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2008年,省科技計劃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八屆四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省第十一屆人代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以及省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部署,遵循“自主創新、統籌協調、企業主體、優化配置、集成推進”的工作思路,著力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加快創新型云南建設步伐。現將2008年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印發給你們,請各有關單位根據申報指南,認真組織好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
一、重大創新工程
(一)重點產業創新工程
1.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化創新基地建設
圍繞銅、錫、鋅、鋁產業鏈延伸及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化,以電子材料、電力電工材料、軌道交通材料、輕化工材料、汽車材料、環保材料、能源材料、醫用材料、建筑材料、軍工材料等10類新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關鍵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進一步發展鈦、硅、鍺、銦等優勢資源新材料產業。
2.磷化工、煤化工產業化創新基地建設
圍繞磷礦、煤炭優勢資源的高效利用,以磷化工、煤化工精細產品開發與產業化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示范項目,發展磷酸鹽阻燃劑、水處理劑、紡織助劑、燃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化學合成農藥等領域的精細磷化工產品,有序發展高濃度磷復肥和專用肥;發展煤制合成氨、焦炭、煤氣、甲醇、二甲醚及下游產品和褐煤液化油及其它化工產品為一體的煤化工體系,形成煤—焦化、煤—氣化、碳—燃料化工、合成材料、甲醇制烯烴等煤化工產業。
3.裝備制造業產業化創新基地建設
以數控機床、電力裝備、鐵路養護設備、自動化物流設備、光電子、汽車及柴油發動機、重化工業環保產業裝備、農業及生物資源開發加工機械等8個行業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關鍵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
4.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創新基地建設
以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重點,研究開發生物質能源原料作物優良新品種選育、綜合栽培技術、生物質能源高效轉化和深加工工藝等重大關鍵技術,形成生物質能源產業鏈。
5.花卉產業創新基地建設
圍繞國家級云南花卉星火產業帶的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加強新品種選育和產業化示范,形成滇中溫帶鮮切花、滇西北球根類種球繁育、滇西地方特色花卉、滇南熱帶花卉及配葉植物等4個產業聚集區。
6.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建設
根據《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設方案(2008-2012年)》,實施“中藥、民族藥科技支撐平臺建設”,“中藥、民族藥基礎研究”,“中藥、民族藥新產品研發”,“中藥、民族藥現代化生產”,“中藥、民族藥創新型企業(工業園區)培育”,“中藥、民族藥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六大推進工程。
(二)農業科技創新工程
以特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林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重大農業科技攻關項目,加快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建設國家云南紅河科技示范園區。
(三)創新平臺建設工程
啟動建設西南生物多樣性國家實驗室和云南科技創新園,調整優化和加強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骨干企業為主體,建成一批重點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高層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
按照《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及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實施細則》的要求,計劃選拔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50名,省技術創新人才50名,并選拔培養20個省級創新人才團隊。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五)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在28個邊疆縣和藏區縣實施云南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示范項目申報單位為28個縣(市)科技局和相關鄉(鎮)政府。各縣(市)申請項目中所選擇的鄉(鎮),不能與2007年項目實施鄉(鎮)重復,項目重點布局的鄉(鎮)數在3個鄉(鎮)左右,鄉(鎮)名稱、下轄村委會數量、農民總人數及2007年度人均純收入、1-2個鄉(鎮)主導產業等內容需明確。申報項目應立足“六個一”的具體工作目標,根據當地的實際,突出政府引導,圍繞用科技、學科技,積極開展邊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運作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重點圍繞畜牧業、林果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帶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六)申報要求
1.重大創新工程項目的申報采取組織策劃與自由申報相結合的方式。
2. 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須以企業為主體申報,高校、院所為支撐,鼓勵產學研結合。高校、院所為主體申報的工程化項目,應聯合有投資和成果轉化能力的企業參加。主體申報企業或參加申報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均達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且實現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項目自籌經費(含自籌、貸款和其他渠道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的比例在5∶1以上,且自籌經費落實。
4.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建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項目。以企業為主體申報的項目,應是上年度銷售收入原則上1000萬元以上(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盈利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5:1以上(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3:1以上)。以事業單位(包括轉制院所)為主體申報的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1:1以上。其中,“中藥、民族藥創新型企業培育”和“中藥、民族藥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分別按照相關工作統一要求申報。
5.項目負責人系直接從事項目研究開發的骨干成員,組織協調能力強,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5周歲。
二、科技創新強省計劃
該計劃由工業和農業2個部分構成,宗旨是通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形式,組織科技攻關,解決重點產業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實施能夠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并能產生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示范項目。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和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專項納入該計劃。
(一)選題重點
1.工業部分
——能源產業:火電清潔生產示范工程;大型水電工程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工程;高海拔、長距離輸變電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工程;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成套工藝技術裝備與產業化。
——信息產業:重點產業、骨干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服務業信息化關鍵技術及示范工程。
2.農業部分
——主要畜禽優質高效新品種(系)選育及配套繁育、養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與產業化開發示范。
——跨境傳播動物疫病防控技術體系構建及生物制品產業化開發與應用。
——核桃等特色經濟林豐產栽培和加工利用綜合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
——農業重大病蟲害監控技術研究及新型高效農用生物制劑開發。
——動植物良種快繁技術研究與開發。
3.國際科技合作專項
——圍繞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以引進技術和智力為主要合作方式,與發達國家、重要國際組織和國外重點機構聯合實施的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配合實施“走出去”戰略,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為重點的發展中國家聯合實施以實現技術轉移和產品輸出為目標的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4.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專項
——以云南省內企業為主體,與省外高等學校及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和產業化示范。
——從歷年支持過的項目中,選擇部分重大科技成果進行持續滾動支持,實施產業化示范。
——通過省內外優勢科技資源的集成和協同攻關,為我省重點產業中的重大工程項目提供技術支撐。
(二)申報要求
1.項目示范帶動性強,經濟效益顯著,對產業發展支撐作用突出。
2.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須以企業為主體申報,高校、院所為支撐,鼓勵產學研結合。高校、院所為主體申報的工程化項目,應聯合有投資和成果轉化能力的企業參加。主體申報企業或參加申報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均達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均達1000萬元以上),且實現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科技合作項目必須有正式的合作協議或技術開發合同,合作各方責、權、利具體明確。
4.項目自籌經費(含自籌、貸款和其他渠道經費)與申請省科技經費資助的比例在5∶1以上,且自籌經費落實。
5.項目負責人系直接從事項目研究開發的骨干成員,組織協調能力強,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年齡不超過55周歲。
1.工業部分
——電子信息產業:軟件產品;硬件產品;光電子產品。
——能源產業:高效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應用系統設備;生物燃油產品。
2.農業部分
——優質安全畜牧精深加工產品開發(肉、奶、皮革等)。
——林果產業精深加工產品開發與示范。
——名特優蔬菜系列產品開發及種植示范。
——當年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馳名商標產品、中國名牌產品、國家綠色或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產品研發未獲得省科技廳立項支持的)。
3.社會發展部分
——新藥研發:中藥、天然藥物1—6類新藥;化學藥品1—3類新藥;治療用生物制品1—12類新藥;預防用生物制品1—10類新藥。
——云藥名藥名方二次開發和大品種藥升級。
——具有云南特色和大品種潛力的獲得國家保健食品批件的保健食品(獲得國家保健品批件后給予后補助)。
——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引進、消化吸收后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儀器、診斷儀器和設備。
1.社會事業發展專項
——重大傳染病、重大非傳染疾病、常見多發病和地方病等預防、診斷、治療關鍵技術研究;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診斷技術和產品的研究。
——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區,典型生態脆弱退化區域,主要自然保護區和采礦區等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整治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
——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生態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高效環保裝備等研究開發及應用示范。
——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城市住宅小區數字化管理、城市公交系統信息化、城鎮建筑節能降耗等城市發展和城鎮化領域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旅游產業提升、旅游景區及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等旅游業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氣象、地質、地震等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
2.應用基礎研究專項
——重點項目: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全局性和帶動性的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項目;以生物多樣性、人口與健康、材料與礦冶、資源與環境四大領域為主,兼顧其它優勢交叉學科領域的研究項目;以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為研究平臺和以創新團隊建設為研究支撐的重點學科領域的研究項目。
——面上項目:(1)農業;(2)資源與環境;(3)人口與健康;(4)材料與礦冶;(5)工程技術;(6)電子信息;(7)基礎學科;(8)管理學科。
3.科學普及專項
——組織重大科普活動。
——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能力提升。
——農村科技輔導員培訓行動。
——鼓勵優秀科普作品創作。
4.院所技術開發專項
該專項的申報單位應為省科技廳歸口管理的省級獨立科研院所,重點支持技術開發及轉制科研院所。項目分為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主要結合行業發展規劃以及科研院所的技術、人才優勢,重點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重點產業及行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加快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轉移,提升科研院所的研究開發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和服務,對行業的科技進步能起較大的推動作用。
(二)申報要求
4.科普專項申報截止時間為
該計劃旨在以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科技創新基地(省級重點實
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院所條件建設和引導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為重點,增強優勢學科、重點產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 (一)選題范圍
1.省級科技創新園區建設。
2.地方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引導。
3.省級獨立科研院所科研條件建設。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地
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門。
2.企業必須是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研究開發基礎的盈利企業。企業上年度提取技術開發費用不低于銷售收入的3%,并且比前一年增長10%以上;近3年專利申請量每年增長均達10%以上;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并形成良好運行機制;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縣級科技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由縣市科技局申報,州、市主管部門審核推薦,“十一五”期間已安排項目的州市縣不再申報;與年度科技經費預算安排掛鉤,達到相應法律法規規定的投入比例;地方政府重視科技。
4.企業為承擔主體的項目自籌經費與申請經費比例在5∶1,其余項目比例在1∶1以上。
六、科技富民強縣計劃
該計劃旨在以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重點結合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通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形式,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示范、工業先進實用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特色產品深加工,促進非公經濟和農村經濟發展。
(一)選題范圍
1. 畜牧業、林果業產業化科技開發示范。
2.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企業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門。
2. 畜牧業、林果業產業化科技開發示范項目以扣除解決農民“學科技難”項目數額后,各州市所轄縣(市、區)數量的2/3作為申報項目數量。重點圍繞畜牧業、林果業優良品種引進、繁育和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組織項目。申報單位應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盈利企業。
申報單位必須有較強的科技應用示范和產業化能力。企業必須是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轉化能力的盈利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提供經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
3.企業為主體承擔的項目比例在3∶1以上。州(市)、縣(市)科技局應安排相應的配套資金,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4.科技富民強縣計劃項目實行備案核準制。
5.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項目的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七、申報方式
(一)科技計劃項目采取隨時申報、隨時受理的方式。備案核準制的項目申報要求另行通知。
(二)科技計劃項目采取逐級申報的方式,申報項目須經申報單位科技主管部門審查推薦。
(三)項目申報及遴選按《省科技廳關于調整部分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云科發〔2006〕3號)執行。
(四)2008年,將對除備案核準制以外的項目實行網絡申報,申報單位可登陸云南省科技廳網站申報。網址:http://www.ynstc.gov.cn。
(五)相關申報材料格式可登陸云南省科技廳網站查閱、下載。
?
?????????? 二OO八年四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