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刻商業,作者 | 云夢澤,編輯 |?于沐
騰訊短視頻布局有了新變動,而這次變動暗含著騰訊的“取舍”。
微信視頻號仍在穩步向上,但曾被寄予厚望的微視卻日漸式微。如今,曾一度被外界稱為“扶不起阿斗”的微視,在遲遲沒有起色的情況下,近日又傳出了“裁員”風波。
據界面新聞報道,騰訊微視正在進行大規模人員優化,員工裁減比例接近70%。其中部分員工被辭退,部分員工被要求活水(內部職位調崗),部分團隊合將并入其它部門。
此外,因為保持最低限度運營的需求,微視的絕大部分對外投放也已經停止。
對此,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方面緊急回應稱報道不屬實。騰訊稱,在OVBU(在線視頻事業部)進行的新一輪整合中,騰訊視頻和騰訊微視的產品將整合進在線視頻產品部,仍將保持獨立發展。本次調整不涉及任何人員裁撤。
事實上,早在今年中旬,騰訊高層已官宣視頻產品整合的消息。
今年6月,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出席2021騰訊視頻影視年度發布大會表示,騰訊旗下視頻相關業務線開啟架構整合,將長視頻平臺騰訊視頻、短視頻平臺微視以及其他幾大產品線整合為騰訊在線視頻事業部(簡稱“OVB”)。
回顧微視的兩度出山,是騰訊應對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崛起的策略之一。
微視自2013年在孕育先機中誕生,到2017年短暫關閉后,2018年4月,騰訊宣布對微視重大更新并重新啟動,向其投入超過100億元,但到而今一系列的調整舉措,微視變得越來越邊緣化,它最終會成為騰訊的棄子嗎?
時至今日,在風生水起的短視頻領域,騰訊微視似乎已經漸漸淡出了大眾視線。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至8.09億人,隨著短視頻平臺社交屬性愈發突出,其覆蓋人群不斷擴大,頭部平臺抖音、快手已發展成超級應用。
短視頻市場火熱,但騰訊微視從“市場春天”進場、退場,再到“市場盛夏”二進宮,今年以來卻徹底進入了寒冬。
最近幾天內,在脈脈的“職言動態”里,與“微視裁員”相關的信息發布了20多條。還有微視員工戲謔稱:“剛從抖音被挖到微視入職倆月,還沒摸清門兒呢,就要黃了?我真是最美逆行者。”
脈脈上微視裁員討論,圖/脈脈
在業內人士看來,裁員也好,整合也罷,其實都在變相宣告微視項目的式微。據界面新聞援引內部人士表示,微視的絕大部分對外投放已經停止,“內部的意思是不繼續投入了,除非還有沒消耗完的項目。”
這意味著微視項目正在進行戰略收縮。
這兩年,為了扶持微視,騰訊可謂是不余遺力傾囊而出。
首先是加大補貼的力度,將重新上線的微視全面改版,不僅延長了視頻長度,在原有的濾鏡、字幕上添加了新的元素,還添加了原創大片、音樂秀MV、對口型等多種功能。
此外,便是騰訊對于微視“關聯”的推廣宣傳了,QQ、微信、騰訊視頻、QQ音樂等各大騰訊系產品中,都能看到微視的廣告。
近期熱播劇組圖,圖/騰訊微視微博
在營銷推廣上,微視除了與自家造星綜藝《創造101》《創造營》《明日之子》等聯動,還邀請到黃子韜、張杰等明星做代言人,周杰倫的新曲《等你下課》的首發,在騰訊視頻熱播的《如懿傳》《長歌行》《掃黑風暴》等當中,更是頻頻出現配合劇情的微視情景廣告。
今年5月,騰訊微視還針對美食垂類創作者推出了“星廚招募計劃”,以現金獎勵和資源扶持激勵創作者參賽。試圖想從垂直領域作為切入點,豐富自己的內容生態。
而在剛剛閉幕的東京奧運會期間,微視也重磅推出了“看奧運贏禮包”直播間活動。
如若騰訊微視的對外投放停止,那顯然意味著其將更為迅速地淡出大眾視野,淪為被用戶徹底忘記的產品。
這或許也意味著,騰訊終究沒能扶起“不爭氣的”微視。
據七麥數據顯示,騰訊微視App近一年下載量預估為1900萬。而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短視頻平臺的月活數據統計顯示,抖音70287.81萬人,快手42698.82萬人,快手極速版13774.22萬人,抖音火山版12343.09萬人,微視5387.32萬人。
也就是說,微視目前的月活不敵抖音的十分之一。
微視與抖音、快手的差距已經形成,在這樣的差距下,微視追趕的難度非常大。
手握一副好牌,卻打得稀巴爛。如今裁員風波和運營停止對外投放的消息一出,微視也由世人眼中的重回懷抱的騰訊“親兒子”成為了“扶不起的阿斗”。
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兩個產品,正在經歷命運的“向上走,向下走”。
在騰訊微視不斷下滑的同時,張小龍則在一年前官宣微信視頻號日活破2億。此后,據方正證券發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其測算下視頻號日活峰值已達3.5億,預估基準水平是3億。
去年1月底正式開啟內測的“視頻號”一直在不斷迭代優化,這是繼微視之后承載著騰訊短視頻夢想的另外一個短視頻產品。作為“后進生”,微信視頻號要突圍并不容易,但是依托微信這個擁有上十億用戶的平臺,視頻號也天然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微信發現頁的視頻號入口
與微視不同的是,微信視頻號用戶不需要下載另外的軟件,而是通過微信發現頁則可以直接進入視頻號,此外在發現頁還有用戶點贊過的視頻提醒,充分捆綁了大量微信用戶加入到視頻號中來。
因此,目前視頻號的成功還是要歸功于背靠微信這棵大樹。
視頻號與微視兩者的同時存在,重心勢必有所傾斜。目前微信視頻號“發表60秒視頻”的功能,就是此前微視占據的推廣入口,如今對于微視來說,已經失去微信的導流。雖然視頻號前路未知,至少現在來看,在防御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它有著強于微視的攔截能力。
去年底,微信視頻號大招不斷,上線了連麥功能,支持美顏瘦臉、打賞等操作。今年2月份,微信新增“視頻號直播提醒”功能,只要用戶關注的主播開始直播,用戶便會收到“開播提醒”的系統提醒,點擊卡片便可直接進入直播間。
微信視頻號的頻頻出手,被外界看作是微信生態內的一座流量金礦。張小龍對微信視頻號的推廣也寄予厚望,親自下場為視頻號做宣傳,用戶名為“Allen Zhang”的張小龍時不時在直播間亂竄,留下“哈哈,路過,再見”等留言,他也經常連麥主播,為視頻號引流,一度創下日活最高記錄。
種種跡象都讓外界認定,微信的視頻號將會替代騰訊微視,視頻號向上走、微視向下走,只是時間問題。
但在2021的微信公開課Pro版的微信之夜上,張小龍卻表示:2019年微信才組建一個小團體做視頻號,因為時代是往視頻化內容方向發展。但視頻號不是騰訊的短視頻戰略重點,微視才是。在張小龍的語境里,視頻號不是騰訊用來對抗抖音的武器,重點只在于連接。
今年5月,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宣布對視頻業務進行一輪重要組織架構調整,調整多個部門職責外,撤銷包括短視頻平臺產品部等多個部門。不過隸屬于騰訊PCG短視頻社區產品部的微視并未受到影響。
在去年8月9日微視內部的一次績效總結會上,任宇昕也曾對團隊表態,“微視要一直做下去,而且還要做得更好。”
晚點LatePost在2019年7月的一篇報道提到,騰訊不放棄微視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它考驗著騰訊在面對挑戰者時的防御和戰斗能力,以及檢驗著整個管理層在930架構改革后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從字節跳動崛起以來,騰訊幾乎沒有打過一場勝仗,內部真的太渴望贏一次了,如果當時放棄,士氣肯定會備受打擊。
但一直到現在,微視也沒能取得期待中的成績。騰訊對它還有多久的耐心?
在短視頻領域,騰訊也曾是一個先行者。
微視項目,誕生于2013年。這個時間點距離抖音誕生還有三年時間,距離快手問世也才不到一年。當時,相比短視頻,各家爭奪用戶的焦點圍繞在長視頻上,微視可謂是短視頻領域的先行者。
微視的誕生,騰訊寄予厚望,在騰訊2014年的一次調整中,騰訊微博被騰訊新聞收歸,原本依附于騰訊微博的微視則成立了獨立的產品部門,開始了短視頻領域的遠征。
然而這場遠征有些猝不及防,彼時的微視都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還被擅長運營的秒拍與主打女性市場的美拍壓制,始終沒有起色。
2015年開始,騰訊只對微視做簡單的維護,到2017年3月,微視被徹底關閉了。
短視頻之戰才剛剛揭幕,騰訊微視卻按下了暫停鍵,而騰訊投資的快手發展得穩穩當當。
直到2018年春節,抖音異軍突起。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字節跳動憑借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與抖音三款短視頻產品已成為千萬級日活產品。據Questmobile數據,2018年中頭條系日活其占產品全量的9%,相比2017年上升6.2%,騰訊系則由54.4%下降至47.7%。
抖音的咄咄逼人是騰訊決定親自下場的直接原因。2018年4月,騰訊迅速組織團隊,復活了微視。
重新開始運營之后,騰訊進行了一輪集團層面的組織架構改革后,SNG、OMG都被統一整合進了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力圖在短視頻領域占領住自己的堡壘。
除了依靠從朋友圈直接跳轉微視進行視頻拍攝、支持在朋友圈“用微視拍攝視頻”等騰訊內部大量的資源支持外,據華金證券研究所研報透露,2018年4月至8月,騰訊投入30億元補貼微視。僅2020年春節,騰訊對微視的春節紅包營銷活動就投入了5億元。
在投入加碼之后,微視的日活有了明顯的上漲,在2020年9年達到高峰。但至今未實現騰訊COO任宇昕給其定下的“達到5000萬DAU(日活躍用戶)”的目標。
微視復出后的第一戰以失敗告終。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4月,73家影視機構和500多名藝人聯名發聲抵制短視頻平臺搬運等侵權行為;同月,騰訊宣布將微視整合入在線視頻產品部;6月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優騰再次抱團控訴短視頻平臺侵權;8月,微視裁員消息被曝出。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騰訊在線視頻BU (OVBU)將進行新一輪整合。這是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 (PCG) 在 2021 年 4 月成立的新部門,旗下包括騰訊視頻與微視等產品。
幾經沉浮錯失良機,與騰訊視頻“合體”能拯救微視嗎?
顯而易見的是,此次“短長結合”的整合模式,微視只不過是騰訊視頻的附屬品,勢必會更加弱化微視的獨立品牌效應。微視將以影視泛娛樂短視頻為核心內容,輔助分發騰訊視頻擁有版權的長視頻,以短帶長,短長融合的方式滿足用戶差異化的內容需求。
不過值得期待的是,騰訊視頻與愛奇藝、優酷拼殺多年,在影視視頻運營等方面頗有心得,與微視整合后,能為微視發展中視頻、微短劇提供運營經驗。同時,長短視頻平臺的內部整合,既能為微視解決內容版權問題,又能通過短視頻平臺將目標用戶導流至長視頻平臺,實現影視視頻消費閉環。
微視最終會在騰訊視頻的大樹下成長,還是會如以往騰訊其他的短視頻APP一樣消失,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