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0114.com-日韩欧美中文免费,免费视频一区,免费视频一区,国产精品色网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
創頭條企服版APP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 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關于印發云南省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39449

各州、市科技局,科協,省直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營造建設創新型云南的良好氛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云南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省科學技術廳、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編制了《云南省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云南省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

?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

????? 打印:李春梅???????????????????????????? 校對:王喬忠????

?

附件

云南省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

為貫徹落實《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強全省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營造建設創新型云南的良好氛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云南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結合我省科普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云南省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

一、云南科普工作現狀

十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科普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堅持部門聯合、社會推動和公眾參與,通過科普管理組織和科普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全省科普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健全和完善了全省科普組織和科普工作的組織協調機制;農村科普活動扎實深入、社區科普工作卓有成效、青少年科普活動形式多樣;科普宣傳網絡、手段進一步加強;組織開展了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科技下鄉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全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下一步開展科普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一)現狀與進展

十五期間,云南科普工作立足創新、著眼發展,圍繞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目標,在加快科普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培養、體制的健全和完善及開展大型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使云南科普事業得到了持續、穩步、健康的發展。

1、科普設施建設逐步改善

十五期間,云南加強了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初步建立起以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博物館等一批專題性科普場館為主、以青少年科技宮等眾多基礎性科普教育基地為輔助的多元化、多類別的科普基礎設施與科普網絡。同時,健全和擴展了云南科普網、“大眾科學網”、“云南科普人才庫”等相關科普網的平臺建設。據2005年科普統計,全省建有一個省級科技館和5個縣級科技館,年均參觀人數達100多萬人次。標準科普畫廊282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66個,其中11個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科普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到目前為止,全省有110個縣(市、區)科協的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云南省省級科普專項經費由2000年的1200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1380多萬元,科普經費的逐年加大,優化了科普發展環境,使全省科普工作在內容、形式和范圍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并步入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軌道。

3、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得到提高

十五期間,云南的公眾科學素養總體呈上升趨勢,部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調查顯示,2001年和2005年云南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分別為0.31%0.89%,平均上升了0.58個百分點,(全國同期為1.4%1.98%)。其中,2005年昆明市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1.72%,與當年同期全省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0.89%的比例相比高出0.83個百分點。雖然我省的公眾科學素養與東部、中部省會城市特別是發達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但總體有大幅上升,處于西部中上水平,特別是昆明等部分地區的公眾科學素養水平有較大提高。

4、科普作品創作進一步繁榮

十五期間,全省在推進科普作品創作、媒體宣傳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創辦《云南科普》小報、開播云南科普之聲科學文化之旅、舉辦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青少年電腦機器人工作室等。拍攝制作了150部農村實用技術VCD;編印《云南農民科普知識讀本》、《云南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教材》、《云南樹木科普趣談》等一批科普知識教育手冊或實用技術10萬余冊;出版發行各類科普期刊、報紙、圖書累計達178850余萬冊();科技圖書2000多萬冊,年增長10%。其中,《云南100科普叢書》、《學科學破迷信》、《探索宇宙的奧秘》等優秀科普作品深受社會歡迎。《奧秘》畫報發行突破180萬冊,獲得了2004年第三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提名獎,這些科普作品為進一步探索科普文化產業的運營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鑒經驗。

5、科普示范項目創建取得突破

十五期間,全省重點培育了3個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70余所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學校,45個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和9輛科普大篷車。組織實施了科普興農示范園科普富民示范村科普文明示范社區科普創效示范企業科普教育示范學校等一批科普示范項目。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創建科普興農示范園101個,科普富民示范村148個,科普文明示范社區85個,科普教育示范學校100所,科普創效示范企業53個,涌現了昆明市五華區、大理市、寧蒗縣等27個“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和全省100個“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提高了科普示范的覆蓋面。

6、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科普活動局面基本形成

十五期間,云南本著提高素質、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系統聯合聯動,相繼舉辦了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普日、科技三下鄉、中小學生專題科普旅游及各種世界主題日等具有特色的各層次、各類別的社會性、群眾性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科普宣傳聲勢俱增,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強。

7、科普工作者隊伍日益壯大

十五期間,我省建成了全國第一個“云南科普人才數據庫”,建立了各類科普專家服務團、科普志愿者、科技輔導員和各級專業技術學(協)會,省科協有直屬科普事業單位7個,省級學(協)會125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科普講座與科技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公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初步形成一支由科技工作者、科普作者、高校教師、離退休老科技工作者、大眾傳媒編創人員及普通群眾組成的科普志愿者隊伍。通過專家服務團、科普巡講團、科普進企業、科技特派員、科普宣傳員等形式積極開展系列科普活動,進一步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科普的積極性。

(二)存在問題

1、科普理念有待進一步更新

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還沒有被社會廣泛認識,科普工作理念和模式還比較傳統,科學技術普及工作長期處于只注重對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的普及,對影響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宣傳較少,不利于公眾對科學技術的全面了解認識。科普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還相當艱巨;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職能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對科普戰略地位、階段性發展特點的認識與我省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各方面對公眾理解科學內涵的了解程度存在差距,科普發展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和加強。

2、科普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科普社會化運作機制不強,科普從業人員職業化進程緩慢;科普人才匱乏;科普文化產業有待進一步發展;科普基礎設施建設與需求不相適應,相比發達省份有一定距離。目前,縣級科普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機構不健全;二是工作經費沒有保障,基礎設施、陣地缺乏;三是科普工作人員隊伍不足。科普傳播力度遠遠不夠,直接影響了科普事業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

3、科普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

長期以來,管理部門的體制分割,造成科普資源的分散,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由于力量分散,整體效果不顯著,團體綜合優勢和獨特優勢發揮不夠。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以及科協團體等部門在培育開發科普資源的同時,還需通過交流、合作、共建等機制進一步整合,實現科普資源效益最大化。

4、多渠道的科普投入格局還未形成

科普工作和科普事業的投入基本依賴于政府財政,社會多元化投入渠道單一,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技普及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科普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嚴重地影響了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阻礙了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正常開展。全省科普投入差距較大,高的達人均2元,低的只有0.03/人,大部分為人均0.20.3元,省級也只有人均0.3元。

二、 云南科普工作“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與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緊緊依靠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組織,廣泛發動社會各界,以科普能力建設為切入點,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廣電及報刊等傳播媒體、重大項目、活動為載體,以完善科普運行機制、優化科普環境為支撐,拓展科普的渠道和形式,提升科普手段,豐富科普內容,形成政府推動、社會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目標

——公民科學文化素養明顯提高,力爭到十一五末,將全省三分之一的縣(市、區)創建成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到2010年,使我省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水平提高到1.5%以上,接近中部地區水平。

——加速形成包括以電視、廣播、網絡、報刊、手機在內的五大科普傳播體系、科普文化產業及科普保障等四大體系。

——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形成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層次化、多元化、專業化的科技館、科技(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和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到2010年,全省科普教育基地達到80家以上,并開展科普教育精品基地的認定工作。

——科普經費投入環境得到改善,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個人資助科普事業的多元科普投入機制。

——改革科普工作,建立科普工作聯動機制、科普工作協作機制、科普資源共享機制、科普工作激勵機制,以增強科普工作活力。

——加強科普理論的研究,鼓勵科普創作,推出一批對我省科普事業發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一定數量的專兼職相結合的科普工作隊伍大軍,科普志愿者規模達到23萬人。

三、 云南“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務

圍繞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圍繞《云南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務體現在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科普能力建設、豐富科普活動三個方面。

(一)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根據國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要求,圍繞《建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針對不同重點人群分別制定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使全社會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明顯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1、領導干部和公務員

各級相關部門應制定以增強科學發展觀、提高科學決策為重點的培訓計劃,深層面了解和掌握新時期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擴大相關知識范圍,提高業務水平和科學思想水平,增強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能力。

目標和任務:建立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技教育培訓與科學素養評估監測體系;把科普教育內容納入黨校培訓教材,開展自學與集中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培訓。

2、青少年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選擇性地開展以普及科學知識為主的知識性活動、以培養動手能力為主的技能性活動、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的探究性活動、以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為主的心理衛生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通過多層面、多途徑、多方式的科普活動,著力培養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目標和任務:依托和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推動科普與學校科技教育的融合,構建中小學校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形式。開展科技教育示范學校創建工作,重點辦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夏令營大手拉小手等特色科技活動;充分利用各類科普場館豐富資源,建立科普場館和學校教學課程銜接、聯動的有效機制。

3、農民

大力推進“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著力服務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加強農村科技輔導員、科普宣傳員培訓,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相結合的服務網絡,積極推進云南省“數字鄉村”工程和云南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加強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

目標和任務:積極開展建設文明家園的科普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農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建立以農技推廣員、科普宣傳員、農村科技致富能手和農村專兼職科普工作者、農村鄉土人才為主體,以農校和農科院為依托,以農技站、農技協與示范基地為載體的農業科普服務平臺,切實在培育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強化科技推廣等方面發揮作用。繼續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及農業科技入戶百名專家進農村等工程,每年培訓20萬以上新型農民,發展一批新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4、城鎮居民及勞動人群

深入開展“科教進社區”活動,促進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把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作為“科教進社區”活動主要內容,大力倡導“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社會風尚。

目標和任務:在廣大城鎮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倡導和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健康生活等觀念和知識,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圍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以學習能力、職業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提高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科學素質,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要求;圍繞城鎮化進程的要求,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到2010年,全省80%以上的城市社區要依托社區活動中心等場所建有1個科普活動室(或科普學校)、1座科普畫廊等設施。

(二)科普能力建設

以增強科普服務能力為著力點,抓好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和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建設好省科技館及一批基層科普活動設施、陣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通過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科普人才培養、科普作品創新、科普傳播能力提高,強化科普資源的開發服務與共享。

1、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要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按照整合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的原則,對已有的科技活動場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科普長廊等各類科普教育場所進行分析調研,按規劃分級、分批提升改造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同時,加強城鎮社區科普服務設施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基層科普設施、陣地建設。

目標和任務:全省建成1-2個標志性、專題性科技場館、3-5家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和80個左右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等一批具有專業科普特色的科普設施體系;推動州(市)在中心城區建設科技場館,縣(市、區)建設科普活動場所。在全省5000個新農村典型示范村中普遍建立“一站一欄一員”。

2、科普人才培養

建立科普人才培養服務體系,重點培養科普創作、科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逐步形成由科普專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技術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組成的專群結合、專兼結合、動態穩定的科普人才隊伍;開設有關科普的專業和專門課程,構建科普職業化教育機制;建立科普工作的表彰和獎勵機制。

目標和任務:加強科普工作者能力建設,健全和完善云南科普人才數據庫,培養一支2萬人左右的科普專職工作者隊伍;形成一支以大中專生為主體的5萬人左右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建立全民終身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進一步推進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在全省師范院校設立科技教育專業。

3、科普作品創作和理論研究

加大科普創作、出版的資助力度,重點扶持原創性科普作品的創作,促進科普創作的繁榮;初步建立云南科普產品資源庫,探索社會化文化產業資源投入科普制度;建立科普宣教產品展覽與推廣機制。

目標和任務:依托廣電及通信企業建立數字科普,建立數字科普傳播公共服務體系,5年內基本建成云南科普產品資源庫;每年制作5--10部科技(科普)影視作品和多媒體作品。

4、科普傳播能力建設

大眾傳媒是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提高科普傳播能力的主要手段。各報刊、廣播電視、通信、出版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出優秀科普欄目、優秀科普作品,舉辦各類科普作品的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工作以形成云南科普文化特色。

目標和任務:推出1-2個電視和廣播科普精品和亮點欄目;在“云南科技報”等報刊上設立“特色科普專欄”;實施手機“科普通”項目,提升云南科普網站的功能和影響力;培育一支以科技工作者、相關記者、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者等為主體的科技傳播專業化隊伍。

(三)豐富科普活動

以省級大型科普活動為引導,各系統專題活動為輔助,突出經常性活動和特色科普活動,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科普活動新格局。

1、大型科普活動

繼續辦好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科技下鄉、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等示范性活動,使之更具特色、更具效果,成為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精品之作;發揮有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團體的作用,積極探索專業化舉辦科普活動模式,注重實效、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目標和任務:推進大型科普活動的品牌化、精品化、特色化。

2、專題科普活動

舉辦好“云南科學大講壇”等高端科普論壇和社區科普講壇;充分利用各系統資源,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日科普宣傳、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夏令營明日科技之星中小學生專題科普旅游等各類有影響、有特色的專題科普活動;培育青少年校外專題科普活動;培育科技下鄉品牌活動,逐步形成全省各地一地一品科普活動特色和項目。

目標和任務:積極推進各類專題科普活動,使其逐步形成特色;培育青少年校外專題科普活動品牌和科技下鄉等品牌項目,將“云南科學大講壇”打造成云南創新文化的名片。

3、經常性活動

充分發揮社區科普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圍繞文明社區建設、和諧社區建設、學習型社區建設等,開展各類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社會的經常性科普活動,使我省科普宣傳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類別活動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繁榮局面。

目標和任務:繼續推進社區科普建設,充分利用各節假日開展各類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活動。

4、特色科普活動

本著操作性強、覆蓋面廣、示范效應顯著的原則,啟動科普示范企業、特色示范學校、科普旅游等各類特色科普活動,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目標和任務:圍繞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際和人才培養,開展基層科普工作方式創新,繼續創建10家科普示范企業和5家科普示范商業企業。培育4--5所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學校。結合我省旅游產業的發展,以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為紐帶,積極推進科普與旅游的有機結合,推出3--5條科普旅游示范線路。

四、 云南“十一五”科普工作主要保障措施

要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分別由省、州市的科技管理部門、科學技術協會、高校、重點企業等部門分頭組織實施,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普工作,使之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

(一)深入貫徹《科普法》和《云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全面推進云南科普工作法制化

《科普法》和《云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是我省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實施“科教興滇”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效法制保證。全省各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科普工作的督促檢查,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宣傳引導,提高全省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實施“一法一條例”方面的法制觀念和科普意識。充分發揮各級科協在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和在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中的生力軍作用。全省各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因地制宜開展好行業和領域的科普工作。

(二)健全和完善科普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完善領導組織體制和協調推進機制。健全我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制度,充分發揮其在協調科技、教育、宣傳、文化、財政等黨政部門和群眾團體、大眾傳媒的功能作用,形成全省科普工作的合力。

——形成科普與科研的聯動機制。在科研立項評審和課題驗收過程中,加強對科普內容的考核,凡有科普宣傳內容的,應積極加強科普宣傳,有利于科學知識和科技創新成果的及時傳播。

——形成科普與社會發展的聯動機制。堅持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科普與旅游、科普與文化的結合,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營造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創新文化氛圍。

——形成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在云南科學技術獎中設立“科普專項獎”,建立獎勵優秀的科普作品和對科普事業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個人及青少年科普教育獎勵表彰機制等。

(三)推動科普投入多元化、多形式工作的開展

——加大政府科普投入力度。各級政府應加大科學技術與知識普及工作的投入,加強重點科普設施建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云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規定不斷加大預算安排,保障科普工作開展所需經費。加大省級科普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的實施力度,增強經費的使用效益。

——引導社會科普投入。鼓勵和支持境內外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投資科普事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對科普教育基地的捐贈,可按國家及地方的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重視科研與科普活動相結合。加強對科普基礎理論研究,積極開展科普發展趨勢、科普政策法規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帶出一支研究隊伍。

(四)建立評估指標體系

重視科普工作效績評估制度的建設,建立全省公眾科學素質、科普機構、科普項目和科普活動監測與評估體系,為逐步開展評估工作制定相關監督評估的政策法規和規范,形成具體的動態監測與評估辦法。研究制定高校、企業兩大方面的科普工作評估標準,將科普教育列入督導和評估的范圍,發揮好高校重點實驗室等在科普方面的作用,定期對高校、企業進行科普教育的專項監測與評估。

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您閱讀這篇文章花了0
轉發這篇文章只需要1秒鐘
喜歡這篇 0
評論一下 0
凱派爾知識產權全新業務全面上線
相關文章
評論
試試以這些內容開始評論吧
登錄后發表評論
凱派爾知識產權全新業務全面上線
寧波城市站
金華城市站
×
#熱門搜索#
精選雙創服務
歷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關注微信公眾號

創頭條企服版APP

china0114.com-日韩欧美中文免费,免费视频一区,免费视频一区,国产精品色网
欧美日韩国产精选| 日韩精品最新网址|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写真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顶级嫩模精品视频在线看| 欧美mv和日韩mv的网站| 日韩综合小视频| 欧美视频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丝袜精品丝袜在线|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天天操天天色综合|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 成人av电影观看| 久久美女高清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9191国产精品|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网|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开放时间 | 日韩电影在线观看电影|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在| 成人免费黄色大片| 久久精品人人做|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 欧美成人a在线|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产在线观看|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蜜桃2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一二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自拍偷拍亚洲综合|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 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日| 成人av在线电影| ㊣最新国产の精品bt伙计久久|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mp4| 91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久久综合| 亚洲成av人片| 日韩欧美高清dvd碟片|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 欧美日韩成人高清|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麻豆| 亚洲丝袜精品丝袜在线|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图片| 高清不卡在线观看av| 尤物av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2020 | 欧美成人猛片aaaaaaa|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综合色| 久热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亚洲另类动漫| 色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包臀| 日韩中文字幕1| 久久日一线二线三线suv| 99re亚洲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级二级 | 国产69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孕妇| **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在线电影欧美成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久久久| 成人免费福利片| 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多人混战| 国产一区二区网址| 亚洲老妇xxxxxx| 欧美成人激情免费网|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精品99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在线卡通| 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高清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搞黄色| 久久久亚洲高清| 欧美系列一区二区| 高清不卡一二三区|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中文 |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va精品久久久不卡综合|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一区三区| 成人午夜免费电影|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 亚洲人吸女人奶水| 久久综合五月天婷婷伊人|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丝袜视频网| 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精品8ⅰ区| 3751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热久久91蜜凸| 韩国在线一区二区| 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 亚洲男女毛片无遮挡| 国产日韩av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一区不卡| av男人天堂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免费高清成人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不卡av在线| 欧美国产精品劲爆|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欧美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影片第一页| 91免费版pro下载短视频| 成人黄色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伊人色| 极品尤物av久久免费看|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插| 一区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播放老司机|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 欧洲精品中文字幕|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tv| 色婷婷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福利片| av网站免费线看精品| aaa国产一区| av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小视频| 国产91清纯白嫩初高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024久久|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自拍网|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视频福利| 99久久精品免费看| 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色视频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捆绑美女网站| 欧美做爰猛烈大尺度电影无法无天| 日本高清成人免费播放| 色天使色偷偷av一区二区| 欧美性做爰猛烈叫床潮|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韩国产影片|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牛牛| 久久夜色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美女淫视频| 亚洲无人区一区|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日韩欧美| 99天天综合性| 欧美色图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