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硬派健身近日已完成1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投資方目前尚未透露。據億歐網了解到硬派健身曾于2014年10月獲得來自順為資本的天使輪投資。硬派健身的創始人是斌卡,其是一個以專業知識和幽默文風著稱的知乎健身大V,在知乎、微信和微博三個平臺上積累了100多萬粉絲。在初步完成粉絲積累后,斌卡便發布了自己的運動健身應用,而與其專欄同名的健身應用 “硬派健身” 卻早在7月初“悄悄”在蘋果應用商店上線。
硬派健身一、硬派健身的發展邏輯和硬派健身斌卡曾向媒體介紹硬派健身的發展邏輯,也即以具備基礎知識的愛好者為核心用戶(達人)為平臺維護的重點,通過為這個群體提供必要的工具(硬派本身的內容沉淀、原創插圖和計劃制訂工具等),幫助他們進行產出內容,以吸引用戶;然后將他們的粉絲(小白)轉化為平臺用戶,并通過社交板塊將其沉淀下來。在此邏輯下,PGC內容在硬派健身發展的初期,占據平臺內容的主流,硬派健身也會和其它平臺的 “大V” 們合作,以期望其盤活前期的社區氛圍并協同改進產品;比如斌卡本人,在平臺,便會以每周2~3篇的速度來發布文章,并有選擇地同步到社交網絡,通過鏈接和二維碼調整來刺激轉化率;平臺的社交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主頁的feed流上。其集合了 “發現” 和 “朋友圈” 兩功能,以展示好友狀態更新和熱門帖子。在具體使用上,用戶注冊登錄并輸入個人體征之后,需要額外做出 “訓練經驗” 和 “訓練目的” 兩項選擇。完成了這一系列設置,在每周訓練計劃里就會出現對應的訓練計劃,按照練習場景和訓練目的不同,同一天的訓練內容和強度也會有相應變化。另外,訓練組里的每一個動作都配有原創圖解和動態圖演示,這些內容由團隊逐個繪制,目前共有1000多個動作圖解和800個組合。
二、模式并不見新鮮,同類的玩家還有很多隨著互聯網+健身的逐步介入,互聯網作為新的介質進入到健身行業當中,并為其增添了新變化。健身行業也因互聯網出現了不同的“賽道”,以供互聯網創業者進入到健身行業中,并施展拳腳。
線上教學型,便是其中較為主流的賽道之一,也即硬派健身所屬的模式?,F階段,該類模式下的企業有很多,比如2013年從人人網起步的FitTime睿健時代、徐威特的火辣健身、王寧的Keep、鄭淮銀的運動家(以產品首字母,排列)等等。該類模式,圍繞著其對標用戶的健身需求,在平臺上,通過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在線為用戶提供運動教學課程。
除此之外,該類平臺會隨著用戶的增多,逐漸加入運動社區等功能,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的同時,減少用戶的流失。畢竟健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且短時間看不到成效,社區+達人的模式或能將用戶聚攏到一起,并為其交流提供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用戶因惰性而流失。在線下,該類模式下的企業并無強有力的線下表現,大多數企業或因模式的性質所致、或因所有資金的限制、或因成本收益的考量,仍為用戶提供單純的線上教學課程,并未進行過多的線下延展;當然,該類模式下的少數企業,已經開始涉足線下,比如和健身教學聯合,將平臺用戶導流到線下自營或和健身健身教學合作的健身工作室中。
三、盈利,仍是該類模式的一大“痛”該類模式下的產品仍處于早期獲取用戶的階段。目前,其并未引入交易,整個商業實質性的內容并未注入到已有的模式中,雖然該類模式下的企業擁有巨量的用戶,據公開資料顯示,比如FitTime睿健時代擁有600多萬用戶,而Keep的這一數值為1000萬。就已出現的跡象表明,該類平臺會向在線付費視頻、電商、O2O等探索盈利。
但其中任何一個路徑所需的團隊人員構成,未來跟資本對接時的升值空間,甚至是將來會遇到的天花板都會有所不同,這一步要走的穩且準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該類模式遇到的另外一個挑戰是怎樣將現有的海量用戶及未來更多增長的用戶變現過程中,在不破壞平臺生態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其社區的活躍性。這需要團隊需要其站在行業的大場景下,結合著平臺已有資源,結合著團隊的核心競爭力,用精準的產品來去滿足從用戶需求衍生出的消費場景。聚攏用戶和圍繞用戶盈利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在完成一定程度的用戶聚攏后,如何圍繞用戶盈利是該類模式下的創業企業,將交易注入到模式中,完成其商業實質性注入,對于該類平臺而言,意義非凡。這是該類模式下的企業亟需思考的,而硬派健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