,考核不合格的人不予退還。
我瞬間就覺得這是個騙局。老師給我們半個小時的考慮時間,當場就有兩個男生提出要退出。
我打電話給我那位親戚,他鼓勵我留下來,就算最后沒有成功入職,2000塊錢培訓一下自己也是有好處的,畢竟我是個應屆生,需要多多磨煉。
我聽了覺得也有點道理,就找家里人借了兩千塊,留了下來。
培訓第一天,是破冰活動。老師讓我們輪流自我介紹,奇葩的是在自我介紹時,不能說自己的優點,必須說自己的缺點和經歷過的失敗的事情,然后讓其他學員評價。
有個女生上臺說自己特別容易相信他人,在大學讀書時,被人騙過獎學金。有個男生評價說,做人不能做好人,人必須得自私點兒。
老師總結說,現在是商業社會,已經不是禮來禮往了,而是利來利往,大家必須考慮好利益問題。
她這些話,嚴重挑釁了我的三觀,最可怕的是下面還有人在鼓掌。我氣得站起來“請教”老師說:
“請問,如果大家都從利益出發,何來社會價值一說?貴公司大門口上的牌匾寫著社會公益明星企業,是徒有虛名嗎?”
老師聽完臉都紫了,想了一會兒,沒有正面回答我,而是鼓勵其他人像我一樣勇敢質疑,勇敢發言。
第二天下午正式進入培訓期。我們被老師帶到了合肥一個公園里。她讓我們男生做俯臥撐,女生在旁邊數數。女生跳繩,男生在旁邊數數。
有趣的是,老師特地站在我旁邊,跟女生一起數我的俯臥撐個數,還把我的身子往下壓,特別針對我。
不過,我還是拿了個第三名。
下午的活動,排名靠后的三位,淘汰。理由是健康素質不達標。
第三天,我們剩下來的人,被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策劃一個課題,主題是為公司增收的好點子。白天做完方案,晚上匯報PK。
那天,我們四個小組飯都沒吃,做了整整一天。這個活動,大家積極性很高。因為相比較之前的幾個環節,這個任務顯得自由度很高。
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作為應屆畢業生,有一肚子的想法和點子,正好趁這個機會可以好好地表現一下自己。
我們小組的想法是創新公司的廣告營銷模式,把營銷中一些老生常談的文案改成通俗易懂、活潑有趣的90后針對性文案。我們組對這個方案很自信,因為我們認為這幾年是90后的天下。
可是,當晚這個方案就被老師罵得狗血淋頭。
她批評我們沒有考慮公司實際,老板是個70后,根本不會要這些耍滑頭的文案。
事實上,其他幾個組的方案,也被老師罵了。這讓我覺得,這位老師是“好為人師”,純粹就是為了打擊我們,而不是為公司發展考慮。
匯報結束后,老師讓我們互相投票。投出自己認為小組內表現最差的人,每個小組淘汰一個人。
剛開始,老師讓我們在選票上備注自己的名字,我們一致拒絕。后來,改成匿名投票。
我們組一共有四個人,雖然認識不久,但吃住在一起,幾天下來,大家相處得很愉快。
最終,我投了我自己。投票結果出來后,我們小組四個人每人一票,大家都投了自己。老師眼看結果不如她意,讓我們重新投票。
我們果斷放棄了,跟老師辦理了退訓手續,2000塊錢打了水漂。
老師讓我們馬上收拾好被子衣服搬走,那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四個人拎著一大包東西,游蕩在合肥街頭,走了半天路,最后找了家很便宜的旅社拼床。
這段培訓經歷,帶給我的職場能力提升價值是0。更多的是讓我懂得了人性,也讓我意識到企業
價值和環境對于一個員工的重要性,在我以后找工作的時候,我特別看重這些。
“每天起床我對著鏡子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臧明笙 ?女 36歲 幼兒園 教師
在我未婚生女后那段人生特別灰暗的日子里,離開了北京回到老家福建生活了一整年。
從前的同事突然聯系我說,有一個特別的好的課程很適合我,他覺得自己經歷了很大改變,也想把這種提升分享給自己。
他還鼓勵我說,不要擔心費用,他幫我先負擔前期階段的課程,等我以后好轉了再還給他就好。
這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感覺人生又燃起了希望。
沒什么能夠比能夠改變現狀更令人振奮的了。
于是我下定決心,不惜套用了信用卡支付學費,千里迢迢回到北京,為了節省開支寄住在好朋友的家里,并在朋友的幫助下周六日還要在一家健身館兼職做瑜伽教練,每天早早就起床,認真的參加培訓。
課程的的強度非常大,從早晨到晚上9:00結束,課程內容也是要絕對保密的。
上課的時間要上繳手機,以保持不被干擾和絕對的精力集中。
每次我回到家都累得筋疲力盡,像坐了過山車一樣。因為有時候感覺到心力憔悴,有時候又覺得非常暢快,因為終有有點進步,敢于做自己了。
但也有非常沮喪的時刻,因為老師單獨約談我說,我現在這樣,團隊里的成員都不喜歡我。他們不是什么樣的學生都會收。
“如果你不能夠打碎自己作出改變,那就請你退出團隊,我們并不歡迎。”
回到家里我忍不住哭著問閨蜜,我真的那么差勁嗎?朋友安慰我說,無論遇到任何都要堅持下去變得強大,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但是我們可以修正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
偶爾我也會得到一點老師的贊許,只需要一點點我就會開心一整天。情緒就是這樣在跌宕起伏中度過,時而沮喪難過,時而喜極而泣。
后來和團隊成員們私下的聚會才發現,原來大家并沒有老師說的那么討厭我。
那么為什么要釋放這些訊息呢?是為了考驗我的承壓能力嗎?還或是老師別有深意的測試呢?我是沒辦法準確判斷的。
培訓學校偶爾也會在周六日里做一些公益的活動,讓學員們去充當志愿者。其樂融融中,我似乎也感受到愛的存在,這也是鍛煉團體合作能力的一種方式。
一期的學員很多,要分成幾組,每組10人左右的規模,我身邊的團隊成員很多都是成功的企業家,每個人都是尋找突破而來。
我也真的很敬佩那些在不同領域突破的學員,比如同組的李薇薇,她是銷售工作的,經過培訓后竟然突破了自己成為銷冠,并且成功的發展了新人,有了進階到下一個階段課程的資格。
發展新的加入者是能否進階學習的關鍵因素,對于我來說,挑戰壓力確實很大。
我試圖發展最有可能認同我的好友,但卻因為沒有時間去上課被拒絕了。
我想,可能我還不夠努力吧。天天喊著突破極限,去感召別人,而我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每天起床我都要深呼吸,對著鏡子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我要堅持下去看到結果。然而,團隊里的其中一個人最終還是退出了課程,我內心很難過。
因為他是和我做搭檔次數最多的,也是愿意和我交流自己感受的朋友。但他對于老師就像是個“另類”,總是提問題挑戰老師的權威,所以被勸退了。
畢業那天,機構訂了很多鮮花,我的好友也前來祝賀我。到處都充滿了儀式感,我穿著禮服拿著“畢業”證書,覺得格外感動,去擁抱每一個人。
那一刻,也確實感覺到自己變得不一樣了,那是我所向往的另一種可能的開始。
可是,具體為什么沒有接著進階?
原因很簡單,一是我沒有達到發展學院的標準。二是,經濟能力并不允許。
為了償還信用卡,回到福建后我找到工作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才還清。
我覺得我所收獲的,只是終于找到真實的自己就足夠了。
遠離那個培訓的環境后,我的生活似乎又回歸到了簡單小城鎮的一日三餐,照顧父母和孩子。這段學習只能算是我人生中的一種經歷和嘗試罷了。
每個人的感悟不同,因人而異。
我的那個同事因為我的加入,滿足了集齊了發展的學員的條件,倒是成功進階學完了全部課程,可現在來看,好像和原來的工作、生活還是一樣的步調,并沒有太大改變。?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