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打卡熱潮的“超級文和友”公布了新一輪融資。
湖南文和友小龍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和友”)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紅杉中國、華平投資、碧桂園創投、GIC、易凱基金等,易凱資本在本次交易中擔任了文和友的獨家財務顧問。
近年來,文和友所在的新消費賽道投資市場火熱,其作為“黑馬”備受關注。在此次融資之前,文和友就已獲得加華資本A輪融資。
如今,如果說現象級消費目的地IP,文和友要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今年4月2日深圳文和友正式開放時,就曾創下了“首日排號超5萬人”的記錄。換句話說,每268個深圳人,就有1個在文和友排號。
從長沙到深圳,文和友究竟是如何長成這樣的消費吸引力的?又是憑借什么獲得資本青睞的?
2018年,一個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龐然大物”長沙超級文和友矗立于長沙海信廣場,甫一面世便成為長沙網紅打卡地。2019年,又擴建為20000平方米。這家傳奇單店開業至今已成為當地著名的文旅地標,年接待顧客約1000萬人次,日均翻臺率約為8次,UE模型極其優異。
在這家擁有60多家當地街頭明星小吃、近150間老長沙民居,深度復制長沙八九十年代懷舊風情的店之前,消費者從未步入過這樣深度沉浸、文化加持的餐飲消費場景。
2020年后,文和友又將觸角伸向廣州、深圳,向外界展示了其巨大的市場號召力。2020年6月,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廣州超級文和友開放;2021年4月,深圳文和友開放。擁有20000多平方米體量的深圳文和友再次引爆市場熱度,開業當天排號峰值突破5萬號。
通過對在地文化的深度呈現,營造融入場景式餐飲浸潤體驗模式,是文和友的首創。它代表著新消費潮流,正吸引聚集著一眾年輕消費者。
而作為新物種,文和友曾被分別冠以“餐飲屆的迪士尼”、“城市復古樂園”、“創新商業地產”等稱謂。不過,文和友方面否認了這些定位,在他們看來,城市文和友更像是一個“集城市文化和地方美食的公共空間”。
這個超級網紅IP裹挾著故事、流量,引得資本聞風而動。而文和友具備超強現金流的單店模型,高效的盈利能力和運營能力,成為其吸引資本關注的條件。
盡管長沙單店已經取得成功的情況下,但文和友走的不是傳統連鎖餐飲快速復制的路子。
文和友CEO馮彬曾對外表示,“想打造一座座不一樣的城市文和友,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非標準化之路,也是團隊給自己立下的難題。”
今年4月1日,深圳文和友開放當天,文和友宣布啟動“城市文和友”品牌,長沙、廣州的“超級文和友”同時宣布改名為“長沙文和友”、“廣州文和友”。城市文和友主打差異化的城市運營策略,3個單店均作為相對獨立的品牌運營。
一直以來,文和友采取的是“非標準化”的運營思路:
長沙文和友是經營了近8年后摸索出來的“第一只螃蟹”,小龍蝦、臭豆腐、大香腸等文和友特色餐飲,均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文和友專屬“味蕾”。而據公開資料顯示,像深圳文和友,廣州文和友這樣較大體量的單店,籌備工作除了選址、設計、商洽,還包括高強度的在地文化調研及本地共創,這一過程一般耗費2年至5年不等的時間。
在在地文化呈現的嘗試上,長沙文和友有早市、永遠街、述古書店等等場景,多次以長沙市井文化為主題舉辦展覽;廣州文和友是與廣州美院團隊共創設計,對廣州民居的還原,和讓本土傳統小吃店融入場景,舉辦廣州本土語言觀察展、廣州城相影像展等;深圳文和友則主打科技范+復古感,營造科幻感和未來感氛圍。
在餐飲方面,每一家城市文和友也各有特色。例如,不同于長沙文和友將具有湖南特色的小龍蝦作為賣點,深圳文和友將生蠔作為主打城市菜品,并重點推出了全新美食品牌“深笙蠔”。而在廣州文和友的菜單上,則不乏煲粥、啫啫煲、牛雜、雙皮奶等廣府特色美食。
但“非標準化”的運營思路,必然導致拖慢文和友的擴張節奏:每一個城市都需要“從頭開始”打磨、與城市文化相結合,沒有成熟的模板可以復制:在長沙文和友、深圳文和友的文和友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廣州文和友就顯得差強人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廣州作為美食之都,具有更加特殊的地域文化有關、市井文化。
不過,對資本來說,這種差異化城市運營策略,也是極具吸引力的地方。在投資人眼中,文和友通過顏值和內容打造新的地標,用地標帶動流量,用流量助力品牌發展,最后用品牌保鮮顏值和內容,跑通了屬于自己的新商業邏輯和模式。
據投資界報道,作為此次B輪領投機構的IDG資本,早期便和文和友創始團隊進行過深入溝通接觸,甚至在搭建內部數字化體系的落地執行,也都提供了全方位的助力。2020年2月,雙方開始推動正式的B輪融資洽談;半年后的2020年10月正式出手,雙方簽下第一個B輪TS。
IDG認為,超級文和友把吃喝玩樂結合到一起,為所在城市打造獨特文化地標,有很強的城市名片文化屬性,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本土文化自信的體現。
與此同時,文和友能精準地抓住95后、00后的需求,它更好地滿足了新生代用戶情感性、體驗性、社交性的需求,用線下強社交、強體驗性場景的特點去連接更多的年輕用戶。這也正是IDG資本看好文和友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專家認為,過去幾十年的城市發展中,傾向于趨同的模式。文和友善于重現城市化進程中已經消失的場景,而留住城市中的記憶與煙火氣。通過對城市文化的發掘與呈現,為不同的城市構筑了充滿回憶的城市圖景,對城市的多樣性做出了貢獻。
譬如,如果從長沙文和友的正門進入,永遠街是一條必經之路。這是一條曾經真實存在的街道,后在城市化過程中被拆除。在長沙文和友總經理孫平的描繪中,他自己最喜歡的場景,就是在店里人不多的時候,永遠街的小店店主倚在店門口,和對門的小店老板拉著嗓子扯閑談,這條已經在城市發展中消失的“永遠街”,在這個時候真正地活了過來。
不過,城市文和友要成為承載在地城市文化的空間,還需融入更多與當地人共創的理念。據了解,在新項目的開發中,文和友要求管理團隊、設計團隊人員的本地化率超過50%。此前文和友微信公眾號也曾公開招聘城市品牌官,首要要求便是本地人。
“如果(文和友)在一個城市的認可度達到了一定位置,那它的生命力會很強,但對內容的挑戰非常大。”馮彬表示。
文和友與城市的共生之路才剛剛開始。據悉,城市文和友的下一站是南京,目前已經在設計之中,后續拓店計劃還將包含多個省會城市。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